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兆福:隆市巴生谷将增巴士 招聘司机改善公交服务

陆兆福(左二)巡视职业展展位。左三为阿鲁古马。
(汝来23日讯)交通部长陆兆福指出,该部明年将在吉隆坡及巴生谷增加巴士,因此需要招聘更多巴士司机以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他表示,交通领域的员工流失率高,尤其是火车和巴士方面,目前都面临着司机不足的问题。
交通职业展
陆兆福今日出席为期2天的“交通职业展”后在记者会上说,国家基建公司有意提升巴士司机的地位,如提高薪资与额外津贴等,同时训练出有能力兼顾安全驾驶和优质服务的司机。
他指目前吉隆坡的快捷巴士仅有800辆,该部今年的目标是增至1000辆,并将于明年每月逐渐增加:“我们将购买或租用新巴士,并非只是维修旧巴士。”
共有10个交通相关公司参与交通职业展,提供总计2232个职位空缺。
询及交通部是否计划在其他州属举办职业展,陆兆福指当局在汝来办展,主要是因为有关职位空缺都专注在这一区。
“例如航空或空运公司职员都需在机场工作,这活动的地理位置适合雪邦、沙叻及雪州人民。至于巴士和火车招聘的司机则需要在吉隆坡和巴生谷一带工作,而汝来靠近吉隆坡,可吸引许多人应聘。”
与会者尚有交通部秘书长拿督嘉纳及森州行政议员阿鲁古马。
绝不忽略
严厉对付违规罗里司机
交通部长陆兆福指出,政府严厉对付国内的违规拖格罗里司机,绝对不存在政府忽视或没有采取行动的问题。
他强调,我国现有的道路交通条规已足够严格,一旦发现超载,不仅会罚款,还可能充公罗里和吊销司机的驾照,而目前已有相关案件在法庭审理。
他今日巡视交通部举办的“交通职业展”参展摊位后表示,该部在涉及罗里司机的严格管制上,已引发了罗里司机的不满。
“民众指交通部执法不够严格,与此同时,罗里司机则抱怨交通部执法太严格。”
他直言,交通部的执法工作一直进行中,尤其是针对超载货物的罗里,向来都采取严格的执法措施:“这确实不容易解决,但政府了解公众对日前发生的交通事故感到担忧,因此我们将继续密切监督,并采取行动。”
陆兆福提到,由于罗里司机也抱怨该部的执法行动过于严格,当局将进行讨论,以更全面地解决相关问题。
视频推荐 :
“车牌部长”背后事/章龙炎
民主行动党的陆兆福官拜交通部长,却被讥笑为“车牌部长”。他不但不以为意,甚至有些沾沾自喜,因为他认为通过出售特别车牌号码,可以为政府增加收入。
部长卖车牌不务正业
但稍微了解政府经济职责的人都知道,这种行为轻重不分,甚至有不务正业之嫌。作为交通部长,其主要责任应是改善国内交通系统与提高交通安全。
若政府还得靠卖车牌来增加收入(尤其是在口口声声强调“节省”的前提下),这无疑传达出一个危险讯号:政府在管理国家经济方面的能力不足,只好以其他方式来“包装”成绩,甚至误导大众。
心知肚明能力有限
在我看来,陆兆福之所以不在意被称为“车牌部长”,可能是因为他心知肚明,自己在改善我国交通的各个方面上确实能力有限。因此,打着“为国增收”的旗号来推动车牌生意,或许可以当作一种“政绩快餐”。
我相信,支持行动党的人其实心里也明白这一切。只是如今交通部长是“自己人”,不方便公开批评、矛头对内罢了。
要证明这一点其实很简单:设想现任交通部长是马华领袖而不是行动党的领袖,若该部长说不介意被讽为“车牌部长”,华文网络世界肯定会无限上纲,群起鞭挞。
再设想发生日前运载石块的罗里撞上联邦后备队卡车,造成10名警员死亡的重大事故,舆论压力一定会迫使这位马华部长下台,甚至连首相也难辞其咎。
但现在的交通部长是行动党的领袖,即使再大的事故,也往往被处理得风平浪静。加上国会中反对党的宣传攻势与协调远不如当年的在野行动党,像这样10名警员殉职的惨剧,竟然未能撼动华文网络世界的舆论根基。
去年12月底,马六甲南北大道上发生7死33伤的连环车祸,也是类似的情形。整体舆论场显得异常安静。
“正义之声”销声匿迹
因此,类似“卖车牌得来的收入,能买回丢掉的生命吗?”、“某某部长不顾人民死活”、“某某不倒,人命如草”等这样的“正义之声”,若是在行动党当年在野时,肯定铺天盖地,如今却已销声匿迹。
至于要求部长引咎辞职、成立皇家调查委员会等呼声,更是无影无踪。
这不仅反映出当前反对党在宣传上的弱势,也显示他们不屑模仿行动党当年那一套毫无底线的操作手法。
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过去只要行动党领袖稍受批评,就会看到“网军大军”蜂拥而至,不分青红皂白地护航。
如今,只剩下零星的“洗地佬”在勉强应付,而且看起来是吃力不讨好。毕竟,陆兆福第二度出任交通部长已超过两年,再将问题归咎前朝或推卸责任,早已缺乏说服力。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污垢若太顽固,再强的漂白剂也未必见效,甚至可能越洗越黑。
我的意思是:行动党的支持者素来“情人眼里出西施”,凡是行动党出品,便视为佳品,认为就算素质不高,也比敌对阵营强。但经过事实的检验,现实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