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习拜会虽和睦 竞争不减速/陈文坪

万众瞩目的中美首脑线上会晤11月16日早上8时46分(北京时间)正式登场。习近平主席、拜登总统各自率领多名阁员与会。双方开场以笑脸招手的方式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美领导人的风度,消除了人们对两国外事负责官员今年三月在阿拉斯加会谈火爆场面的负面印象。

全长三个多钟头的习拜会,让全球媒体屏息以待。各媒体也以滚动式新闻来报道会谈的一些内容,一改过去须等首脑会晤后再由各自官员对外发表会谈纪要。就这一点而言,是一种进步与开放、公开与透明。

双方拟求同存异

习拜会结束后,各大媒体也各自解读。不过,三个多小时的线上会晤大体上气氛还是好的。在利益中合作,在有分歧中竞争,在竞争中管控;双方有求同存异的心态,这一点值得肯定。

一些国际媒体指出习拜会在一些课题上不但“冷饭热炒”,还是“老调重弹”。如贸易、人权、香港、台湾、印太地区自由开放等争议性议题。

其实不然。笔者认为在正式场合各自向对方再次提出要求,就是说明双方都非常在意这些课题。

无论是美方的人权说项,还是中方的台海顾虑,这些事件在很多时候都被提及,媒体也不时报道过。但习拜会还是继续说,可见双方都必须认真重视对方对这些热点事项的关切。而一直强调的课题,就意味着过去一段时间来,有不如意的事情持续发生,至少没有得到很好改善,或得到妥善处理。

本次首脑会谈热点话题之一就是台海危机管控。中方向美方声明台海的“界线”。习近平说,目前台海局势紧张是因为台湾当局“倚美谋独”,美方有人试图“以台制华”。

“如果“台独”分裂势力挑衅逼迫,甚至突破红线,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何谓“断然措施”?其中武统就无法避免。

在台海课题上,拜登则向中方重申美国“一中政策”不变,但强烈反对改变现状或破坏台海和平与稳定的单边做法。

双方看似各说各话,老调重弹,已清楚表明各自的原则、立场。总统拜登在视讯峰会后向媒体发表讲话时也再次重申,美国政府对台湾的政策维持不变。即美国不鼓励台湾独立。

其实,只要美国恪守“一中政策”的承诺,中方也不会无故派战机巡航台湾西南空域。

中方的“断然措施”言论,不但是说给美国政府听的,也是向台湾民进党当局的厉荏警告。台湾必须认清这一事实。正如美国哈佛大学学者戈迪溫(Steven Goldstein)日前提到,“美国保卫台湾,不等同支持台独”。就是最明显不够的,也与拜登向媒体的讲话观点一致。

美不会停止制华

习拜会线上会晤能否让风雨飘摇的中美关系走向正轨?目前难以确定。但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双方关系得以缓和,不过竞争不会就此减速。在西方文化与价值观中,合作归合作,竞争还是会持续。因此,美国拉拢盟友制华不会停止。

中方或许也意识到,一次首脑会晤无法化解之前的“深度隔阂”,双方的分歧也是棘手的,甚至一时也“无解”;加之美方意识中早已把美中关系定性为“竞争”性质,目前是不可能修正的,因而竞争必将持续、甚至加剧。所以,习近平在会晤中自始没有提出邀请拜登出席明年二月于北京举行的冬奥会开幕礼的原因。

正因如此,中方也做了两手准备,就是在与美方会晤无法达到预期目的后,中方就不会让这次首脑会议成为焦点。这从中共官方当天下午随即公布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文,与中央电视台当晚的新闻联播中没有把中美首脑会晤以头条新闻作报道,就可看出端倪。中共有意以此来“稀释”、“淡化”双方首脑会面的效果。这一做法,与当天大陆官媒高调实时播报习拜会的做法大相径庭,可说是反映了中方对双方会谈成果没有达到预期的评估。

这次会晤,中美元首多少已达成某种“默契”,各部门负责官员就应积极跟进,不能一直计算得失。一方的赢,不代表另一方的输。须要把目光放在未来,才是稳定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助力。

中美向前看,世界更美好。竞争虽无可避免,但须放下歧见,别太计较目前输赢,即便现在吃亏,今后可以再赢回。不就打成平手吗?所以,“输掉”现在,赢在未来。那才是大智慧。大国无须斤斤计“两”,应关注更长远。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习拜会谋和平弃台独 美国扭转第三条战线

报首:丁果

中美元首的旧金山费罗丽庄园峰会是现代外交史上的戏剧化转折点。拜登扭转了第三条战线之危,稳住了中国,避免了乌战和加沙战争外更危险的台海战争。

美国强调一中政策,中美在反台独问题上取得默契,美国放弃支持台独,美国智库首次出现华盛顿不反对两岸和平统一的论述,缓解了台海的紧张局势,也使得美国在亚洲的“小伙伴”快速跟进,纷与北京修好,让太平洋“去风险化”。

中美元首的旧金山费罗丽庄园峰会是现代外交史上的戏剧化转折点。

拜登扭转了第三条战线之危,稳住了中国,避免了乌战和加沙战争外更危险的台海战争。

美国强调“一中政策”,中美在反台独问题上取得默契,美国放弃支持台独,美国智库首次出现华盛顿不反对两岸和平统一的论述,缓解了台海的紧张局势,也使得美国在亚洲的“小伙伴”快速跟进,纷与北京修好,让太平洋“去风险化”。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习拜会”和与美国企业家座谈会上的种种宣示,以及4天的旧金山行程,正发生涟漪般的效应,为已经持续经年的中美博弈和中国在亚太地缘政治中的定位,带来了全新解读,超越了中美“零和游戏”的竞争模式,突破了国际社会和学界担忧的“修昔底德陷阱”,为未来中美发展前景带来了“旧金山愿景”的乐观展望。

两岸和平符美利益

就在习拜会之前,美国智库的代表人物、斯坦福大学教授梅惠琳(Oriana Skylar Mastro)在《纽约时报》发文指,相较于台海战争,两岸之间谋求和平统一更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这和习拜会上强调不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共识,彼此呼应,在会内会外都引起强烈的共鸣。

这是美国的智库第一次作出这样的论调,展示美国的企业界对于中美关系未来的最新看法,认同两岸和平对美国和中美关系的重要性。

为拜登争取连任加分

拜登执政3年,让美国卷入两场地缘战争,再度证明民主党好战。

美国间接参与的两场战争,一场是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入侵,一场是支持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围剿哈马斯。

因此,拜登极为担心北京乘机在台海和南中国海打开另一战线。

尽管华盛顿通过史无前例的8000万美元军援协防台湾,拜登在现今这个时刻必须竭力确保东亚无战事,才能让美国勉强完成在欧洲和中东的工作。

美国原本期待通过援助乌克兰,用战争拖垮莫斯科,然后继续完成美国战略东移,在东亚和南海集中力量与中国对峙。

美国内出现厌战情绪

谁知,数以百亿计的美元军援乌克兰,再加上“核弹级”的经济制裁,都无法生效,反而欧洲盟国被战争拖得筋疲力竭,而美国国内逐渐出现厌战情绪,对乌克兰的持续军援遭共和党人和前总统特朗普强力反对,并在临时国会预算中被删去。

这让拜登沮丧着急,如果乌战无法顺利结束,而同时东亚出现战争威胁,美国可能会陷入四面楚歌,拜登连任或许泡汤。

同样,10月7日哈马斯血腥突袭以色列后,不但让拜登主导的以色列和沙地阿拉伯和解归零,又把美国两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和核动力潜艇拖在中东。

虽然拜登强硬支持以色列“自卫权”,但随着以色列大规模空袭和地面进攻加沙导致人道灾难,拜登在国际社会和美国国内遭遇了“要求立即停火”的抗议潮,甚至国务院也表达了与白宫在加沙战争问题上的不同意见。

在多重危机下,如果美中在台海和南海不能有效地管控危机,一旦擦枪走火,中俄阿拉伯世界联手与美国多条战线同时开战,美国很可能将无法招架。

因此,拜登必须要寻求习近平的首肯,恢复自美国时任众议长佩洛西访台后中断的中美军方高层交流。

拜登在习拜会中如愿以偿,中美双方同意“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上”展开多项军事对话与合作。

习近平否认武力攻台

不仅如此,让拜登喜出望外的是,在华府重申美国无意改变一中政策、坚决不会支持台独之后,换取了习近平首次表态否认北京有在2027年和2035年武力攻台的计划。

这无疑显示,在习近平任内,东亚不会出现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地缘冲突。

习拜会带来了东亚和平的喜讯,至少在台湾大选和美国大选的短时间里,拔掉了在东亚地区中美兵戎相见的战争引信,避免了美国同时在三条战线开战的危机。

这是拜登的成功,势必给拜登争取连任在外交议题上加分。

更高层次理解中美关系

虽然习拜会在11月15日结束后,媒体吹毛求疵强调峰会后拜登仍旧对习近平维持“独裁者”定位的话题,但北京外交部发言人对此的反应十分深刻。

一方面仍然表达不悦之情,另一方面将其解读成对中美关系的“挑拨离间”,显示北京已经超越语言面子的浅层次反应,而是从中美关系的战略高度来推动全世界最为复杂的大国双边关系。

事实上,习拜双方在会谈中达成20多项共识,形成了中国外长王毅口中的“旧金山愿景”。

巧合的是,拜登在会见习近平时,在手机上展示38年前习近平在旧金山金门大桥的历史照片,这是主人对客人的细心照拂,用尽心机向客人示好,以达成美国的目标。

而习近平也借力使力,在当天晚宴演讲中就此做了开场引子,从个人经验出发,推出中美友好的积极信息。

习近平巧妙利用旧金山是华工登陆美国,为建造加州太平洋铁路做出贡献的发源地,阐述了百年来中美人民之间的历史和友谊连接,强调美国飞虎队在抗战中对中国的贡献以及中美携手抗日铸就的血肉关系,并借着中美在旧金山联合参与缔造联合国、建立战后国际秩序的历史渊源,陈述了中美关系的根基在两国人民的历史逻辑,为中美融冰奠定了坚实的民间基础。

可以说,习近平的演讲不但针对在场的企业界领袖,更是向美国人民喊话,其重要性超过了当年肯定美国宪法精神的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的费城演讲(1997年)。

习有“美国房东”经验

值得关注的是,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江泽民,他们个人都没有习近平那样的“美国经验”,都是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推动中美建交和中美交往,唯有习近平有过“美国房东”的独特经验,具有从个人体验的角度推动新的中美关系,这种故事陈述符合美国人的思维习惯。

这也是为何习近平在峰会和晚宴演讲中,多次陈述个人与美国关联的经验,更借着他会见38年前首次访美老朋友们的契机,推动中美关系缓和的构想。

国际媒体惊呼,习近平在高峰会和与美国企业家高峰会上的发言,全然没有涉及被世界舆论反覆炒作的“东升西降”,也没有强调用一带一路挑战美国霸权的诉求,而是提出“中国从不会赌美国输”,也无意挑战和取代美国,中国愿意成为美国的伙伴,“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

可见,中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自己定位在亚太地缘政治中的强权,而非在全球范围内挑战美国并取而代之,而中美双方亦应按这个理解从新开展中美关系。

中美携手实现“五个共同”

虽然习近平没有提及邓小平在中国对美开放的历史,但却将从二战、联合国的成立到他作为正定县委书记首访美国、以及今天作为中国国家领袖与拜登峰会连成一条关联的中美携手之路,证明中美不必进行零和游戏,也能避开大国崛起难以逃脱的“修昔底德陷阱”,达至长期和平竞争、实现“五个共同”(共同树立正确认知,共同有效管控分歧,共同推进互利合作,共同承担大国责任,共同促进人文交流)。

接受5万青少年访中

习近平为了营造正面的中美关系的氛围,提出了接受5万美国青少年在未来5年到中国进行交流学习,并暗示中国会再度将熊猫送来加州,让其扮演“中美人民的友谊使者”,这是向美国人民喊话,以求改变民间对中国的敌视态度。

这种青少年人文交流和熊猫外交的推动,颇有当年胡耀邦向日本、邓小平向美国推动的开放愿景。

当年胡耀邦向时任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邀请的是3000日本青年访华,邓小平与时任美国总统卡特商定的是互派留学生,如今习近平邀请5万美国青少年访华,是罕见的大手笔,也显示他要巧用民间的力量长期培植中美友谊交往的决心,而非为突破中国面临的一时困境做出的承诺。

粉碎“战狼外交”污名

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CFR)主席弗洛曼参加15日的习近平与美国企业高层晚宴后指出,习近平演说内容很像数十年前美中接触时代(Era of Engagement)的发言,“仿佛战狼外交时代从来不曾发生,过去这几年某些事件也不曾发生”。

显然,美国各界感受到了习近平对美外交的重大转折,但要正确解读,仍需时日。

因为习近平演讲不是不提过去,而是证明北京通过这几次冲突外交,已经得出中国必须继续向美国开放,通过和平竞争达到和平共存的双赢局面。

虽然中美峰会达成了在人工智能规管、环保合作、加强人文交流的共识,但经济互利仍是习近平的重点考量。

中美权力关系微妙转变

《纽约时报》分析到,习拜会显示中美权力关系出现了微妙但明显的转变,透露中方参加这场峰会准备的清单议题,开头就是重振美国在中国的金融投资,要求美国停止科技出口管制,以此来度过中国目前面临的大型企业破产、房价崩盘、消费者信心创40年来新低的艰难时期。

这个分析并不过分,虽然从表面看,习近平与美国工商界领袖的晚宴不但需要4万美元才能坐到主桌,更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状况,苹果总执行长库克、贝莱德总执行长芬克、辉瑞制药总执行长博尔拉等工商巨头都是座上客,科技大咖和前全球首富马斯克也到场问候握手,但习近平演说中的温馨诉求,尤其是呼吁美国商业部长雷蒙多在芬太尼问题上对中国的期待,对美国遭遇毒品危机打击的同情,都是为了人性化改善美国各界对中国的偏见和敌意,目的当然要吸引外资再度回流中国,重建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这种语调,颇类似当年中国总理朱镕基为加入世贸走访美国的“消气之旅”。

美企青睐中国市场

不过,美国企业家领袖不顾国会对华鹰派的“投降和趋利”抨击,踊跃跟习近平和中方团队热络互动,也显示美国企业界领袖仍然青睐中国市场和中国的廉价产品,期待到中国去谋求新一波的经济利益。

但是,中国已经不是40年前的中国,它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跟美国进行全球战略博弈的最大对手,美国朝野都已经将中国当作最大的对手来加以遏制抗衡,即使习近平展现姿态提出中美关系的缓和,也殊不容易。

更何况,美国和欧洲的主流媒体舆论都认为这次峰会只是开启了对话,要真正结出果实,除了要看美国日后的实际行动以外,还取决于2024年11月美国大选的结果。

美85%民意对中国没好感

虽然《纽约时报》认为,中方因为内部困境而向美国表达开放之意,但未来一旦有机会,中国仍会尽全力设法在世界舞台取代美国的地位,成为拥有最强军力、科技与经济实力的霸主,但是,《纽约时报》没有详细分析的是,在美国民意85%对中国没有好感,且华府已经踏入大选年的当下,白宫为何逆民意而动,不惜打破大选年对中国持强硬立场的传统,让幕僚和阁员坚持数月的外交努力,达成了这次旧金山峰会的“美国原因”。

事实上,拜登清楚知道,这次峰会甚至可能给处于内外挑战严重的中国经济,有了暂时喘息的机会,但他仍然需要在大选前夕来重新塑造被一波波中美强权博弈、组团抗中的反华浪潮冲击得七零八落的美中关系,因为中美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其他全球议题上,都不可能完全脱钩。

美国内外交困明智选择

这是拜登面对美国内外交困的局面做出的明智选择。

虽然拜登上台后在对华政策上全力组团围堵中国,搞了一系列的动作,却因为国际形势的发展并未如其所愿,以至于在俄乌战争和中东以巴大冲突爆发后,让他的对华政策出现了危机。

拜登在去年印尼峇厘岛的习拜会想要重塑新对华“竞合关系”,但在历经“间谍气球”风波、国会众议长麦卡锡会见过境的台湾总统蔡英文、芯片战加剧、军机军舰险些相撞等事件后,美中关系不但没有好转,而且一路向坏,在缺乏高层、尤其是军方直接对话的情况下,已经到了防护栏崩坏、危机管控失效、战争危机一触即发的地步。

以至于到今年7月份,50年前美中建交的主要功臣、平衡战略大师基辛格不顾百岁高龄,冒险奔波再度走访中国,会见美国防长奥斯汀想见而摸不到门的中国防长李尚福(现在已经下台),为排除美中军方误判、恢复军方高层沟通穿针引线。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