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旅游业复苏慢 须多投入资源/陈文坪

槟城,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也受全球化及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Research Network)获世界级城市评为Gamma-级(Gamma-Level City)城市。其实,单就“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一项,槟城就享有很高的名气与国际知名度。

槟城曾是英殖民地的“三州府”之一,历史景点许多,殖民地时代留下的文化点缀在街头。因此,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加之早期来自大江南北的华人落户于此,带来了各地的美食。

经过数代传承,形成了自身的美食文化。正是这样,槟城是访客喜欢旅游的好地方。

自2020年疫情大流行的两年里,各地的旅游业便处于哀鸿遍野状态。2021年底虽逐步开放,如开通疫苗接种者旅游通道(VTL) ,旅游业开始有了生机。

今年4月1日,马来西亚在后疫情时代全面对外开放后,旅游业理应快速复苏,但事实并非如此,而且比想象中来得缓慢许多。

店铺关闭游客空手归

笔者于9月底乘坐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谱好邮轮到达槟城。邮轮下午约三时抵达槟城码头,随及可下船自由到槟城市区游玩。一行人到市面各街道行走,所到之处,店铺都是关闭,市面经济萧条可想而知。

由于店铺都没有营业,多数访客回到游轮时都是空手而归,不像疫情前手里提着大包小包,满载回来。

不过,小吃一条街,美食处处,让访客不至于空腹行走街头,这倒是事实。

槟城小吃,闻名遐迩。傍晚时分,小贩摊档,开炉烹煮,食物飘香。喜欢街边小吃的食客,行走街头巷尾,总是流连忘返。

槟城小吃、美食,连西方洋妞也坐在街边品尝一番。

槟城小吃,街边皆是。槟城不但是文化名城,还是美食之城。槟城炒粿条,是老饕的最爱。连洋人也爱喜欢。而小摊贩也乐意为到访的客人尽情服务,非常有敬业乐业精神。

槟城小巷,多数矮房,由于多元文化的融合,呈现自身独特的古色古香。小巷中的咖啡馆,令访客置身在悠闲时光中,小憩时可以点上一杯咖啡,香味可口,可赞。

槟城战前小屋,成片毗邻,形成一种独特街道景色,吸引游人前往寻幽探秘。深巷里的小店,成了游人歇息的地方。这种既传统又现代的结合,享有那种城市中的慢生活及悠哉时光的方式,可取。

槟城码头,屋顶红瓦,特别显眼。屋顶两个穹形尖筒,更是特别。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沛的旅游资源。

槟城旧建筑,举目可见。殖民地的文化、历史,给街道建筑留下许多殖民地的印记。槟城市政厅就是其中之一。而槟城街道,战前战后的房子比比皆是,是一座保留得完好的“老房城市”。

当天槟城码头,停靠两艘邮轮,一艘是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谱号,另一艘是云顶梦号。这两艘邮轮都以新加坡游轮中心为母港。也都航经槟城。两艘邮轮都是可载客超过5000人,加上船上服务人员,也超过2000人,双轮比翼,相辅齐飞,为疫后的旅游业打造新的动力,为槟城旅游业带来无限商机。

然而,槟城虽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有美食闻名遐迩,马来西亚也全方位开放半年多,但槟旅游业复苏还是缓慢。

城区里访客三三两两,与过去成群结队喧哗场面,变得默默无声;过去满街商号开门迎客来,现在到处店面皆关,只剩下些许少数商店开门。可见,旅游业步履维艰。

各地方政府与利益相关者须联合一起,打造一个后疫情时代的旅游新方向,为旅游业注入更多资源,及开创新策略以利长远发展。槟城如是,他城亦是。 

反应

 

言论

谁“催生”日韩同盟?/陈文坪

美国在日本、韩国都有驻军,因而美日同盟、美韩同盟早已形成。不过,日韩能放下过去,一起结盟,当然美国是其中一个因素。

但最大的因素,还是金正恩坚定不移走核发展路线,不时发射导弹,成了最大催化剂,“催生”了日韩联盟的成立,“给力”日韩联盟的基础。也巩固了日韩双方加强合作的力度。

韩国总统尹锡悦3月16日到东京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会面,决心消除两国因历史问题而紧张的关系。日韩首脑宣布,就两国关系正常化达成一致,重启中止12年的穿梭外交,要面向未来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

双方同意,早日重启外交和防务对话、建立经济安全协商机制、加强半导体等重要商品的供应链,以及日韩《军事情报保护协定》正常化等。

尹锡悦说,韩日商定将加紧讨论加强安全、经济、人文交流等多领域合作,并建立“韩日经济安全对话”机制。就对朝的问题,韩日一致认为韩美日、韩日密切协作应对朝鲜核导威胁至关重要,并商定将积极合作。

回首2022年2月之前,由美国主导的30个国家组成的北约,是个“松散”的军事联盟。特别是欧盟老大哥德国,对北约都是“爱理不理”的态度。

不过,自去年2月24日俄罗斯挥军侵略乌克兰后,北约在短时间迅速拧成一股坚强的力量。连过去数十年来保持中立的芬兰、瑞典也纷纷寻求加入北约。会有这样的结果,说到底是俄罗斯普京总统的“战斗力”激化了北约这个军事同盟的力度。

朝鲜射导弹 日韩难安眠

无独有偶,地处东北亚地区的日本、韩国,过去几十年来因日本侵略亚洲多国这一历史因素挥之不去,加上韩日独岛(竹岛)领土纠纷,两国都互不相让,双方的外交关系多时处于“貌合神离”状态。

然而,过去多年来,领导朝鲜的金正恩,因盛气凌人,把精力放在军事武装上,不时在天破晓前喜欢发射飞弹,以展示自身的能力,却让韩国、日本人民难以安眠。

每当朝鲜发射导弹,都会遭到日本、韩国的抗议。日、韩也会向联合国安理会申诉朝鲜“违反安理会的决议”,但因受多方阻扰都无疾而终。

制裁对朝鲜这个封闭国家,已经难以达到效果。否则,朝鲜就不会一而再、再而三不断试射导弹或飞弹,来告诉国际社会,安理会的制裁能对我朝鲜如何?

正是如此,无论是日本或韩国,目睹朝鲜导弹的真实威胁下,唯有联合起来“抱团取暖”。在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大原则里,日本、韩国也放下了历史包袱,走同盟的路线,共同“抗朝”。

可见,朝鲜三不五时发射导弹,并没有吓倒日韩,也没让日韩两国的关系疏远,反而让日韩两国放下过去的歧见走向同盟关系。金正恩可说是有力的“推手”。

就在日韩首脑会谈的同一天,朝鲜发射了一枚射程可达美国本土的洲际弹道导弹给日韩首脑会谈的“见面礼”。这让美国更为重视美日韩三方同盟的重要性。这也让日韩人民更加强烈支持两国的同盟关系。

中方是朝鲜的邻居,也同处东北亚区域。多年来,中方未能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来说服朝鲜走经济改革道路;而朝鲜为展示军事力量,最终导致日韩同盟关系诞生。

其实,日韩同盟也是中方“最不愿意”看到的关系,却被金正恩的导弹“催生”出来。中方利益受损自不在话下。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