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补选挑华校课题目的重重/胡逸山博士

雪兰莪新古毛州议席补选,俨然主要演变成一场朝野之间就一些基本的国策的辩论,而州或地方层次的民生、发展、基建等本来应该被主打的竞选课题,看来反而是如西谚所云般,本移到后座去了。

其中最为显著的,莫过于伊斯兰党宣传主任阿末法德里隔空质问希望联盟(民主行动党)候选人彭小桃的中小学政府公共考试的成绩。

阿末法德里如此做的目的,至少有着3个可能,但又有点自相矛盾的政治目的。

第一个,也是显而易见要挑起彭小桃中小学所就读的是华校而非国民学校的课题来作为这次补选的议题。

在彭小桃高调反击,展出自己皆为全A的小学检定考试以及大马教育文凭成绩后,可谓隔空“打脸”阿末法德里。

虽然阿末法德里有敷衍式的道歉,但也不忘单单打打地继续追打彭小桃就读华校的课题。

就读华校大逆不道?

坦白说,本地大多数华人认为华裔小孩就读华校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甚至也有许多友族家长把小孩送入华校就读。

但显然阿末法德里认为对于许多国盟的友族支持者,或所要争取的友族选民来说,就读华校而非国民学校是大逆不道之事。

所以阿末法德里也就想借用彭小桃就读的是华校课题来“团结”这些国盟的现有或潜在支持者,希望他们因为不屑有如此华校背景的希盟候选人,而把票投给国盟。

阿末法德里挑起彭小桃就读华校课题,有可能的第二个政治目的是转移选民的关注焦点。

国盟在上届的雪州州选虽然选绩不俗,但终究也还组不成州政府,所以未能在改善民生、发展基建等课题,做出如执政雪州逾十年的希盟般各项建树。

如国盟纯粹作出有关的承诺又未免落个天马行空,因为即使是国盟这趟赢了新古毛补选,也还是未能改变希盟执政雪州的事实。

在未能在州层次与希盟互别苗头的政治现实底下,阿末法德里所代表的国盟也就只好尝试打一场政治杀伤力不对称的选战,即把双方对质的政治课题提高到国家层次,而且是带入有利于国盟的主场里来打,那么希盟就只有挨打、输掉的份了。

两党争雄背后插刀

阿末法里挑起彭小桃所读乃是华校课题,有可能的第三个政治目的,却是与前两个皆为希望国盟在补选里胜出政治目的是大相径庭的,即希望国盟输掉这场补选!

虽然马来选民占四成多,但终究也没过半,而且也未必是所有马来选民都会把票投给国盟。

国盟候选人要胜出,多多少少也还是需要一些非马来选票的。但阿末法德里此举,无疑是把国盟候选人推成大多推崇母语教育的非马来人选民中的票房毒药,又如何能获得他们的青睐呢?

如此微妙、表面上看来是政治“自残”手段之所以大有可能,主要也是因为当下(这趟派出候选人上阵新古毛的)土著团结党与伊斯兰党在争雄哪一党来主导国盟已然呼之欲出,所以这种“背后插刀”的举措不无可能。

所以土团党青年团长袁怀绍也必须出来澄清国盟并未反对母语学校,以免课题延烧下去。

在希盟方面,人民公正党副主席兼天然资源及环境永继部长聂纳兹米说得好,母语学校是受宪法明文保护的,不应成为政治炒作课题,况且连伊斯兰党主席哈迪阿旺都有孙儿就读华校。

的确,建国超过半世纪,本地仍然就如是课题争论不休,实在令人不胜唏嘘。

反应

 

名家专栏

当年高利本地高兴?/胡逸山博士

上篇提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时,在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冲突里支持巴方的许多阿拉伯产油国,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动石油禁运。

这导致美国出现了双位数的通货膨胀,这当然引起了对通胀一直高度警惕的美联储(相等于美国的中央银行)的坐立不安。

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沃克,又是如何处理这高企不下的通胀挑战呢?这答案起初也不让人惊讶,不就是耳熟能详的调高美联储借贷予主要金融机构的利率。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利率不调则已,一调就越来越高,到了八十年代初,已然高涨到双位数,甚至接近20%,在数字上来说,简直就是在与通胀率相匹比,而且就如当下般,把高(当下当然还远没有当年高)利率维持了好一段时间。

高利率硬压通胀

这是沃克针对高通胀的一场硬仗,以高利率来硬压高通胀,可谓是经济学教科书里所叙述的金融当局拿来介入公开市场运作抗通胀的常用工具的实践版。

当时犹如当下,全世界都屏着气息,眼睁睁地看着沃克这当代屠龙手,是否得以成功把一飞冲天的通胀巨龙套捉回来,重新赶回龙穴里咆哮。

当时美国的通胀也的确逐渐回降下来。但直到近日,学术界与金融界里也还在争论,到底当时美国通胀趋缓的真正导因是什么。

因为其实到了七十年代末,以色列与阿拉伯邻国的紧张对立,也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如在《大卫营协议》下,以色列与埃及这两个前几年还大打出手的邻国已然握手和解,还建立了外交关系,中东石油危机也就相应地解禁。

来自中东的汽油,再次大量涌入美国的加油站与工厂,能源的价格下降,而一个说法是通胀也就自然地跟着下跌了。

但无论如何,沃克的高利率手段,应该也扮演了一个显著的角色,把市场上流通的资金,都吸引到(美国的)银行里去吃高昂的利息,也就没有那么多热钱维系一飞冲天的通胀了。

而当时这种吃高利息的做法,也不只限于美国,而是在大多有着自由开放市场的国度皆为如此。

我当时还小,但就有听闻过一些亲友们,想方设法地要把多余的钱,弄到美国去储蓄起来吃高利息。

但那也不只在美国,因为要把钱留在本地,本地的一些金融机构也开出接近双位数的利率来吸引存款。

吸引存款

还记得当时本地报纸的头版就有登载银行的广告,还表列出不同长短的定期存款利息,大多都八九不离十,有耐心者还会去对比几间银行的利息高低,以便得以吃到最高的存款利息,一时好不"热闹"。

而更为“添兴”的是,当时本地的合作社运动也开始兴起,但当时许多合作社却也不是相等于其他地方的农会般,是要聚资来把农业做好做大,而是成为变相的金融机构,主要就是以高达双位数的存款利率来吸引存款。

后来这些合作社被一众“合作蛇”上下其手,那又是后话了。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