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全国1万考生无故缺考 总监:审查鉴定原因

(布城27日讯)教育总监阿兹曼安南指出,该部将会审查1万零160人考生缺席考试的原因,而在鉴定后,会展开一系列的干预计划。

“在与2022年相比,报考2023年SPM考试的人数大幅减少后,我们将审查缺考的原因。”

“我们会逐一审查,我们会展开干预计划,以处理好这件事。”

报考2023年SPM考试的39万5924名考生当中,有38万3685名考生是报考至少六个科目的新考生。而在38万3685名新考生中,有37万3525人出席至少一个科目的考试。这意味着有1万零160人并未出席考试。

基于缺席2023年SPM考试的人数不少,阿兹曼安南在记者会上说,教育部将会对此展开分析。

根据教育部所公布的数据,在37万3525名新考生中,共有60.6%,即22万6358名考生在2023年SPM考试中,考获及格以上。2022年考获及格以上的比例为57.1%(21万3624 名考生)。

其中,虽然报考2023年华文科的考生有4万7727人,比上一年的4万8625人少,但华文科在2023年的科目平均积分(GPMP),录得3.99分,比2022年的4.07分,进步0.08分。

阿兹曼安南说,2023年教育文凭考试中,有66个科目成绩进步,另有25个科目表现下滑,同时有4科成绩维持不变。

出席者还有教育副总监(政策和课程)阿末拉菲、代教育副总监(学校运作)再纳以及考试局代总监巴斯里。

不曾禁止办答谢礼

阿兹曼驳斥教育部禁止任何学校举办2023年大马教育文凭考生答谢礼的说法,并指有关传闻是不正确的。

他今日在记者会上强调,教育部未曾禁止任何学校举办2023年大马教育文凭考生答谢礼。

阿兹曼是在被问到社交媒体流传教育部禁止校方举办答谢典礼一事,在做出回应时,这么说。

他说,教育部只是建议在学校假期后举行典礼,让所有考生、教师和家长参与其盛,增添典礼的欢乐。

相关新闻:

SPM放榜 3.1%考生考获佳绩

反应

 

言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曾志涛

美国微软(Microsoft)公司日前承诺,在我国人工智能和云端运算领域投资22亿美元(约105亿令吉 )。

随后,谷歌(Google)也宣布来马投资20亿美元(约94亿令吉),建设首个数据中心和云区域,预计将创造2万6500个工作机会,总经济影响价值为150亿4000万令吉(约32亿美元)。

数字化转型重大机遇

随着两大科技巨头的大规模投资计划,我国在数字化转型和高科技产业发展迎来了重大机遇。然而,我们是否准备好迎接这些投资,仍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众所周知,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具备精通英文和数理能力人才。2023年大马教育文凭(SPM)考试成绩显示,多达1万1713名考生考获全科A+、A 及A-,全国平均积分(GPN)表现比前年更佳。

然而,成绩分析也显示,不及格率最高的两个科目是数学科,即高级数学(25.9%或2万8469人)和普通数学(23.2%或8万5706人)。此外,英文和科学也有将近十分之一的考生不及格。

其实,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翻看2022年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数据,我国15岁中学生在数学、科学和阅读方面的表现远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

其中,我国学生阅读、数学和科学平均得分为388、409和416分,而OECD国家平均分为476、472和485分。

我国历届的PISA成绩排名都不尽理想,落在后段的三分之一,甚至比不上泰国、越南等发展中国家。

在世界银行日前公布的《竹笋倾向:强化基础能力》报告中,大马平均每个孩子在学校度过12.5年,但仅有8.9年学习时间。相比之下,新加坡学生的平均学习时间为12.8年,韩国为11.7年,就连越南也有约10.7年。

该报告也指出,42%的本地学生在五年级学期结束时还未能达到熟练的阅读能力水平,情况令人担忧。

与科技巨头需求脱节

这也意味着我国学生在数理能力方面可能与科技巨头的需求脱节。这是因为科技公司注重于创新、技术密集型的工作,需要具备扎实数理能力的人才来解决软件开发、算法设计等复杂的技术问题。

2013年9月,教育部推出了《大马2013-2025教育发展蓝图》,制定国家的教育发展方向。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这项蓝图,如第一章中提及的提升高阶思维技能和英文水平;第二章中提及的强化科技、工程和数学教育;以及第三章中提及的缩小城郊教育鸿沟和为所有孩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教育蓝图里面的愿景将为我们如何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提升师资素养和引入高阶思维指引方向,并为提升学生的阅读和数理能力奠定基础。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在莘莘学子的基本功方面花心思,我们才能在整体学习能力迎头赶上,培育出更有竞争力的人才,搭上高科技发展的列车。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