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关于辩论这回事/黄子伦

最近在社交媒体里看到针对某场辩论表演赛的观点,我才知道原来这么多人对辩论员或者辩论比赛有不好印象。

作为一名已经在社会里打滚多年的打工人,我能够理解大众对辩手的刻板印象从何而来;而作为一名前大专辩手以及曾提供辩论训练的教练,我也知道辩论比赛是许多学生学习的重要平台。

对许多中学生和大专生来说,能够让他们畅所欲言而且能够得到对手直接回馈的场合实在太少了。我们从小接受的校园教育里总是强调读、写和算,对于“说”是少之又少,加上亚洲文化里大多强调集体大于个人的特质,人们要敢表达自己是非常艰难。谁又敢在考试作文中写下不符合范本格式的内容呢?

况且,高强度的学校学习让学生都只专注在自己的课业上,鲜少关注周遭的时事课题,遑论有什么看法。然而,有了辩论比赛,不管是上台的辩手,或是幕后的陪练还是资料团队,大家都需要去了解比赛的课题、阅读资料、采访学者、研究观点等等。比赛之后,不管胜负,一场以比赛之名而实行的教育目的已经达到。

故此,辩论比赛有其存在意义。

当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这是万物间的定律,不然诸位怎么会在社交媒体里看到各种让人摇头叹息的低素质留言呢?那些曾在辩论比赛这事情上投入过无数精力的辩论人,或多或少都会自带优越感,咄咄逼人更不在话下。这是人之常情。

忽略成本和效率

我记得1999年,西安交通大学的国辩冠军队员樊登在《九辩风云录》写到他毕业工作后,辩论的经历让他吃了多少亏。要知道那时的国辩比赛就是所有大专辩手最梦寐以求的舞台。但,又如何呢?

纵使你曾舌战群儒,来到职场,社会一定会好好教你怎么做人。所以,我觉得大家无需对口出狂言的年轻小伙子口诛笔伐,这是成长必经之路。

不过,要我说辩论比赛一个坏处,那就是让人更加在意“立场”而忽略“成本和效率”。因为辩论比赛要求选手长期接受捍卫自身立场的训练,所以他们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摆脱这种习气。

说实在的,这世间哪有这么多道理有办法在台上短兵相接的刹那间辩得出来?辩手不过是在寻找对方的逻辑漏洞当儿,不断宣传自身观点有多可信的表演者。我也从不认为辩论比赛可以寻找真理,而随着生活历练的增加,我更加明白许多事情都是“看情况”。

现在,我虽然还喜欢看辩论比赛,有些事情和观点对我来说还是新鲜的,但我对担任评审一事已是能免则免,因为那个压力真是忒大,衷心佩服那些愿意扛下这些重担的热心人士。至于比赛场上能不能使用粗话,那又是另一个课题了。

反应

 

言论

公众场合可否使用粗口?/黄子伦

之前的某场辩论表演赛中,某位选手使用了粗口后还拿下了最佳辩手奖项,最终该活动招来许多人非议和文章讨伐。

这些言论当中不乏提到辩论比赛是一项文化活动,不适合使用粗口,会给许多学习辩论者起到不良示范作用,实属不该。当然,也有认为这些反对声浪过于小题大做。大家都各自选边站。

辩手素质受把控

平心而论,我并不担心辩论比赛之后会不会出现大范围使用粗口的现象,毕竟裁判的心里也是有一把尺子。在辩论比赛上,裁判都拥有生杀大权,由不得场上辩手肆意妄为。因此,辩手的素质是有人在把控的。当然,表演赛的话自然就追求现场参与度,观众的掌声和投票比较占优也是情理之中。

那么,我们来到了另一个话题,到底公众场合可否使用粗口?

为了更准确讨论,我们就不要讨论到底何为粗口的定义,直接讨论市井生活里所听到的各类粗口。

首先,我认为在不同的场合上,演说者必须对在座的整体文化水平有一定了解,并作出适当的调整。举例来说,如果在国际场合,粗口很自然是不适合的;但是如果你说是一名将军和自己的士兵们说话,那么粗口并不完全是一个禁忌。

不过,要说真正影响粗口能够在公众场合使用,最终还是看使用者的品味。就拿一个极端的例子来说,我们或许听过有些人使用粗口的方式非常不高明,就像是要在每个词之间塞一句粗口。这种使用方式更多彰显的是使用者词汇相当匮乏,容易给人文化水平不高的感觉。

点缀或修饰手法

但是,如果换个情况就不同了。这让我想起周星驰在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和谷德昭互相吟诗作对的场景,双方交手的最后两三个回合时已经是用各种谐音来说粗口互怼。但是整个观感体验并不会让人觉得不适,因为双方都有上乘表现,给出的对联也是非常工整,让人赏心悦目。据悉,这场戏的对白还是出自已故香港才子黄霑之手。

写到这里,相信有些读者应该能够明白。那些厉害的人如黄霑,粗口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点缀文章的工具或者修饰手法。他们在使用粗口是为了增强感染力,拉近和观众的距离,他们自然也清楚什么场合适合用。但是,如果无法判断场合是不是适合都办不到,而且用法粗糙,自然就会引来各种抨击。

对我来说,台上的演说者有责任想出更为丰富的词汇来表达看法,粗口可能是捷径,而且大多数人都没有把玩它的能力。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