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佳节VS节俭/南洋社论

一生奉献教育发展的企业家已故陈嘉庚崇尚简朴,他说过这么一句话,“该用的钱,几千几万都得花。不该用的,一分钱也不能浪费。”

在推动华教事业上,陈老不遗余力,甚至不惜倾尽家产,但在个人饮食起居方面,却极度节省,连一张小纸巾也分开两次用,从不浪费一分一毫。



关于陈老节俭成性的故事不胜枚举,世人也对此津津乐道,但老实说,要做到陈老般事无巨细的节俭,可不是一件容易办得到的事情。

日前,英国媒体在网上播放一群年轻人捞鱼生撒满桌的视频,引起网民群起围攻,批评当事人“糟蹋食物”。

捞鱼生源自新马,开始时只是年初七“人日”的一种习俗,在应节的吉祥语下将鱼生高高捞起,寓意步步高升;然而,这个镜头如今不仅仅见于人日,就是在农历新年还未到的年尾收工酒,大家围成一桌齐齐捞鱼生,也早已见怪不怪。

捞鱼生捞到撒满桌是暴殄天物,那么捞了之后摆着不吃,算不算浪费?



2013年1月16日,北京一个名为“1N_33”的团体发起“光盘运动”,倡议“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马来西亚如今也加入光盘运动的行列,但真正能够做到“今天不剩饭”的人,究竟会有几个?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诗人李绅的这首《悯农》,道尽盘中餐的得之不易,世人应该懂得珍惜。

没错,糟蹋食物实在要不得,捞鱼生捞到撒满桌也不是一个良好示范,不过,事情也没有放在显微镜下口诛笔伐的必要。

新春佳节的许多摆设,往往“用过就丢”,很少可以再循环,鞭炮更可视为噼里啪啦的烧钞票,诸如此类的东西,算不算浪费?要是家中完全不做摆设、不办庆典,又哪来的新春气氛?

世事本来就没有一个统一尺度和价值观,只要做到一切量力而为,且尽可能避免挥霍无度,就称不上是一种罪过。

反应

 

言论

慎防恐袭事件再发生/南洋社论

随着乌鲁地南警局遭袭击后,专家担心极端分子将发起新的袭击事件,因此呼吁当局关注全国各地,尤其是巴生谷的整体安全状况。

马来西亚国防大学安全与国际关系专家米占博士指出,研究显示,回教祈祷团通常会在攻击任务失败时,安排新的作案手法。

这名专家警告,乌鲁地南警察局3名警员2死1伤的袭击事件,可能引发其他回祈团成员的反应,因该组织曾出现在吉打、玻璃市、吉兰丹、雪兰莪及森美兰等,而柔佛乌鲁地南是中心点。

他特别提醒,回祈团在巴生谷有成员,一旦发生袭击,将威胁安全及冲击投资。这次的袭击事件,其实是2021年和2022年回祈团袭击系列事件的重演,这次事件造成人命伤亡和企图抢武器,显得更加可怕和危险。

回教祈祷团于1940年崛起,与印尼革命军一起反抗荷兰殖民统治的组织“回教之家”。1949年印尼独立后,“回教之家”继续为建立印尼回教国而展开武装和暴力斗争。

印尼政府强力的镇压之下,一批“回教之家”的激进分子于1985年逃入马来西亚,整编之后易名回教祈祷团。他们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招募成员,扩大这个组织的规模。

回祈团经常锁定与美国有关联的地点及人群发动袭击。2022年,峇厘岛爆炸案导致200多人罹难;2009年,雅加达万豪及丽思卡尔顿酒店的爆炸案件,都与回祈团有关联。

潜在威胁未解除

回祈团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暴力,在本地区建立以印尼为中心的回教国家,包括马来西亚、菲律宾南部、新加坡和汶莱。此外,回祈团也认同卡伊达组织所鼓吹的全球反西方圣战主张,攻击美国和其他目标。

2016年,极端组织“回教国”分子向雪兰莪州蒲种夜店抛掷手榴弹,造成8人受伤。警方在案发后展开严厉的反恐行动,恐怖威胁事件因此明显减少。

乌鲁地南警察局的遇袭,说明这些恐怖极端分子和行为虽然暂时受到压制,但意识形态仍然存在,潜在的威胁根本上并未解除。

回教祈祷团与马来西亚圣战组织涉及2000年11月吉打州政治人物祖芬南迪的谋杀案。

全民充当警方耳目

至今为止,我国已逮捕大约60名涉嫌恐怖活动和罪行的马来西亚圣战组织成员,包括数名相信也是回祈团成员。此外,200名马来西亚圣战组织成员潜逃在外,可能获得区域内回祈团的支持和协助。

乌鲁地南警察局的恐袭行动,说明我国仍然笼罩在极端分子的威胁之下,也说明极端组织并未瓦解,可能已经死灰复燃,对国家的安全将构成严重的威胁。

警方虽然表示有能力遏制恐怖主义的威胁,却也呼吁公众配合,提供出现在他们周围可疑活动的信息。

马来西亚国民都希望过着和平、稳定与安全的生活,任何动荡将影响人民生计,发生在阿富汗和中东地区的血腥事件,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国家安全是大事,全民必须提高警惕,并且充当警方的耳目,让警方能够预先制止可能发生的悲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