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公众场合可否使用粗口?/黄子伦

之前的某场辩论表演赛中,某位选手使用了粗口后还拿下了最佳辩手奖项,最终该活动招来许多人非议和文章讨伐。

这些言论当中不乏提到辩论比赛是一项文化活动,不适合使用粗口,会给许多学习辩论者起到不良示范作用,实属不该。当然,也有认为这些反对声浪过于小题大做。大家都各自选边站。

辩手素质受把控

平心而论,我并不担心辩论比赛之后会不会出现大范围使用粗口的现象,毕竟裁判的心里也是有一把尺子。在辩论比赛上,裁判都拥有生杀大权,由不得场上辩手肆意妄为。因此,辩手的素质是有人在把控的。当然,表演赛的话自然就追求现场参与度,观众的掌声和投票比较占优也是情理之中。

那么,我们来到了另一个话题,到底公众场合可否使用粗口?

为了更准确讨论,我们就不要讨论到底何为粗口的定义,直接讨论市井生活里所听到的各类粗口。

首先,我认为在不同的场合上,演说者必须对在座的整体文化水平有一定了解,并作出适当的调整。举例来说,如果在国际场合,粗口很自然是不适合的;但是如果你说是一名将军和自己的士兵们说话,那么粗口并不完全是一个禁忌。

不过,要说真正影响粗口能够在公众场合使用,最终还是看使用者的品味。就拿一个极端的例子来说,我们或许听过有些人使用粗口的方式非常不高明,就像是要在每个词之间塞一句粗口。这种使用方式更多彰显的是使用者词汇相当匮乏,容易给人文化水平不高的感觉。

点缀或修饰手法

但是,如果换个情况就不同了。这让我想起周星驰在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和谷德昭互相吟诗作对的场景,双方交手的最后两三个回合时已经是用各种谐音来说粗口互怼。但是整个观感体验并不会让人觉得不适,因为双方都有上乘表现,给出的对联也是非常工整,让人赏心悦目。据悉,这场戏的对白还是出自已故香港才子黄霑之手。

写到这里,相信有些读者应该能够明白。那些厉害的人如黄霑,粗口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点缀文章的工具或者修饰手法。他们在使用粗口是为了增强感染力,拉近和观众的距离,他们自然也清楚什么场合适合用。但是,如果无法判断场合是不是适合都办不到,而且用法粗糙,自然就会引来各种抨击。

对我来说,台上的演说者有责任想出更为丰富的词汇来表达看法,粗口可能是捷径,而且大多数人都没有把玩它的能力。

反应

 

国际

脏水泼老夫妻家门 女令居接庭令后毫无改变

(新加坡4日讯)七旬老夫妻指过去半年饱受女邻居骚扰,对方不断向他们家大门泼脏水,还爆粗口诅咒,两人忍无可忍报警20多次,还闹上法庭,成功取得庭令命女邻居泼水不得越线。

住在乌节路某一公寓的张先生(73岁,公司董事)告诉记者,他们两夫妻从今年6月起,就遭对面单位邻居的精神折磨。

"我们在这里住了16年了,一向来平安无事,但自从女邻居搬来,我们就一直被骚扰。我们报警20多次,也向公寓管理层投诉,但都没有用。"

张先生家对面住着一名独居女子,对方6月入住后,就频频朝他们的单位泼肥皂水、酱油和咖啡等液体。除了泼脏水外,女邻居也被指不时爆粗口,还诅咒张先生一家人。

夫妻俩忍无可忍,直接一纸状告女邻居。根据庭令,防止骚扰法庭命女邻居泼水不得越线,而分界线就是他家门前两块地砖的距离。

令张先生一家十分无奈的是,尽管庭令已下达,女邻居却毫无改变。

11月20日,女邻居又被拍到泼水,不停大喊,还诅咒张先生一家"没有用,应该去死"。公寓管理员随后上门,女郎指张先生一家寄了几十封电邮给她,然后当着管理员的面,用杯子狂敲张先生的家门,还说自己不怕,她最后在管理员劝导下才回家。几名警员之后也上门询问泼水一事,但女邻居拒绝配合,还找各种借口转移话题。

对此,张先生解释,他早前是把女邻居的恶行电邮给当局人员,也抄送给女邻居,并非单独寄给她。

儿子装电眼存证

张先生的儿子眼看庭令也不管用,因此特地在YouTube开设频道,然后将过去四个月拍到的25段骚扰画面上传到该频道。

"希望我的朋友们可以帮我们转发出去,让当局重视并采取行动。我们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泼水,所以进出家门都必须很小心。我的膝盖不好,很担心早晚会出事。"

女邻居投诉电眼侵犯隐私

张先生透露,当初为了拍下女邻居的恶行,才会于8月在门口安装电眼,不过,反倒被女邻居指侵犯隐私。所以根据庭令,张先生也被令调整电眼角度,包括电眼拍摄范围同样不能越线。

"对方在庭上说我的电眼会拍到进出她家的人,所以要求我不要拍到她。我后来遵守庭令,但对方却没有遵守,还是持续骚扰我们。"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