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不好早早“FIRE”自己/南洋社论

随着人均寿命越来越长,退休金不够养老,好些国家都在研究制订延长退休年龄限制的政策。

从经济角度考虑,延长退休是可行的养老方案;因为多数人退休时的公积金存款,不能支撑退休后的生活需要,很多没有工作的老人,一下子就跌入底层。



然而,在美国却兴起提早退休的“FIRE”运动。“FIRE”是“Financial Independence,Retire Early”的缩略词,意思就是“经济独立,早早退休”。

好些年轻的金领阶层都拥抱着这种概念,为着逃离吸食灵魂、占据时间的工作,选择这种逆向思维的生活方式。

要实现提早退休,还须符合严苛的条件:要敢于弃离一份拼死夺命的高薪、为降低消耗的极度节俭,还要积聚一笔能够带来创收的巨额储蓄投资。然而,能实现提早退休的人永远是稀数,真正的现实是多数人都迫于生计,必须继续工作。

有工作,再能继续工作,才是自我赡养之道,也最靠谱。



在旧式的农业社会,是依靠子女共同负起赡养家中老人的责任;在今日社会,生活负担愈沉重,孩子长大后都外出谋生,也没法陪伴家中老人或赡养父母。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说,老龄人口规模愈来愈大,对社会带来的负担也愈来愈重,因为退休老人会占据社会的医疗资源,扩大社会福利资源的投放。

特别是全球经济放缓,贸易战升温,信贷紧缩,各国政府财政乏力,为解决缺钱困境,好些政府都通过延迟退休年龄,借此缓解财务压力。

几年前濒临经济破产的希腊,就将平均退休年龄从61岁提到63岁,法国有意将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到62岁,英国也取消65岁退休年龄限制,将逐步调高到66岁;新加坡也将逐步提高退休年龄至65岁及重新雇佣年龄至70岁。

闲散的退休生活,会使人的肌体衰退,因此,我们鼓励年长者继续发挥余热;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就是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实例,94岁高龄仍继续工作、还能深沉思考。

60岁是另一个新生的开始,70岁仍能影响身边的人,80岁还能让世界瞩目;年轻人更应该摈弃提早退休的奢望,最好脚踏实地,勤奋工作,继续工作,去创造每一阶段的成功和更有意义的人生。

反应

 

言论

救急与救穷/南洋社论

雇员公积金局正式推出第三户头,允许会员通过此“灵活户头”提取存款应急。

会员缴款额的分配比例从原有的70%缴纳存款存入第一户头,30%存入第二户头,改为新规定的75%存入第一户头的“退休户头”,15%存入第二户头的“幸福户头”,10%存入第三户头口的“灵活户头”。

第三户头启动后,会员可选择将第二户头的部分存款转移至第三户头,会员可随时提取户头里的存款,最低提取额为50令吉。

第一户头是为退休储蓄,在符合条件情况下,可提款投资信托基金,基金赎回时须再存入第一户头。

政府先救急后救穷

第二户头可提取存款支付教育、医疗和购屋用途,或在50岁时提领存款。随着第三户头的增设,将减少第二户头存款额。

第三户头,则是救急用途。政府推出此项具灵活性且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是“先救急,后救穷”做法。

好些人因储蓄率偏低,特别在经济陷困时,人们面临就业、债务、收入等压力的叠加冲击,“善解民意”的政府及时予以政策对冲,通过公积金局“开闸放水”,暂时解决陷困者面临现金断流的“穷”问题。

问题是,当人们缺钱而恐慌时,就只想依赖政府援助,别人帮扶,甚至产生恐惧,还会影响人们做出非理性的决策,想尽办法掏挖可能散落在边角的零碎小钱,甚至养老用的钱,就是没有长远打算,才是最致命的致贫心态。

善用杠杆改善生活

因为迷茫,人生规划就失灵了,随后还更变焦虑,没法好好工作,没法存到钱,还被迫要终生劳碌。

其实,民众理应保持警惕,在面对未来的变量,不能只依靠拐杖,而要善用杠杆,善用杠杆的功能才能改善人的生活。

长时间的债务型经济增长模式,让落后的穷国濒临绝境,发达国家及新兴国家经济体的崛起,靠的是创新杠杆撬动的力量。

要如何在有限物质基础上,做出最大的成绩,才是我们真正要思考的脱贫出路。

善于投资,就是善用杠杆扩大复利效应,当然不是要鼓励恣意举债,而是要倾尽所能,去努力求知识,只有学好本领,有能力有实力,才会有杠杆公司资源,帮你放大价值的舞台。

竞争力就是你的杠杆资源,只有借用杠杆各种资源的乘积,及时间复利的结果,才能帮你打造优势人生,这才是救穷的必要策略对冲。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