言论

可笑的“信息不足”/章龙炎

土团党策略与政策局副主任旺赛夫,前些时候在马大举行的研讨会上,表示他在上届大选拟定希盟宣言的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信息,以致宣言出现一些“弱点”,其中,也是希盟宣言的作者的他提到当时没法取得有关国债的“真实情况”信息。

这是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在他之前表示大选宣言不是《圣经》,只是指南之后,对希盟无法兑现承诺的另外一个理由,却不是我们第一次听到的理由,很明显的是沿着“前朝政府的错”的思路。



政党拟定宣言,主要目的是要吸引选民的支持,能不能兑现是另一码事;反正选票拿到了,政权在手,要说什么就说什么。因此,对希盟找理由为无法兑现承诺辩护,你需要大惊小怪吗?

无论如何,旺赛夫以“信息不足”导致宣言出现一些弱点当借口,太不高明了,比不上敦马所说的:指南,不是《圣经》,参考可以,无需信受奉行。

我说呀!希盟的领袖很早就给了我们一个最糟情况——国家让国阵继续执政,将会破产。我不知道这些领袖根据什么信息来得到这个结论,却可以肯定是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所作的大胆假设。国家面临破产的情况,不会比国债(而且处于健康水平的国债)的情况糟糕,没料到国债的“真实情况”的理由,毫无说服力!

宣言缺乏可行性

实际上,我们生活周遭有恒河沙数的信息,一人穷其一生都不可能掌握;即使那些专一门的,也不能掌握所有专业相关的信息,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说那些专业人士不够专业。他们不能以“信息不足”来拒绝提供服务。



很多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政府其实是非常庞大的,不只管人民的衣食住行,还管人民的生老病死。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就爱听极度简化的宣传,不知道任何政策,不可能在等到所有的信息后才来制定。可行与否,才是关键。很多人即使没有掌握足够的信息,早就看出好多宣言因为缺乏可行性,根本就无法兑现。

例如,取消过路费这个承诺,敦马早就说不能实现,可是,因为要搞民粹吸引某一部分的选民,希盟还是把它放进竞选宣言里。你能说这是信息不足所作出的承诺吗?

还有,消费税这税制相对来说公平透明,还是政府可靠的税收来源,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消费税(或者增值税),废除消费税的承诺,其实就是不把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消费税这信息考虑在内,而以单一信息“加重人民负担”把它放在竞选宣言里。

一句话,执政的政党联盟可以为自己无法兑现大选承诺找种种理由作为下台阶,有人会接受,有人会反对。现在的情况是大多数华人对政党联盟不守诺宽宏大量,还会接受没有执政“信息不足”的苦衷,现在信息掌握比较充分,为什么还没看到新政府拟定“救国大计”?

反应

 

名家专栏

作茧自绑的“信息茧房”/林卓锋

在当今以算法为主导的时代,信息已经能通过大数据提炼精准的算法,将特定观点传递给不同偏好的人。

每天我们接收到的海量信息很大程度上是经过筛选的,以满足个人喜好和习惯。然而,这种便利看似让我们享受信息的多样性,却也不知不觉地将我们困在“信息茧房”中。

信息茧房的概念来自哈佛大学的法学教授凯斯·桑坦斯,指的是当一个人只关注自己已选择的领域,或者只追求令自己愉悦舒适的东西时,就会逐渐困于自我编织的茧房之中,从而失去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简单来说,就像一群井底之蛙通过互联网互相认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后,他们自然会得出一个所谓的共识与真相:这个世界真的只有井口那么大!

互联网的便利使得我们在信息茧房中无法看到不同的消息和观点,甚至丧失辨别真相的能力。互联网式的速食文化导致世界上的各种信息过于简化,形成了一个为人类设计的舒适而巧妙的陷阱,使人很难从中逃脱。尤其是在迅速发展的人工智能配合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未来,人们必须认识到越容易广泛被传播和获取的信息,并不一定是真相。

在这个日益智能化的时代,不断更新的数据模型和算法,能够深入了解我们每个人的喜好和习惯,从而不断向我们推送符合我们兴趣观点和话题。与此同时,与我们兴趣不符信息逐渐淡出我们视野,最终消失无踪。

远离真相

久而久之,我们接收到的消息变得越来越单一,自然越来越难以了解许多事物的全貌和真相。更为严重的是,通过不断推送特定的信息,人们的观点也可以被改变甚至扭曲。

这就是信息茧房的影响。当人们反复接收到同一信息和观点时,他们更容易相信这些信息是真实的,而忽视其他可能性。

当我们在网络上点击某类信息时,相关内容会被大量推送,形成一种磁力,吸引着许多人沉浸在真真假假的信息中,不断点击转发,加入群体的狂欢。

然而当我们清醒过来时,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信息的泡泡中,无法接触到多样化的观点和真实的世界。

信息茧房不仅影响我们获取信息的多样性,还对我们的思维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当我们习惯于接收同质化的信息时,思维容易陷入一种狭隘的模式,容易忽视其他可能性,更无法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分析。这种思维方式不利于创新和发展,限制了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走出信息茧房

为了走出信息茧房,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对互联网的使用习惯和对待信息的态度。首先,我们应该多样化获取信息的渠道,而不是过分依赖个性化推荐的信息。我们应主动寻找不同的观点和来源。

其次,通过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报纸和杂志,参与不同领域的讨论和交流,与不同背景和观点的人进行对话,以扩宽我们的视野。

此外,我们需要培养开放性的思维方式。这意味着不偏袒某种信息,而是愿意接受和考虑各种不同的观点和证据。我们应该学会怀疑和质疑,不能盲目接受信息,而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独立的判断。这需要我们具备批判性思维和信息素养,能够辨别真假信息,不被谣言和偏见所左右。

最后,教育在培养开放思维和信息获取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校和教育机构需要教授学生们如何主动获取多样化的信息,并学会分析和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家长和教师也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走出信息茧房,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不同领域的学习和交流,培养对多元观点的理解和尊重。

走出信息茧房并不容易,但这是我们在互联网时代必须面对和克服的挑战。只有摆脱信息茧房的束缚,拥抱多样性和开放性,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学习、成长和对世界的全面理解。

让我们勇敢地面对这个挑战,迈出走出信息茧房的第一步。

林卓锋, 跨国投资平台董事,为跨国金融机构提供谘询、研究和培训服务。
名家专栏 |见锋插针
林卓锋, 跨国投资平台董事,为跨国金融机构提供谘询、研究和培训服务。
名家专栏 |见锋插针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