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从“二二八”看见“五一三”/冯振豪

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是台湾人的历史伤疤,因为国民政府的菸酒专卖令颁布燃起台湾居民的反弹,后来却酿成了官民的流血冲突,从最初的台北市波及到全台各地,死伤人数至今仍未明确,目前估计约1至3万人左右,成为了台湾人的历史禁忌。

1980年代后,在实施解严和经济发展的双向推动下,二二八重新被社会大众关注,1990年2月台湾立法院决定把2月28日定为国定假日,以纪念二二八惨案。



逢年2月28日,从新闻节目到出版专书,台湾舆论上下都会为大谈二二八事件,人们也不断反思惨案发生的前因后果,希望能以此为鉴,避免冲突再次发生。说到二二八爆发的原因可谓众说纷纭,例如国府不懂民情、本省人与外省人冲突、剿灭共党、官商贪赃、通货膨胀、军纪败坏、文化间隙、失业问题、物质短缺等等,有人说这是一场偶然的悲剧,也有人说这是一场策划好的阴谋,各方争执不休,逐渐从历史的讨论延伸到政治立场的对冲。

借言论自由致舆论混乱

部分不负责任的媒体或政客,借言论自由来宣泄情绪,导致舆论陷入混乱,二二八事件被植入撕裂族群、南北差别、省籍区分、统独争论等等观念,各种讯息广传造成人们难以接受正确的资讯,成为台湾社会的乱象之一。

从相隔约3000公里的台湾,能看到马来西亚的另一面。同样的,我们的历史禁忌非五一三暴动莫属。1969年因大选结果引燃的族群暴动,当时联盟政府宣布紧急状态,国会停摆两年,许多流传至今的历史遗病都是在五一三之后开始的。

到今天,官方依然在回避五一三,媒体也不敢噤声,惟政客不断在符合其政治意图的场合下,散播恐惧和仇恨。华巫群体对此都非常敏感,加深了互相猜忌和难以撮合的心结,每当爆发族群矛盾或大选期间,五一三就会被添盐加醋再重新提起。



像台湾一样蓝绿阵营也把二二八带上台面最为开骂的话题,只因为要达到其政治意图。如果说社会撕裂,把原本既存或根本不存在的矛盾炒热起来成为民粹课题,政党和政客在这个节骨点上需承担相当大的责任。

族群关系逐渐趋向包容

相对于台湾而言,马来西亚也有自己的幸运与不幸。所幸的是,国人对历史禁忌如紧急状态、左翼势力、五一三等已逐渐有较为客观普世的认识,或者说,大部分马来西亚人对政治人物挑起这些问题时已经“习以为常”了,只有少部分的人会因为政治人物的言辞而疯狂。加之表达个人言论的空间有法律规范,对诋毁宗教、族群、王室、个人等都有所行动,一般国人都较谨言慎行。

另外,马来西亚的族群关系逐渐趋向包容,也不会拒绝认识各族文化的机会。

不幸之处在于,马来西亚始终离不开族群的枷锁,民粹高涨,扰乱民心。

与台湾相似,各个政党都以其极具煽动性的论调捞取支持,例如巫统的“马来主权”、伊斯兰党的“回教徒大团结”、土著团结党的“土著议程”、马华公会和民主行动党的“华裔部长”、人民公正党的“烈火莫熄”、砂拉越“S4S”、沙巴民兴党的“沙巴汉的沙巴”等等,尝试把已有间隙的群体二度、三度乃至五度分裂,塑造认同的工程上难上加难。

尽管如此,人人都可以有各自的政治立场,上升到因为政治立场而在言语或者行动上大动干戈,那就不值得了。

反应

 

要闻

世银:在校时间虽长 42%大马学生阅读能力弱

(吉隆坡26日讯)42%的马来西亚学生,在五年级学期结果时还未能达到熟练的阅读能力水平。

世界银行今日公布的“竹笋倾向:强化基础能力”报告中,显示大马儿童尽管花费在学校的时间更长,国家教育预算也较同类似国家的高,但却并未获得足够的教育。

若相较国民总收入(GNI )相似的国家,大马在这方面只取得令人失望的34%的熟练水平,且世行的报告也提到,这个问题在经济弱势儿童中尤为严重,有61%的儿童未达到熟练水平。

《新海峡时报》引述该报告称:“在越南,仅有18%的儿童(赤贫人口中的41%)在五年级学业结束时,未能达到预期的阅读能力水平。”

大马平均每个孩子在学校度过12.5年,但该报告指这相当于仅有8.9年的学习时间。

相比之下,尽管越南经济不如大马富裕,且国内生产总值用于教育的比例较少,但在12.9年的学校教育期间,却是提供了10.7年的学习时间。

该报告也把学习成果不佳归因于各种因素,包括早期教育不足、小学阶段的教师准备和投入不一致,以及政策指导下教师绩效管理的不足。

报告说,尽管学前教育的入学率有所增加,但实现普遍接受学前教育却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有关学前教育好处的认识不足、在需求量大的地区学前教育设施不足、以及与负担能力相关的担忧。

报告建议改善学前教育的质量和获取途径,同时根据全球标准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绩效。

报告也提到教师培训计划应采用数据和基于证据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

“这还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工具来使得教师更有效率,例如结构化的课程计划、针对性的指导、教育技术和双教师模式。”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