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毁灭创新 勇敢变质/胡逸山博士

上篇谈到,其实如果允许市场经济规则更充分运作,而非人为、蓄意知易行难地去干预,那么好些即使多年以来看来棘手的社会政治课题,几乎都能得以迎刃而解,而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

我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当局允许商业化私立大专院校的运作,已然演变成为本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一大功臣。然而,有利也必有弊,例如越来越多独中生选择不考高中统考,也不等高中毕业,而是在高二考了大马教育文凭后肄学,转读上述私立大专院校的预科班,过后直接进入这些大专,或与这些大专有双联课程安排的外国大学就读可也。

如此一来,不但独中的高三有些因为学生人数不足而办不下去,甚至连常被华社视为重要的文教课题,例如政府承认统考文凭与否,也不再受到许多家长与同学们的在意,因为,这课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然被市场需求所“超越”。一些独中为求生存,也必须顺水推舟地另辟教育新天地。

转型可负担私校

一些别出心裁的独中,想要逐渐转型为更可负担的私立学校(其实独中在政府眼中本来就是私立学校的一种,只不过是非营利的),因为眼看许多家长基于对公立学校欠缺信心,都忙不迭地把孩子送往昂贵国际学校或私立学校,那倒不如打造出一个更可负担的私立学校版本,总能吸引到一些家长,基于性价比高的选择。这说白了就是一个市场定位的实践,其经济效果的高低,应该很快就能见真章。

也有一些较为谨慎的独中会为高三“加料”,或更贴切来说是提供教育“自助餐”,要考高中统考当然欢迎继续考,但也可兼考或转考如A水平或其他国际上认可之后,可直接就读大学的一些文凭考试,包括一些通常只在国际学校或私立学校的考试等,以吸引同学们留读高三,或吸引家长把孩子送到这些独中就读。

这也是市场经济促进创意,甚至是如著名经济哲学家叔本华所谓的“创意性毁灭”的一种做法,其实是推进经济(以至教育)转型升级的“妙方”。

华文水平为卖点

有的独中,顺应着国际上学习华文越来越重要的趋势,以相对高超华文水平为“卖点”,努力招徕来自国内外,有志于让孩子得以更好地掌握华文的家长们,送孩子到这些独中就读;又或主要来自国外,想要孩子能比在当地能掌握到更好英文的家长也把孩子送过来就读。总之就是充分发挥独中多年以来所强调的三语并重教学方针,使其得以真正的发扬光大,让独中得以浴火重生、再创新高。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在近年来好像越来越敏感的另一项课题,即越来越多非华裔在华校(包括独中)就读的考量,是否会引致华校“变质”。在我成长的沙巴,一般华校都有许多友族同学就读,尤其是一些在乡区的华校,更是有着七八成的非华人子弟就读,所以我们都已习以为常,不觉得是一项问题。

当然,这其实也是一项市场经济运作的体现,因为华校办得好,所以才会吸引友族甚至国外的家长送孩子来就读。即使在社会政治层面,这也是促进多元族群、多元文化的国民团结融合的一大工具。

如果有一天华校真的“变质”了、变得更差了,那么市场那只无形的手也会令到华校不再成为家长的首选。所以我们不应恐惧“变质”,而是要哪怕是毁灭性创新,也要把华校的品质变得更好!

 

ADVERTISEMENT

 
 

 

反应

 

名家专栏

本地降息,希望不大/胡逸山博士

美国联邦储备局(相等于其中央银行),继两周前降息0.5个百分点 后,又有吹风说会在年底前再接再厉地再降共0.5个百分点。这样看来,美元热钱势必会再次周围流窜,也会流到本地来。

所以马币相对于美元走高的趋势看来至少也会持续到年底。所以,大家有要买进口货的、想要出国到美元得以自由兑换的国度去旅行的,那就要趁早咯。

至于说本地国家银行是否也会跟随美联储的步伐,也来个降低本地的借贷利率呢?我想这可能性很小,主要是本地的利率本来就不高,只及美联储之前利率的一半而已。

如果本地降息,则热钱可能就不是大量流窜到本地,而是到其他的新兴正崛起市场去。如人家菲律宾的利率就高达6.5巴仙,比美联储的还要高,那么追逐近利的热钱,为什么不跑到菲律宾去而要来本地呢?

热钱大战崛起

摊开来说,包括本地在内的这些什么新兴正崛起市场,大家都怕热钱,因为根据过往痛苦的经验,热钱进来转了一圈,也赚了一圈,拍拍屁股走人,虽没带走一片云彩,但却带走大批收益,如龙卷风般留下一大团难搞的烂摊子,当地公司收盘的收盘、个人破产的破产,可谓哀鸿遍地。

但热钱犹如涂上蜂蜜的毒药,却又非常的吸引人,尤其是这些正崛起市场里最为匮乏的就是资金,所以忙不迭地引进热钱来饮鸩止渴的,也还是前仆后继。而这一趟的美联储降息,势必又会引发又一轮的正崛起市场间的抢热钱大战。在如此的风头火势下,本地国行哪里会降息呢?

降息治标不治本

可是本地不是常听到中低收入群体大吐苦水,说被房贷、车贷、卡贷等压得喘不过气来吗?国行为何不乘势降息来舒缓彼等沉重的债务负担呢?因为国行也深知,那至多只会是个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而且效果也未必彰显。

这些重债负担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标”,在于本地的收入偏低。但问起雇主们为何不肯付出更高的薪酬,答案几乎肯定是说雇员们没有付出与高薪对称的生产力,然后拿出周边另一些正崛起市场的劳工来比较,“价廉物美”的说法呼之欲出。

为何本地劳工没有更高的生产力,这里头有着极为敏感的,连关起门来都不好谈的文化上、教育上、社会上,甚至政治上等的一系列因素,都不是轻易得以改变的。这些因素不改变,生产力就未如人意,薪酬也就难往上调。

那么大家收入不高,又要养家糊口,当然也就债台高筑了。这怪不得利率。

至于为什么说要出国玩、要买进口货要趁早呢?那主要是因为马币相对于美元走高的趋势,其主要的导因几乎纯粹是因为美联储的降息,而并不是本地的经济表现特别标青、经济基本面特别受看好云云。

后者是说给你听让你爽一爽的,千万不要当真。只要美联储一停止降息,那么马币是否还会如此威猛,那还是见仁见智的。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