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美拉日菲抗华 中国挖AUKUS墙脚/魏开星

自从去年中美元首在旧金山再次线下会晤,并达成新的共识之后,两国关系确有止跌回暖的立竿见影之效。可是,这种被外界称之为“脆弱反弹”的态势,常常被双方你来我往的“全面竞争”所掩盖。拜登政府最擅长的拉各种小圈子、组各种小团体的手段,接下来又要再次发挥作用。

借《美日安保条约》今年64周年之际,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将于4月10日访问白宫,拜登将与之会晤;届时,据称将宣布升级美日安保关系,并重组驻日美军司令部计划;次日,再拉上菲律宾,美日菲举行史上首次三国首脑会谈。

美日菲这个“小三角”,相对于美英澳这个“大三角”而言,被称为另一个澳英美联盟(AUKUS)。后者主要是围堵中国大陆,而前者针对性更加明确,那就是中国台湾,即针对中国对台行动。

从地理位置上看得更加清楚,日本位于台湾的北方,其中与那国岛与台湾距离仅110公里;而菲律宾则位于台湾的南边。菲总统在去年访美时与美方签订协议,答应再开放4个军事基地给美军使用,其中3个基地可能位于菲律宾北部边缘的吕宋岛。如果不考虑中国大陆,这是唯一最靠近台湾的大片陆地。

“大三角”套“小三角”

新的美日菲紧密关系及安全合作机制,除了应对台海之外,还有在南海问题上应对中国的功能。美日两国在中国南海问题上是域外国家,想插手南海事务,却苦于没有抓手。现在撺掇上菲律宾,情况就不同了。菲律宾在南海虽不是占领岛屿最多的国家,却是占据最重要岛屿的国家;菲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纠纷除了几年前的仲裁案,总统小马可斯上台后,在仁爱礁与黄岩岛及铁线礁等多个岛礁上与中方发生摩擦与冲突。这正是美日等国希望看到的,也是美日背后武力及精神支持的结果。

小马可斯3月28日在社交媒体声称,针对中国海岸警卫队和“海上民兵”的“袭击行为”,菲律宾将采取“反制措施”;并表示他已向国际社会提出相关协助请求,菲方也确信这些请求将获处置。小马可斯所说的国际协助,会不会就是即将新构成的美日菲新“小三角”关系?

中国为何对菲忍让?

中国面对实力与自己不可同日而语的菲律宾,为何如此隐忍、克制与苦口婆心?是惧怕美日插手、动用《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及联动美日安保、“菲律宾有事就是美日有事”吗?非也!起码从眼下的情势看,美日还不至于轻易在南海为菲律宾“两肋插刀”。

中国对菲的“投鼠忌器”,关键还是担心引发东盟及其内部的其他国家,尤其是与中国同样有岛礁争议的国家,如越南、马来西亚及汶莱等国的反弹。撇开传统友好,单从区域经济而言,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也不容有失。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已经连续几年互为第一;从对外投资角度,东盟更是中国产业链外溢及对外资本输出的可靠可为之地。

在美国及欧洲作为中国的贸易与投资市场,正呈现下降态势及变得越来越不确定的时候,东盟这个离中国空间距离最近、心理也最为契合的区域经济体,对中国更显弥足珍贵。

中方使出“虎口掏心”

面对美日安保等级的升级及同盟内容的充实与重组,外加菲律宾的加入,中国真的就无所适从了吗?当然不是!正当美国进一步编织包围中国及其台湾地区的大圈圈及小圈圈时,中国就直接挖美国最核心盟友的墙脚。中澳关系改善,就是“虎口掏心”的一招。

澳洲是美国最核心的盟友之一,所谓“五眼联盟”有其一。从地缘政治角度论,澳洲与中国并无战略利益矛盾;反而应该因经济互补性极强而结为紧密关系。自中国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澳洲从对中国政府的敌视转为对中国的友好,从而为该国带来几十年经济繁荣的收益。

直到特朗普政府祭起印太战略的旗帜后,澳洲被迫“归队”,被拉回到以美国为首的阵营之中;以至于澳洲在新冠疫情起源问题上跟着西方起哄,指责中国。中国反击澳洲,在经贸领域制裁澳洲的一些拳头产品,如葡萄酒出口到中国。

随着澳洲新总理阿尔巴尼斯上台,中澳关系开始重归理性,首先从经贸领域改善关系,进而才推广到两国关系的全面“复常”。 3月28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宣布自3月29日起,终止对原产于澳洲的进口相关葡萄酒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

如此,正应了中国一句古话:来而不往,非礼也!

 

ADVERTISEMENT

 
 

 

反应

 

东盟+

东盟“吃两家茶礼”?

东盟评论:香港01

在11月22日东盟与中国建成“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之际,人们不难发现中国似乎已被澳洲“捷足先登”。

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的大约1个月前,在莫里森政府治下陷入与华外交低谷、明确站队美国的澳洲,就在“东盟澳洲第1届峰会”上抢先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观乎这两个峰会的双方合作项目,其重叠性也非常高,从自由贸易区的进一步发展、地区和平与安全、疫苗与医疗合作、气候政策、区内政治、人文交流、各类资金援助等都有。

鉴于澳洲与东盟也有相对紧密的贸易关系(2019年商品贸易额为63亿美元(约267亿令吉)),以及东盟国家在澳洲留学传统带来的民间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规模上虽远不及中国东盟,性质上却有甚大的可比性。

东盟短时间内分别与这两个立场对立的国家建立结成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禁让人质疑东盟正在施展“吃两家茶礼”的策略。

更有甚者,上月底的东盟峰会期间,美国总统拜登告别了特朗普时代的“疏懒”,重新现身东盟,将“东盟中心地位”与其极富地缘竞争意味的“自由开放印太”并举。

双方强调将继续增强的“东盟美国战略关系”也包括了上述的各种项目,而东盟在其“东盟美国第9届峰会”的主席声明当中,亦特别点出美国依然是东盟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地。

“不结盟”与“都结盟”

其实东盟要抵抗这个问题背后的二元对立预设,走一条不结盟的路线。

抢先成为东盟全面战略伙伴的莫里森基本上只是美国的马前卒。事实上,在9月“澳英美联盟”(AUKUS)成立之后,《雅加达邮报》就有评论文章称莫里森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副警长”。

在此背景之下,只要域外势力愿意支持“东盟中心地位”,即以东盟为印太地区组织的核心,东盟基本上对各种战略伙伴关系也是无任欢迎的。

例如日、韩与东盟早存在战略伙伴关系,欧盟去年也将与东盟关系提升至战略伙伴的地位,印度本年亦与东盟开展“东盟-印度发展伙伴计划(AIDPP)”,连俄罗斯近年也积极经营与东盟国家的关系,特别是在军事合作或军售的层面,当中也包括了泰、菲等美国传统军事盟国。

东盟的“不结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算是一个“都结盟”的策略。

中心地位面临威胁

然而,随着美国的印太转向、东盟国家就成为了其招兵买马对付中国的前线阵地。

与当下的印度、澳洲、日本等国不同,东盟并不愿在这场战略对峙当中扮演任何主动角色。但这种冀望置身事外的态度,在美国的进取攻势之下,却构成了对“东盟中心地位”的威胁。

首先是本年首次举行领袖峰会、动作甚多的美印日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其次就是英美助澳建立核动力潜艇的“澳英美联盟”。

由于印度有自冷战以来长久的中立传统,Quad的种种合作项目虽与东盟的各种区内关系有所重叠,但暂时不涉重大军事合作,值得让站在门外的东盟担心,却未构成重大威胁。

不过“澳英美联盟”却是另一回事。这种军事合作企图将澳洲打造成美国区内的军事前线,绕过东盟直进该区,也改变了以往美国的点阵式军事基地部署,转而以联盟国家为单位去在军事上抑制中国,造成更大的潜在不稳。此联盟的“核内涵”更有可能违反东盟建设无核武区的既定立场。

对于东盟的忧虑,无论是美国自身,还是Quad,都会特意声明他们对“东盟中心地位”的支持。

可是,莫里森政府外交手段的不济,却使东盟一些主要国家不得不(以东盟温和的标准而言)较强烈的取态去表达其对“澳英美联盟”的不满。

与欧盟强势的中央机构不同,东盟中央力量松散,意见不一的成员国集体行动能力甚低,特别是在经贸以外的层面。

因此,虽然“东盟中心地位”的地缘主导权和独立性是东盟的核心精神,但此地位一直也是靠外部势力的尊重而成,并非由东盟主动维持。此时的大国博奕格局之变,就对此中心地位构成挑战。

但东盟国家在区内的不可或缺性也使之成为了各方极力争取的对象——例如在外来疫苗供应之上,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东盟国家所占的份额都排在前列。

这就构成了大国博奕对东盟而言同时是危也是机的两面性。

正如同样是生于危机之中的欧盟一般,东盟所需的也许是如法德之于欧洲一样的盟内有力大国领导走向。

本年以来,无论是在缅甸问题,还是在“澳英美联盟”等外力侵入之上,区内人口最广的印尼都明显占据了主导话语权的角色。虽然其实质成效有限,却是一个正面的发展。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