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日落帝国草木深/蔡元评

草木深出自杜甫《春望》,描写当年长安城,与繁华年代时的鲜明对比。“草木深”意味深沉,指一草一木长的很深,无人搭理,显得荒凉。 

全球正面向大变局,繁华的西方世界被一丝丝的荒凉侵袭;挡不住,再扩大,情况必然急转而下。相对的,东方世界则出现一缕缕的亮光;携手奋进,海阔天空,展望千里!

帝国征战穷途末路

历史很清楚,没有永远的帝国,没有永远的霸主。公元前31年建立的罗马帝国好运,延续了近1000年。如今的欧洲国家,个个都跟这个帝国沾上边。不过,很尴尬的是,罗马帝国像鬼魅般的消失;欧洲不但没有一个是其继承者,甚至可以说,他们的祖先,曾经是罗马的颠覆者。

当年的罗马帝国跨越欧、亚、非三大洲;不仅军力强大,诸如经济、工艺、文艺,也都非常发达,是一个全方位的超级帝国。

罗马原来是西西里的一个小城邦,由贵族组成“元老院”,控制资源,瓜分利益。然后,通过战争,略夺外国财富,从胜利中不断地扩张,不断地分配利益;以此巩固团结,维持稳定。然而,战争的成本也相对地急剧扩大, 树敌越来越多,利益分配又得首先满足贪婪的元老,其他人则敷衍。“元老院”从未警觉须调节,安抚普罗大众;随着战争节节失利,矛盾不断的积压,结果走向衰落,最终灭亡! 

罗马帝国后期出现了一个异想天开的皇帝君士坦丁,他看到内乱不断,就扶植教会进行思想改造,妄想以意识形态维持大局。后来,神权压过了皇权,教皇左右了罗马皇帝;但神权没得到公民的认同,罗马于是随风飘逝!

膜拜民主不思改革

罗马帝国的面相在20世纪复活。英国人率先大举征战,向海外夺取殖民地。殖民地的原始含义是在荒原移民垦殖,开发新机,后来却成为强权美其名,压制落后地区,略夺资源的恶行。其特色是推广“愚民政策”,剥夺自主权,听从宗主国的吩咐。

英国人好高骛远,建立了61个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可鞭长莫及,其国力根本就管不住比他大几十倍的殖民地。唐宁街进过一番挣扎,知难而退,只好放任各地独立。但英政府工心计,仍然以“英联邦”的名号,维持一个颜面十足,虚有其表的53国组织! 

以英国移民为主干的美国,二战狂胜后,推出大战英雄艾森豪威尔五星上将主政;开始武统,军管天下!白宫派遣30万兵力,驻防140个国家,部署各类型的军事基地800个;并动用7000亿美元,约等于排名其后10个国家总和的军费,展现其拔山举鼎,拔地倚天之势。此外,再出列11艘航母战斗群巡弋全球,确保所向披靡。 

美国是罗马帝国“以战牟利”,军国主义的再版。也同样的模仿君士坦丁,以一体化思维洗脑民众,达其政治目的。不一样的,是古罗马运作宗教势力维护政权;白宫则拎着传媒及各种宣传机器喊话,把其定义的“民主自由人权”奉为神明,反其道者是为“贼”。在西方世界进行民调,受访者肯定不问究理,对“中国”、“俄罗斯”等脸相表示反感。美式政治作战不但高效,而且炉火纯青! 

冷兵器时代,山很高、水很长、民智未开,多所阻碍,罗马帝国因此磨蹭了1000年。21世纪核武对核武,资讯发达、经贸一体化、群雄并起;军统天下越来越吃力,不但掏空了老本,也越来越不得人心。 

大英帝国辉煌不到50年就腰斩,无奈地退居二线。美国1945年二战后崛起,不到80年,如今疲态百出。一些忧心忡忡的英语权威评论说了实话,欧美等富国逐渐枯竭:中产阶级收入胶着、物价飞涨、产业失调、必需品高度地依赖进口。美军在中东未预告,行色匆匆地大撤退;俄乌战争僵持不下,北约各国相互推卸责任,彻底地暴露了西方世界的短板。更棘手的是民众对政治领袖的信心空前低落,政策难于贯彻,评论以“一塌糊涂”(in a mess)形容目前的态势。

无需在意“中国崛起”

欧美从高处往低处滑落是定局,而中国成长也是定局。富国政治岂止于“一塌糊涂”,而是人才凋零,民主失序的败象。 

现在,未来,中国须紧守着几个关键元素:继续努力扶贫、扩大中产阶级人口、加强国民技能、巩固多元化产业链。重中之重,强化国防;记得鸦片战争、牢记八国联军、八年抗战的国殇!

中国不必当再版的、四处征战的罗马帝国;不必当新版的、自诩为全球警长兼判官的山姆大叔,更无需在意“中国崛起”这句虚名。把“中国崛起”留给外国传媒去涂抹。 

人人都有机会追求财富的时候,自然就是“中国崛起”的一刻!

反应

 

名家专栏

欧美银行危机未远离/安邦智库

2023年一季度,由美国硅谷银行“爆雷”引发的美国银行业危机,严重打击了美国区域性银行;这一危机蔓延到欧洲,拖垮了瑞士信贷这一“老牌”国际金融机构。

在监管方面的支持和各国政府的多次喊话安抚之下,当时的这一轮危机以硅谷银行、签名银行被收购而告一段落。

不过,当时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曾指出,此轮银行业危机经历了瑞信倒闭的冲击之后程度有所缓和,但远未到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相关风险仍具有进一步蔓延的可能性,而且随着时间的延续会越来越具有危害性。

进入2024年,人们的关注点从“更高更长”的美联储加息,转向“更晚但更快”的降息预期,但在美国资本市场再次活跃的时候,由商业地产萧条引发的银行业的“恐慌”又一次回归。

在欧洲,德国最大银行德意志银行披露,2023年第四季度对美国商业地产的损失准备金同比增长四倍多。该行为其相关投资组合计提了1.23亿欧元(约6.27亿令吉),远超2022年同期的2600万欧元(约1.32亿令吉),几乎是该行2023年第三季度拨备金额的两倍。

在去年欧美银行业危机中,侥幸逃过一劫的德意志银行,其实一直在困境中挣扎,2023年6月,德银在IMF和美联储的测评中表现不佳;9月,美国司法部更是给德银开出了140亿美元(约666亿令吉)的天价罚单。

反映房市续动荡

市场分析认为,这些银行股暴跌的背后代表着美国商业房产市场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持续动荡。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1月31日表示,穆迪方面当天将美国纽约社区银行和其子公司旗星银行的所有长期和短期的评级和评估列入负面观察名单。

穆迪表示,此次评级行动反映了纽约社区银行在纽约写字楼和多户住宅的意外亏损、疲弱的收益、资本大幅下降等。

穆迪还认为,与同行相比,纽约社区银行的融资和流动性相对较弱,且流动性资产的规模小于同行。虽然纽约社区银行的业绩亏损有超额损失拨备的原因,但美国地区性银行在高利率环境下所面临的商业地产行业风险仍是不容小视。

此前,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曾指出,美国中小银行及其背后的商业地产所面临的高息环境,其实是欧美银行业危机难以根除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虽然美联储已经停止进一步加息,但通胀的粘性使得其维持高利率的时间远超过市场的预期。

如果各国央行仍坚持通胀优先的紧缩货币政策,市场恐慌的基础不会消失,银行业的风险也就难以被控制。另一个问题是经济衰退的阴影不散,预示着银行业将面临信贷收缩和不良资产的增长。商业地产的风险其实也是经济放缓或者走向衰退的迹象。

仍可能不断“爆雷”

尽管美国在2023年避过衰退,但新的一年经济增长在高息环境下进一步放缓应是大概率的事件。欧洲方面,在更高地缘风险和内部结构性转换的双重压力下已经陷入停滞。

这些基础性的问题,可以说是欧美银行业所面临的一项严峻的挑战。这也意味着,引爆危机的“火种”并没有熄灭,一些资产质量出现问题的银行仍会不断“爆雷”,令市场承受各种“惊吓”。

纽约社区银行以及德意志银行等因商业地产萧条引发的业绩下滑、股价下跌等动荡,预示着新一轮欧美银行业风险的暴发。

美联储等主要央行虽然停止进一步加息,但由于通胀的粘性而维持高利率政策,是美国中小银行和商业地产面临严峻形势的根源。在经济放缓的前景之下,银行业风险的根源难以根除,仍有可能不断“爆雷”。

安邦智库(ANBOUND)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富有影响力的独立智库。

欢迎读者对本文提出反馈意见 [email protected]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