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U队员9死案 死者妻:昨出发执勤 不料天人永隔

诺拉兹安在安顺太平间等候消息,神情哀恸。
(安顺13日讯)联邦后备队(FRU)卡车与罗里相撞事故死者家属陆续抵达安顺医院太平间,现场气氛哀恸。
其中一名罹难者阿米鲁丁伍长(37岁)的妻子诺拉兹安(37岁)受访时表示,丈夫是于昨午12时30分出发执勤,出发前还一如既往地告诉她即将出勤,不料从此天人永隔。
她说,她是今早接获朋友消息,才知道丈夫所属的联邦后备队涉及一起严重的车祸。
“当时,我拨打丈夫的手机,但一直无人接听,我随即联络丈夫的同事,确认噩耗后,我立刻动身赶往安顺医院。”
这名伤心的妻子也是一名警员,她表示,丈夫是在2011年加入警队,并于2016年被调派至联邦后备队服务。
她说,她与丈夫育有两名分别12岁和11岁的儿子,以及一名年仅1岁的女儿,丈夫的遗体将运回霹州务边安葬。
“我和丈夫等了10年,才在去年盼来女儿,如今他却离我们而去。”
相关报道:
红头兵的悲歌/余佩妮

或许,提起联邦后备部队(FRU,Federal Reserve Unit),你会感到陌生;但若说到“红头兵”,许多上了年纪的人脑海中便会浮现一幕幕画面——鲜红头盔、整齐阵列、催泪烟雾中岿然不动的身影。
对祖辈而言,“红头兵”并非常见的执勤部队。这个特殊编制一旦出动,往往代表国家正面临重大事件或局势动荡。他们的出现,是秩序的象征,也是乱世中稳定的最后屏障。
进入“烈火莫熄”的年代,每逢大型示威或游行,“红头兵”便再次成为媒体与公众的焦点,意味着国家社会又经历一场政治风波。他们身穿制服、头戴红色头盔,坚定伫立在人群前线,是许多人记忆中的“镇暴队”。
五一三国家集体创伤
当年,记者在示威现场采访时,总以“镇暴队”为观察指标;一旦听见他们卡车上响起的铃声,就知道催泪弹即将发射,必须迅速躲到镇暴队红色卡车下方或附近安全地带,否则就会被催泪烟波及。那种刺痛双眼、灼热难耐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两天前,霹雳州安顺发生一场严重车祸,夺走了9条宝贵生命,罹难者正是我们一向敬畏的“红头兵”——联邦后备部队成员。事故发生后,另一辆FRU卡车的队员哭着冲向现场,试图抢救受困同袍,但为时已晚。虽未亲历其境,心已碎如泥。
巧合的是,这起悲剧事故,恰巧发生在5月13日。这个日子在马来西亚历史上有着沉重的象征意义——1969年5月13日,全国因政治冲突引发种族暴乱,死伤无数,成为国家集体创伤的记忆之一。
秩序的守护者也需被守护
而那一年,正是“红头兵”站在第一线出动,昼夜奔走,协助控制局势、平息冲突。他们是那个动荡年代中,少数坚守岗位、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悲剧,把这群我们曾视为钢铁意志的“红头兵”,拉回到血肉之躯的现实。他们不是神,也会在意外中倒下,也会为同袍落泪。
我们悼念他们,不只是悼念逝者,更是在提醒社会:和平稳定不是理所当然。秩序的守护者,也需要被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