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哇”不出口的预算案/潘荣德

上周公布的2022财政预算案总开销达3312亿令吉,堪称拨款历年来最高,还比去年增长了3%。当中最具有争论性的是明年起国人所有海外收入来源须交所得税以及向高收入公司征收33%的繁荣税。

当中,有关海外收入汇回国须缴税的政策更是吓得国人魂不附体,也就是说从明年1月1日开始,大马居民的收入来源包括来自国外,只要是在我国接收,就须缴交个人所得税,甚至如个人及公司在外国赚取收入例如在邻国新加坡工作汇款回马等收益都可被征税,相信这将对各阶层人士及中小企业将会有很大的冲击以及深远的影响。

18年后繁荣税大“解封”

另外,被喻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的繁荣税对外资犹如平地一声雷。简言之,有关前所未有的繁荣税是针对高收入企业征税收入首1亿令吉可征税额,征收24%税率;1亿令吉之后的盈利,则征收33%税率。此消息一出,市场与股市更是一片哗然,尤其是银行领域、种植业、手套业也无法一一幸免。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规定在2004年之前曾经推行,竟然在取消的18年后再度落实。

由此可见,政府应该是已经是苦寻很多市场上所谓的“税务专家”,给予种种的税务建议后才祭出这“18年后的繁荣税”,此举更是让人下跪。

扶贫无法解决经济问题

对于外资而言,早前已在筹备等待国门敞开后,欲到我国深入投资考察的计划,此时此刻想必忧心忡忡,唯有再度重新深思到大马投资的意愿,再加上我国15届大选的跫音不远,之前所设定的国家投资政策可随时变动。试问在此背景下,还有谁会到我国来加大金额投资呢?

前阵子,前朝政府以疫情之名颁布新紧急条例,而被允许动用国家信托基金的资金,包括添购2019冠病疫苗和支付相关开支,当中更是祭出逾6000亿令吉的振兴经济计划以及3225亿令吉的2021年预算案,但皆无法使我国摆脱经济衰退的困境,疫情仍是跌宕起伏。与此同时,前首相丹斯里慕尤丁也曾坦言政府在2021年预算案及多个纾困计划掏出逾6000亿令吉,因此国库也大量失血,所剩不多。

令人纳闷及讽刺的是,一些政党及商会也大言不惭表示政府在某些领域大派糖果,说是因为这次财长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及建议,因此纷纷的出来邀功。那么,以上针对海外收入汇回国征税以及重新启动的繁荣税,又是谁的“功劳”?

整体上来说,这次的财政预算案看似像扶贫政策,但笔者认为政府更倾向企业及人民身上吸纳重金,以填补“失修”的国库。

有鉴于此,若我国继续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将摆脱不了资源的诅咒与猖獗的腐败途径,最终不但只会进一步被邻国抛在后头,就连中高等收入国的地位不保。

值得注意的是,若今后故技重施此“劫富济贫”策略,相信必然会弄巧反拙,而导致国家发展一步步走向无底深渊!

反应

 

言论

加税无法消除贫富差距/亦鸣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于2月24日提呈2023年财政预算案,并推出增加0.5%至2%的富人税。美国总统拜登则在3月初提呈征收最低25%亿万富豪税务,并提出企业和富人所得税。

这证明安华眼明手快,比拜登还早提呈富人税。即使是最强的美国也向富豪开刀,更何况大马仅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人类社会发展史证明,贫富差距将会继续存在,政府所能做的,只是去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但却是无法完全消除这种经济上的差距。

向富豪抽取富人税,是想要扶助贫穷的群体,但法国曾经征收太高的富人税,却引来恶果。富豪因为被抽50%的税收,于是停止生产力,乘机去外国度假,引起社会动荡不安。有些法国富豪甚至移民到别的国家,避开被抽取高税务。

抽富人税须适可而止

抽取富人税也必须是适可而止,大马所抽取的0.5%至2%的富人税属于合理的范围,因此不会引起富豪的过度反应。

不过,这些富豪都是企业界人士,面对被征收富人税,再加上工资继续被调涨,也会让他们没有喘气的空间。

加税对富豪来说,就是一种经济压力,因此必须给他们喘气的空间。他们除了要缴交更多的所得税,还面对奢侈品税务。

若是富豪没有感觉政府的富人税对他们产生太大的影响,那么即使缴纳更多的税务,是体现富豪作为社会一分子的责任与义务,也为贫民与国家做出一点贡献。

大马政府必然会体谅富豪的处境,也会互相斟酌,在经济好转后,给予富人奖掖,以便取得双赢,共同为提升大马经济而努力。

即使政府向富豪征收更多的税收,其实也改变不了贫穷人士的拮据生活。政府通过许多措施帮助这群赤贫人士渡过难关,尤其是给予慈悯援助金与慈悯菜单。但最重要的还是鼓励人民多打一份工,或政府提供更多的超时工作,为贫穷人民开拓更多增加收入的管道。

每个家庭成员都必须发发愤图强,赚取更多的收入,以缔造一个幸福的社会。家庭收支平衡是一种教育,政府有义务教导贫民简单的“经济数学”,以便在财务管理方面取得平衡的发展。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