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被骇难免,关键是如何应对/周若鹏

今年7月23日我收到Prestashop的电邮,通知我发现安全漏洞。这是我在用的电商系统,由法国公司开发,全球约有30万商家在用。据电邮陈述,19日下午两点收到会员警惕漏洞可能存在,当晚10点,内部工程师已全面了解问题所在。

至于是什么问题,电邮也详细说明了,骇客可从漏洞注入恶意软体骑劫整个网站。20日早上报告写好,也包含解决方案,也向执法单位呈报了。26日我收到另一封电邮,说于25日已经发布补丁,修好了漏洞。整个事件前后7天完结。

且来比较一下看本地主要支付平台iPay88如何处理危机。8月11日它发的文告并未明确说何时发现问题,但于5月31日“引进网路资安专家”调查;后来补救成功,7月20日以后没再发现可疑活动。

此外,它已实行几项新措施增强资讯安全。从5月尾到7月中,iPay88耗了两个多月处理危机,拖到8月才发文告,和Prestashop的速度有天渊之别。

iPay88官网上短短的文告没有明确地解说技术问题何在,也未明言新的资安措施为何。还有一点甚是耐人寻味,为什么它需要“引进网路资安专家”协助?根据2020年11月在The Edge的赞助报道,iPay88市占率达五成,每月处理3000万笔交易,总值25亿令吉。如此看来,少说也有百万用户的金融资料在其平台来往,不是早该内聘了宇宙最强工程师吗?

我其实不太在意资安漏洞本身,小至Prestashop,大至英特尔、微软、面簿都发生过毛病,我几乎每年都会收到从不同公司发来的资安通知。软件是人写出来的,不是上帝,难免会有bug。绝大多数时候他们都透明化地火速处理,告诉用户发生什么事、该怎么应对,比如更换密码。尽管资安漏洞不应发生,但并非无可原谅。

拖延曝光叫人生气

难以原谅的是市场上有那么多好榜样可学习,iPay88还能拖延那么久才让事件曝光,消费者该生气的是这点。

至于信用卡资料泄漏倒不那么叫人害怕,因为我国信用卡过账都需要双因素认证,盗用不易。只要你有每月检查账单的习惯,若发现可疑开销可及时投诉,信用卡公司会优先保障持卡人。

这事件给我们最重要的省思是:如果在我国市占率达五成的主要支付平台资安意识只有这样,危机处理能力也只有这样 ,那么占另外五成的其他支付平台又会是什么状态呢?对他们来说这事件是当头棒喝吗?他们现在是冒着冷汗彻夜无眠地检查系统安全,还是随便地维持现状过日子?

反应

 

灼见

书展和我无关了/周若鹏

十几二十年来,这是第一次,书展和我彻底无关——我真的很满意这样的状态。我不去参观,没上台演讲,甚至连朋友想约在那里见面,我也拒绝。这不是抵制,但很像。
过去干出版社的时候,书展和工作息息相关。我们的脉搏随书展跳动,书籍面市总要赶上这个大卖场的日期。准备资金,筹备人员,说有多忙就多忙;上游印刷厂的工作量更可怕,大家都在这个时段赶书。

但忙到最后我们的收益并不怎样。展场的设计总是让人流先经过主家,书买得差不多了,才经过我们这些帮忙分摊租金的小展商。然在商言商,亦无可厚非。

我干出版 书展干我

成本越来越高,除租金以外还有额外费用,比如运输、办活动等等。有些费用合理,热门时段要用舞台须另付费,大家都要抢周末高峰时段,总要有个筛选机制。有些费用是莫须有的,收费方心知肚明,就不公开挑明了,这是最后一根稻草,压碎了我对未来与企业良知的虚妄预期。我干出版,书展干我。

到后来从小盈变大亏,只能安慰自己说把开销当营销,跑活动不一定为了赚钱,而是用来给产品、公司品牌曝光,耕耘未来。不过,那些忿忿不平都随着我离开出版业以后,皆成云烟。问题未曾解决,只是继续由其他人去承受那一团云、那一头烟而已。

书商、出版社必须依赖书展吗?也不一定,我至少接触过两家赫赫有名的公司是不参加书展的,理由是条件谈不拢,也没人聆听他们的诉求,这是比较委婉客气的说法。他们依赖自家网站、社媒和店面,这么多年了都十分稳定。

其中一家的老板对我说,不仰人鼻息一点问题都没有,营业额半点没掉,可见只要自己能接触读者就行了,如此公司存活得自在有尊严。我当时没有那种底气去破釜沉舟,结果会如何永远不知道了。

此后我就是个普通读者,和书展无利益瓜葛。我只想静静读书,不必刻意去凑热闹。我也是个普通作者,新书《阶段之死》快出版了,这回刻意避开书展,也不在连锁书店上架。我不能为一时意气赌上整家公司的命运,但赌上一部自己的书,还是可以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