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行动党走钢索路/林恩霆

民主行动党两位巫裔国会议员,即雪芙拉和谢瑞詹中选为中委之后,表示要协助行动党招揽更多马来党员。

对行动党而言,这是政党长远生存的唯一选择;但对于非马来选民来说,这可能就是失去政治话语权的开始。

从创党理念来看,行动党主张“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原本就以多元为核心价值。

然而,回顾过去数十年的政治实践,行动党在选票动员和议题设定上,实际上更侧重捍卫非马来群体的权益,特别是华人社会的关切,为所有处于马来群体对立面的课题发声。

正因如此,行动党也在马来社会中背负沉重的历史包袱,被贴上“反马来人”“威胁马来权益”的标签,与“五一三事件”等种族冲突的阴影难以切割。

为推多元淡化立场

为了获得更多马来选民的认同,行动党不得不淡化一些传统上受到非马来社群支持的重要立场。例如,反对固打制、推动承认统考、主张教育与经济领域的去种族化——这些长期以来,都是华社乃至印裔社群对行动党抱持高度期待的政治承诺。

如今,为了避免刺激马来社会的敏感神经,行动党在这些议题上必然趋向低调,甚至有所让步。

可以预见的是,这种策略调整将带来一定的代价。部分华裔选民,尤其是年长一代,可能因感到失望而降低对行动党的热情,甚至在未来的选举中转向其他政党,或选择弃权。

其次,若行动党妥协过多,华裔社会可能会产生被边缘化的焦虑感,认为在国家政策中已无明确代表,进而引发新一轮对小型激进华人政党的支持潮。

在这里,必须明确给予非马来社群一个提醒:行动党推动多元,虽符合政党利益,但却未必符合非马来群体在马来西亚政治氛围中的整体需求。

实际上,马来族群享受的是单元政党为其服务的待遇,而非多元包容的公正党。他们的主要政治力量,始终在巫统、伊斯兰党和土团党等单元民族政党之间徘徊。

绝不能放弃底线

因此,我国各族并未同步迈向真正的多元,其所选择的政党早已反映出现实。行动党若独自放下族群权益的旗帜,最终只会让非马来群体在政治上进一步失声。

所以,行动党在广招马来党员、努力建设多元形象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认识:一方面要向马来社会敞开大门,另一方面也绝不能放弃捍卫少数族群基本权益的底线。

唯有在多元与族群权益之间取得清晰而坚定的平衡,行动党才能真正走向“全马人民的政党”;否则,将面临两头不到岸的危险局面,甚至“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反应

 

言论

蓝眼难走出安华影子/林恩霆

努鲁依莎宣布在即将举行的人民公正党中央改选中,竞选署理主席一职,挑战现任的拿督斯里拉菲兹。

这一届党选,也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担任公正党主席的最后一个任期。根据安华早前的言论和年龄推算,2027年大选之后的首相任期,也很可能是他在政治舞台上的最后一战。

若3年后必须更换党主席,那么这一届中选的署理主席,自然被看高一线,有望成为接班人。

努鲁依莎若准备承接父亲安华的衣钵,领导公正党,势必将被批评为走向家族政治。公正党因安华而生,由努鲁依莎接棒,其实并不令人意外。

但问题不在于“能不能被批评”,而在于:若1998年公正党诞生时的格局如此,27年后的今天依然如此,这才是公正党最大的局限。

公正党一向自诩为多元种族政党,也一直是笔者所看好、足以为马来西亚开拓多元路线的政党。但如今却在人才凋零、格局停滞中逐渐走向沉沦。

努鲁依莎强调,她竞选署理主席职位是希望依靠基层的支持,和家族政治无关。

然而,若没有首相父亲的光环、党主席父亲的提携,甚至曾任主席的母亲呵护,她是否还能像今天这样受到关注?是否能比他人走得更顺畅?“烈火莫熄公主”的称号又为她铺平了多少坎坷的政坛路?

比李光耀更不懂避嫌

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曾在1988年对当时还是副总理的吴作栋说:“如果李显龙不是我儿子,早就由他接替你。”

吴作栋交出的,不只是总理职务,更是人民行动党秘书长的位置。

同样地,努鲁依莎是否准备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先任党主席,再成为希望联盟的首相人选?若真如此,那么安华恐怕比李光耀更不懂得避嫌。

更何况,非马来人出任首相,或女性出任首相,至今仍是我国难以跨越的障碍。这并非出于性别歧视,而是官方宗教回教对性别角色依然有着明确的区分。

出现女首相非易事

我国若要出现一位回教徒女首相,绝非易事。加影行动中胜出的拿汀斯里旺阿兹莎曾被安排出任雪兰莪州务大臣,但最终功亏一篑,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努鲁依莎若要接任党主席,也许只需要基层支持;但若要成为首相人选,光靠选民或盟友的支持并不足够。我国政坛中,马来统治者否决政党所提州务大臣人选的例子,难道还少吗?

坦白说,努鲁依莎并非没有能力。问题是,若整个公正党只剩她一个人被视为有能力,那未免太过单薄。

更令人忧虑的是,公正党至今仍找不到安华家族以外、足以赢得基层支持的人选出任署理主席,显见党内在政治权力分配上,长期受制于安华个人的影响力,迟迟无法走出“安华中心主义”的框架。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