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难尽其才加剧人才外流/胡逸山博士

过去两年可能是冠病毒疫情肆虐,使到每年一度本地公立大学收生时的“挑战”好像破例地没有引起太多的轰动。

不知是暂停了,还是没有太多人介意在疫情期间深造,因为当时防疫保命还是最为重要的。然而疫情一过,公共考试恢复了,大规模的共同招生也恢复了,已往的弊端、乱象等好像也就相应地恢复了。

有关问题又再次被强调、被报道了,主要就是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未能被接收就读最为心仪的科目学位,或未能入读最为心仪的大学。当中也有虽能入读心仪的科目、大学等,却未能获取相关的奖学金等。

招生季多投诉求助

与此同时,其中一些学生或家长宣称眼见或获悉一些成绩未如彼等优秀,但却被认为是基于其他众所周知但又不准明说的原因,而获得就读该些热门学位或大学,抑或获得有关奖学金的机会,因而忿忿不平,主动向媒体投诉,也有一些是将不满之处,自行发表在社交媒体上,而被广为转载。总之就是怨声载道,令人不胜唏嘘。

坦白说,笔者作为独中毕业生,当年所考的独中统考文凭多年来都未被有关当局所承认,自然也就未能凭其来申请就读本地公立大学了。所以,从一开始选择就读独中时,可说就已打消就读政府大学的念头,只能到外国深造或就读本地的私立大学。

笔者是在公家服务时,忽然在每年这个政府大学招生季节时收到排山倒海而来的有关投诉或求助信时,才理解到上述问题的严重性与广泛性。

资优学生未能人尽其才地深造的问题,所造成的最直接宏观影响,就是加剧人才外流的现象。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虽然声称已贴近发达国家的程度,但国民平均收入迟迟未能达到先进国家水平。

眼巴巴见人才外流

人往高处爬,许多本地具有专业或其他才干者,可能也会选择移民到一些可获得更高收入、福利,或被认为更能受到平等待遇的外地去工作、生活。这么一来,本地也就因此而失去了大批的对于国家发展至为重要的精英人才。

那么上述的资优学生,许多即使是在国际上也还是颇为“抢手”的,他们未能在本地受到人尽其才的待遇,有时也还是会被更为崇尚绩效的外地所欣赏而得以到当地就读的。

那些到外国深造者,可想而知许多在毕业后也会留下在当地工作,为当地而非本地社会做出积极贡献,而本地也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更多的人才外流了。当我们看到邻国以至更远的国度,有一些著名的专业服务提供者,竟然也是源自本地时,可能也会轻声哀叹一下。

当然,本地也有一些既得利益绝不放手者,並不痛惜如此的人才流失对国家所造成的重大损失。他们只力求保住认为应被永远独享的一些利益。

人各有志,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除了屈就,也就只有出走,反正以后一些地方会咎由自取地沉沦到什么程度,也还是个未知数,令人不寒而栗。

反应

 

名家专栏

当年高利本地高兴?/胡逸山博士

上篇提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时,在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冲突里支持巴方的许多阿拉伯产油国,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动石油禁运。

这导致美国出现了双位数的通货膨胀,这当然引起了对通胀一直高度警惕的美联储(相等于美国的中央银行)的坐立不安。

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沃克,又是如何处理这高企不下的通胀挑战呢?这答案起初也不让人惊讶,不就是耳熟能详的调高美联储借贷予主要金融机构的利率。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利率不调则已,一调就越来越高,到了八十年代初,已然高涨到双位数,甚至接近20%,在数字上来说,简直就是在与通胀率相匹比,而且就如当下般,把高(当下当然还远没有当年高)利率维持了好一段时间。

高利率硬压通胀

这是沃克针对高通胀的一场硬仗,以高利率来硬压高通胀,可谓是经济学教科书里所叙述的金融当局拿来介入公开市场运作抗通胀的常用工具的实践版。

当时犹如当下,全世界都屏着气息,眼睁睁地看着沃克这当代屠龙手,是否得以成功把一飞冲天的通胀巨龙套捉回来,重新赶回龙穴里咆哮。

当时美国的通胀也的确逐渐回降下来。但直到近日,学术界与金融界里也还在争论,到底当时美国通胀趋缓的真正导因是什么。

因为其实到了七十年代末,以色列与阿拉伯邻国的紧张对立,也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如在《大卫营协议》下,以色列与埃及这两个前几年还大打出手的邻国已然握手和解,还建立了外交关系,中东石油危机也就相应地解禁。

来自中东的汽油,再次大量涌入美国的加油站与工厂,能源的价格下降,而一个说法是通胀也就自然地跟着下跌了。

但无论如何,沃克的高利率手段,应该也扮演了一个显著的角色,把市场上流通的资金,都吸引到(美国的)银行里去吃高昂的利息,也就没有那么多热钱维系一飞冲天的通胀了。

而当时这种吃高利息的做法,也不只限于美国,而是在大多有着自由开放市场的国度皆为如此。

我当时还小,但就有听闻过一些亲友们,想方设法地要把多余的钱,弄到美国去储蓄起来吃高利息。

但那也不只在美国,因为要把钱留在本地,本地的一些金融机构也开出接近双位数的利率来吸引存款。

吸引存款

还记得当时本地报纸的头版就有登载银行的广告,还表列出不同长短的定期存款利息,大多都八九不离十,有耐心者还会去对比几间银行的利息高低,以便得以吃到最高的存款利息,一时好不"热闹"。

而更为“添兴”的是,当时本地的合作社运动也开始兴起,但当时许多合作社却也不是相等于其他地方的农会般,是要聚资来把农业做好做大,而是成为变相的金融机构,主要就是以高达双位数的存款利率来吸引存款。

后来这些合作社被一众“合作蛇”上下其手,那又是后话了。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