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劳工短缺,是否言过其实?/江振鸿

我国各行各业又再面对劳工短缺问题,有关行业代表指这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并指责政府处理外劳申请审核程序缓慢。

首先,我想起曾在一间咖啡店,与担任点餐工作的外劳员工正“鸡同鸭讲”的同时,咖啡店老板却优闲地坐在柜台内玩手机;而在雪隆一带,不少的本地小食摊,已由外劳掌厨,本地老板只负责优闲的点餐及收钱工作。

因此,劳工短缺问题,是否言过其实呢?

第二,正当一些传统餐馆控诉请不到员工时,我国某家著名的连锁快餐店,在疫情期间,砸下重本设立了自动点餐机。

资金也许没那么雄厚的一些连锁快餐店或餐馆,则开发了线上点餐,即让顾客可用手机扫描餐单来自助点餐,让业者节省点餐的人手之余,也在疫情期间,减少餐馆点餐员在点餐过程中与顾客的近距离接触。

低薪蓝领阶层员工

所以,面对劳工短缺的雇主,是否有如上述例子中,善用科技来解决劳工短缺的问题?

第三,不少雇主们也控诉聘请不到本地员工。其实,我国所短缺的是低薪蓝领阶层员工。

正当一些传统餐馆嚷着要申请外劳时,我多次在上述的某家著名连锁快餐店不同的分行用餐,却从未见过有任何的外劳员工。

而疫情期间崛起、多劳多得模式的送餐行业,更是吸引了不少教育程度不高的本地员工。Capital A(亚航前身)旗下的送餐业务最近更是开出了3000令吉的月薪给其全职送餐员。

出勤率令人诟病

所以,雇主是否有去思考如何提升其产业价值链,以便能开出更高的待遇,或提供在职训练,让相关岗位能有价值(薪酬)提升的机会,来吸引本地员工,而不是单靠廉价的外劳来解决问题?最后,不少雇主们也控诉本地员工的出勤率问题。

我国的白领阶层,几乎清一色都是本地员工。至少我所服务过的几家公司,白领阶层员工的出勤率,从来都不成问题,而本地蓝领员工的出勤率,的确令人诟病。

但是,如果设身处地想想,当你的工作看不到前(钱)景出路,当你领的工资饿不死吃不饱,当因为你的工资低,所以可以很轻易寻获比目前工资高的工作时,你还会把心放在工作上吗?

反应

 

言论

PADU是否多此一举?/江振鸿

PADU系统,似乎多此一举。

首先,因为PADU系统的目的,是为了鉴定相关民众是否符合获得目标式补贴的资格。如果以普通正常人的思维度之,在输入收入资料的那一块,恐怕只会少不会多,或至少与申报所得税的收入相同(以避免税收局因为收入资料的不符合,而找上门来)。

所以,民众的收入资料,国家内陆税收局恐怕已是齐全,只要PADU系统能与内陆税收局的数据库连线,所有有申报所得税的民众的收入资料,一览无遗。

第二,此PADU系统也需相关民众输入其所负担的人数。

这点意义很重大,因为同样的收入,如果负担的人数不一样,其可支配收入也将不一样。如果有关当局是以扣除负担人数后的可支配收入来决定是否获得目标式补贴的资格,可也无形中,鼓励我国的生育率,因为这个补贴将是长期性的,不似一些华团那一次性的所谓生育率奖励。

而就如上述收入资料的例子,只要PADU系统能与国民登记局的数据库连线,所有相关民众的孩子乃至父母的这些资料,也将一览无遗。

补贴资格是否公平?

此外,PADU系统也需输入相关民众目前的保险及银行,包括车房和个人贷款的每月偿还负担数(Commitment)。

虽然政府尚未公布这项目标式补贴资格的计算方式,但是如果其计算方式是以收入扣除所有这些车房和个人贷款偿还负担数额后的可支配收入,来决定是否获得目标式补贴的资格,这则无法令人苟同。

因为同样的收入,有能力买车买房的人,比起没有买车买房且被迫租房帮屋主偿还房贷的人,更易获得针对式补贴的资格,是否公平?

同样的收入,那些买大车大房(车房贷偿还负担数额较高)的人,比起只买可负担的车子及房屋的人(车房贷偿还负担数额较低)更易获得针对式补贴的资格,是否公道?

而同样的收入,那些理财能力低下,所以得申请个人贷款来偿还因过度花费而造成的债务的人士,却比起因为善于理财,所以无债一身轻的人士更易获得针对式补贴的资格,这又是不是对于鼓励人民精明理财的目标,背道而驰?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