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做生意不是打肿脸充胖子/黄子伦

我曾和朋友开玩笑说,一开始在投资行业工作时就需要调整自己对金额的熟悉程度,因为许多日常开销金额并不会高得离谱,顶多也就是数千或者上万令吉,房子的常见顶价也就百万令吉的级别。

但是一开始看财报,就会发现上市公司的许多项目几乎是以百万令吉起跳,规模稍大一点的公司则都是 “亿亿声”,几十万令吉亏损好像就不是什么大事儿。加上经常出席的活动,见到的都是财大气粗的老板或者高管,各种奢华排场都有。老实说,金融市场里最不缺就是富豪。

长期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有一个好处就是你不会被一些哗众取宠的招数给哄骗。很多人会因为看到跑车或者豪宅就会对号入座地觉得“对方这么有钱,怎么会骗我呢?”

孰不知,一个人的财富多寡和他是否会骗人并无关系,君不见许多著名的商业诈骗案主犯也是拥有许多财富(可能就是骗回来的)。

反过来说,要从外观上去判断这人的财富也是有些难度。

我并不想说那种穿得像《功夫》里火云邪神的模样,然后拿着现钞去名车行买车的虚构故事。

财富多寡勿以貌取人

我想说的是,用外表这个单一因素是很难说明一个人的财富多寡。

有些富豪可能穿着普通,但是手腕上可能就是一枚百达翡丽手表;有些富豪只会选择比较好的衣着材质;有些富豪则对饮食场所有更高要求等等,不一而足。

然而,真正能够彰显这些富豪的就是他们的谈吐内容和言行举止。最为简单的就是当他们谈起自己的发家史或者行业的故事,他们总不免会露出一些自豪的神情。

当你向他们询问某些商业概念是否可行时,他们通常提出许多关键问题,因为他们日常生活就是要和金钱打交道。

生意从哪里来、成本往哪里去、行业竞争激烈程度、供应商是否可靠、钱多久收得回来、执行细节难度,要找什么样的人才等等,都是他们要考虑的。

可以说,这些商业嗅觉并不是什么你从社交媒体抄袭一些段子,抛几句押韵而似是而非的句子,或者坐在豪华汽车里摆出一副运筹帷幄的模样就能够拥有。

要知道富豪们最珍贵的东西就是时间,要他们花时间去教人怎么做生意就是一门亏本生意,更重要的是他们深知隔行如隔山的道理,而能够通用的道理大多没什么价值,和废话无异。

当然,富豪们的认知水平是很高的,对很多人来说遥不可及。

但是,大家大可去学习看看财报,多学学分析师的思考模式,例如:有想法,那么产品呢?有产品,那么营业额呢?有营业额,那么成本管控呢?有管控,那么盈利呢?有盈利,那么现金流呢?有现金流,那么增长呢?

当大家多想,多问,就可以省下不少这种包装费用,无需参加什么商业课程,更别说加入什么圈子。把那些钱拿去认真做生意,不好么?

视频推荐:

反应

 

国际财经

台湾满街有钱人? 专家:富到流油之岛

(台北30日讯)台湾有钱人比想像中的多!

中国信讬日前公布“2024台湾超高资产客群财富洞察报告”,显示台湾人财富快速成长,有钱人变得更有钱。

馨传不动产智库执行长何世昌在“房产知识Buffet+”脸书发文表示,中国信讬这份报告与先前安联集团、瑞银集团陆续发布的报告不谋而合,台湾真的是一个富到流油之岛。

中国信讬在月28日公布“2024台湾超高资产客群财富洞察报告”,2023年总资产达到1亿台币(约1477万令吉)以上的人共计约11万人;在这11万人中,有7000人的资产达到10亿台币(约1.48亿令吉)以上。预计到了2027年,总资产1亿元以上的人将增加至13.7万人,而10亿台币以上的富豪人士亦增加到8000人。

何世昌分析该份报告,2023年11万名亿元富豪之中,约有69%的年龄在55岁以上,55岁以下的新富约31%,若以身分划分,约有61%的亿元富豪是企业主,剩余39%为非企业主,可能是靠分红、继承、或投资等管道致富。比较特别的是,整体亿元富豪的资产配置比例以存款为大宗、占比约26%,虽然存款占比高,但以手上全部资产配置来说,2成多的现金分额似乎很合理,某一份方面也透露出有钱人妥适安排充足的现金流,让自己在资金调度上更稳健。

此外,整体亿元富豪的资产配置第二名为股票,占比约23%;第三名为房地产,占比约18%。至于债券、保险则分别位居第四、第五名。何世昌说,观察富豪族群资产配置,总归一句是“摄取各类蔬果、营养均衡”,各类投资标的分配差距并不算太大。

何世昌提到,对于亿元富豪而言,最大的共识便是约有九成的人持有海外资产,很大一个原因是基于台海地缘政治风险为考量,有高达7成多的富豪最关注地缘政治冲突议题,关注程度远在全球央行政策之上。

新闻来源:中时新闻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