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怎样才算带风向/周若鹏

我不想知道洪律师和阿耀之间发生了什么矛盾,对马华搞辩论表演赛没什么意见。这件事丰富了我的知识吗?显然没有;它有娱乐性吗?负能量爆灯,总有其他更有营养的娱乐。

但我终究还是知道了,因为演算法认为我应该知道。很久很久以前,两个人吵架就只是两人之间的事,牵连广些也许就两家人的事;如今两人吵架,各自都会觉得需要大费周章公告天下,仿佛是什么大事,搞到路人很难安分守己地好好当路人、好好过路,老觉得需要选边而站,插嘴开战,一发不可收拾。

公告天下者难道没有纠众声援、以声势巩固立场的意图吗?总有一些的,但把这样的行为斥之为带风向,我窃以为欠妥。

大家都有表达想法的自由,想法抛出去自会吸引同温层,这“自然风向”也许和你的看法不一致,并不代表它是被操弄的。是否带风向,依我看差别在于发言者动机纯净与否。

若是表达本身立场,那十分OK;但倘若背后隐藏着和议题无关的意图,为这个意图设计诠释议题的方向,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带风向了。

最“佳”例子便是一些劣质网媒、低等“网红”和内容农场,它们的真正目的是用流量转换成广告收入,或者提高知名度,因此往往选用最耸动的视界骑劫议题;但它们并不在乎议题的本质,也没有能力剖析,只想榨取一番流量,完全不顾相关人士的死活。(“它”不是错字)

难道民众那么容易被左右吗 ?是的,但这不是愚昧,“先入为主”乃人之常情,我们都一样。

我曾亲见风向转变的过程:我发过一则笑话,读者反应本都是连串笑脸,但在“被带风向”后,接下来的反应从好笑变成嫌弃。

把搞笑看成恶意

那些网霉抢先“帮”读者诠释了内容,于是许多后来者都把搞笑看成了恶意。

别以为只有网民狂热,某些网霉网红对流量的贪婪也几近丧心病狂,后来甚至发现当中还有我曾以为是朋友的资深媒体人。

普罗大众当然有诠释自由,然而现在但凡有点微热的事情,嗜血的网霉网红都要来蹭一脚,好歹挑最具争议性的角度切入,普罗大众还有多少空间自主诠释?一般人又懒得看完标题以外的全貌,更别说客观判断了。

那么在网路江湖该如何自处呢?我想,培养好自己的能力,捉稳自己的原则,活成一座山。风,不管是吹别人还是吹自己,总是吹吹就过的。

 

ADVERTISEMENT

 
 

 

反应

 

优生活

周若鹏谈中年危机 从迷茫中建立未来

报道|余佩妮

照片|陈奕龙/受访者提供

做了决定却反悔的人,是不负责任且优柔寡断的行为?或许,有人会轻声的告诉你,反悔并非错误,而是一种面对现实的智慧。难道看到前面有一道墙,我们还要固执的向前撞吗?适时止损,才是真正明智的选择。

做决定后感到反悔,这并不是一件糟糕的事,最糟糕是做不到决定。

反悔也并非懦弱,它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和更深刻的思考,让我们能够在困难面前重新审视自己的方向,找到更合适的路。

有时候,当我们意识到前方的选择并非最佳,勇敢调整方向甚至放弃初衷,而不是一味坚持错误,恰恰是智慧的表现;人生中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在不断学习与成长中做出的。

父亲周宝振就是这样告诉儿子周若鹏“反悔U转”的人生哲理,让周若鹏一生受用无穷。

从小受文学熏陶

周若鹏是谁?他是什么身分?

他是一名诗人、作家、专栏作家、脱口秀演员、科技信息公司的老板,也是“有店网络书店”的董事。

他的爷爷周瑞标是《通报》创办人;爸爸是大马一代报王周宝振,曾创刊《儿童周报》、《生活报》、《新潮》、《风采》、《跑道》,创立生活出版社和接管《中国报》。

周若鹏从小受文学熏陶,后加入创作行列,他的作品多元化,连续剧剧本、电影剧本、相声脚本、脱口秀脚本和歌词,凡是中文字写出来的东西他都写过,是一名真正的大马文坛才子。

在周若鹏心中,父亲是一个很厉害的人, 他是周若鹏一生的指标和榜样,并常常想着要如何比得上父亲的成就。

成绩名列前茅

他坦言从小非常在乎父亲的评价,他做任何事都会担心是否被父亲批判事情做得好或不好,因此,一直处于优柔寡断状态。

事实上,周若鹏自求学时期一直名列前茅,尤其在文学和写作方面更是出类拔萃。他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小男孩, 但一旦站在人生十字路口或重大决策时,比如选文科或理科、做企业策划行销方向等,他都不敢做决定。

这样的情况持续至周若鹏20余岁,他都害怕选择和选择后的后果。

直至周若鹏创业开设科技公司开发软件,阅读《思考之父》后,令他改变心态, 让自己变得更果断。

错了再拐回来

“书里一个章节说,所有人失败的主因,是不敢做决定而拖延的拖延症。”

这句话对周若鹏来说如雷贯耳,自始,他都逼自己不要想对错,勇于做决定。

“做了决定就已往前跨了一步;当你朝向一个目标向前进,即使做错决定向另一边走,是可以朝向目标拐回来的;如果一直无法做决定, 只有原地踏步。”

做决定需思维训练,与锻炼肌肉一样,不停锻炼、撕裂再重新生长。

他笑言,做决定的训练可以从小事开始, 比如今天午餐要吃什么, 再慢慢去到重大决定,一次次的决定,久而久之就不难做决定了。

“很多人喜欢决定后反悔,反悔并没有问题,这是两码事,但答应了人家的事另当别论。”

撞到墙要转弯

在分享与爸爸的往事时,周若鹏表示以前会投诉爸爸做了决定后又反悔,令他无所适从,周爸爸只回应儿子讲一句话,“你走路撞到墙壁不转弯吗?”。

“对,决定改变自己的决定也是一个决定,没有必要坚持一些错事,重点是,一开始要先做决定,踏出第一步才知道会不会撞墙。”

他认为,即使发现自己做的决定, 也许有40%是错, 但至少60%是对的,人生才能一直往前推进。

不能一直惦记辉煌过去

“在你要重新开始前,就须舍得放下, 接受上个阶段已彻底结束, 不能一再记着自己过去曾经辉煌,那些都是过去的事。 ”

周若鹏说,所谓放下,包括原谅自己过去犯过的所有错误, 才有资格和能力真正重新开始。

“要承认曾经失败,自己不是想象中那么厉害,也会跌倒, 要接受跌倒是没问题的。

“如果口头讲重新开始,心里却累积很多愧疚,甚至愤怒,那些情绪一直在压着,这是类似自毁的阶段,不知如何前进和怎样的未来,心里承受很大恐惧和压力。”

焦躁于事无补

周若鹏曾经历很迷茫和焦躁的几年,他不知应该怎样做,直到某一天他突然想,他这样焦躁于事无补,不会把他带到一个更好的地方。

他忽然觉得,自己需要做一个决定,就是必须原谅自己。

“就好象一道光照下来,觉得是时候原谅自己,然后好好重新建立一个比较好的未来。

“原谅自己,放下过去,不等于逃避责任,以前亏欠别人的,该还的还是要还。

“我决定抽身后,才开始感觉自己可以向前走,一步一步的去做该做的事情。首先,你必须决定自己要去接受这个事情和做决定,这个接受对我来讲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有把错误怪罪于其他因素的部分;我的接受是, 承认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也是会犯错的。 ”

承认缺陷才能弥补

当有意识的去做这个决定和接受后,只有自己真心承认本身所有缺陷后,才知道未来该如何弥补缺陷,慢慢重新建立起来。

“我有好几年都睡不着,现在找着新领域站起来,除了原本的科技生意,也尝试脱口秀和写书,多方面发展做自己喜欢的事。”

停止活动 感受自己

随着人生阶段的不同,周若鹏的心态也有了转变。

“我以前的奋斗目标是想证明自己可以做到接近父亲的成就;现在,我让那个阶段过去,接下来的阶段,希望能够做自己喜欢的。”

他指本身的创作是任何情况下都不受影响,人本来就是多面的, 不需要限制自己在任何的一面。

“我现在尽量做到每天完全停止活动3至5分钟,放松呼吸和感受自己的身体、手脚、摸到什么、喝着什么味道的咖啡、听到什么声音等;感受自己当下的情绪,如果有忧虑就接受和放开它。”

这个训练令周若鹏在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时,会即时意识到自己,不让情绪牵着走。

“这个训练也帮助我脱离45岁那年的焦躁期,我是处于很糟糕的情绪,觉得自己有点忧郁。 ”

逆境是创作素材

某一天,周若鹏就决定不再这样子,他要修理好自己,第一件事做的不是做什么,而是停止做什么,他停止玩飞镖。

“我曾经有一段日子沉迷飞镖游戏,那是一种逃避 ;我还是会喜欢玩的,有机会的话是去娱乐,而不是沉迷 。”

所有的逆境和不好的事情都是创作素材,有很多不同生命里面的变化和阶段才有创作素材。

周若鹏曾焦虑和想很多到睡不着觉,半夜会吓醒,流着汗坐在床边看着黑暗,在那边一直怕,心想怎么办,怕了两年,每天怕到疯掉 。

“有时候,你的情绪所给你想象未必是现实,现实可能是其实还有很多方法去弥补,问题还是可以一直解决的。”

危机与年龄无关

最近出了一本新书《阶段之死》的周若鹏,以他的经历来分享如何更好面对人生阶段的转变期,令读者,尤其是中年人感觉如同本身的迷茫和现况。

“我没有教导他人如何做, 只是告诉别人, 我也曾经历这些事。”

他说,他在新书里提及几个重要阶段,但与年龄没有关系,并非是中年人才会遇到的情况。

“人生路上的各种危机与年龄无关,但很多时候,会在特定阶段发生这类事情。”

安逸就看不到危机

无疑很多糟糕的事情, 会在40岁左右发生,;年轻时达到某个事业高峰后开始安逸也会迷茫,安逸就看不到危机,看不到危机就跌倒,虽说与年龄无关,但往往很多危机都是在中年发生。

他以本身为例,曾达事业高峰, 那是赚到钱又安逸的阶段,不过,他后来经历离婚和事业下滑,种种冲击让他陷入低潮期。

“这个阶段结束了,但我要如何重新爬起来?我用什么工具、方法和心法,让自己爬出情绪泥沼,接受过去失败和不堪。”

周若鹏笑言自己是一个死不认中年的人, 很多人在中年时期面临所谓的中年危机,会成为生命阶段中的大转折。

“我们需要一些时间建立自己的事业和婚姻关系,造成都在这些基础上发生问题。”

他说,20岁至30岁时为事业打基础和忙于感情婚姻,可能30岁时就有一定基础或更上一层楼, 可能结婚生子再经过另一个10年。

“来到事业成熟和婚姻稳定的阶段, 或可以说是停滞不前的阶段, 就有点迷茫, 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有些人会在这个阶段沉迷一些没有意义的活动, 把钱和资源花在没有回酬的东西, 造成接下来的衰败,这是其中一个中年危机。

活在过去 建立未来

他认为,中年真正的危机在于过于安逸及迷茫, 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往哪里去。

“因为迷茫而做一些错的决定,还不是最糟糕的事,因为迷茫而不做任何决定,可能是更糟糕的。”周若鹏说,人们可以活在过去, 但还是要建立未来,这是其书中所指“阶段是会死”的意义。

用正能量鼓励读者

有一名年近50岁的男读者向周若鹏回馈,指他写出其正在面对的事情,这名读者指自己过去在一个自我毁灭的漩涡,他现在要重新站起来了,令周若鹏感受到新书带给他人的正能量。

很多身旁人也会联络周若鹏,说新书内容就是中年人的心声;朋友会说“这就是我啊”、“我也是这样子”、“我也是做了很多错事”。

不一定要到高峰才是成功

前半生“人贵立志”,后半生“成功的每一天”。

周若鹏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有动力的人, 在前半生常强调“人贵立志”,人必须立定一个志向,决定一个目标和有动力。

“所谓大志向,比如,我希望事业可以更上一层楼,希望可以办一场千人出席的脱口秀和世界巡回;我的脑海想象会在国外某个大舞台有一场演出,可以卖到去Netflix。”

想象是驱动周若鹏前进的动力,后来,他的想法变了,以前成功的定义是要去到某个高峰,如今成功的定义,变成只要朝这一座山跨出两步就叫成功。

接受小成功

“无论踏出多少步,只要往那个方向跨出一步就叫成功, 是我今天的小成功,我经历了很多成功的每一天。

“我对未来的恐惧就是怕死,除了死,什么都不怕,死是完全不在我掌控之内的东西;所以除了死,我相信都可以一步步慢慢的解决。”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