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外资的信心和疑虑/罗传钰博士

随着大马第9任首相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在10月10日的重磅宣布,大马将于60天内再次迎来全国大选。
面对大国博弈、粮食能源危机等复杂国际局势,大马的经济复苏依然还在路上;而未曾远去的冠病疫情,以及11月尾“如约而至”的雨季,也给大马的社会民生带来一定的挑战。在如此时机选择解散国会、重新大选,是党派博弈的必然,也是国家元首的无奈之举。
为此,国家元首在声明中强调,希望能够选出一届“稳定的政府”。“稳定”一词,不仅是对大马政局未来走向的谏言,还是外国投资者所看重的关键。
引资政策稳定尤为重要
当一名外国投资者欲在某国投资时,相比于经济获益,政治环境的稳定安全更是他首要考量的指标。
诚然,近5年来大马的政局动荡,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外国投资者的忧虑。但,一直以来,大马正常运作的公务员体系、完备的法律制度等优势,依然使得大马具备了良好的营商环境,给外国投资者提供了必要的信心和制度保障。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IMF)10月12日的预测,大马2022年GDP增长从5.1%上调至5.4%。这就是很好的佐证。然而,印尼、泰国和越南等东盟其他国家也不遑人后,其GDP也同样保持增长的预测。
值得注意的是,借助双多边自贸协定来打破关税壁垒、加速投资贸易自由化已成为东盟各国加速经济发展的不二选择,并构成越南等国吸引大规模外国投资的重要原因。
从RCEP、CPTPP,到2020年生效的越南—欧盟自贸协定,再到今年柬埔寨—中国自贸协定生效、印尼—韩国自贸协定完成谈判等,东南亚各国展开自贸协定实践的脚步,即使是在疫情期间也并未停滞。而且,协定的谈判、签署与生效固然重要,相关条约在国内的推进与执行更得益于稳定的政府予以加持。
选后政策稳定亦是核心
伴随着政府的更迭,大马经济外交策略的走向几何、相关协定如何执行、怎样让国内产业获利、又如何吸引外国投资,这些不确定性已经为众多外国投资者所关注及顾虑。
大马MIDF Research近日的研究表明,与选举前各党派的“派糖”和承诺相比,投资者更关心大选后的稳定性。
从甫一上任提出的第12大马计划,到10月6日启动的新投资政策(NIP),依斯迈沙比里政府任内发布了一系列蓝图,以期有效地复苏国内经济、改善民众生活,尽快跟上工业革命4.0的发展步伐。
诚然,一些已经开工建设的蓝图所涉项目,并不会因为大选而停歇,但大选带来的不确定性,必然会使得部分官员,难以预测手头工作的计划与进度,有些甚至可能出现观望态度,等下届政府上台后再予以敲定。
此外,这些利国利民的大型改革议程在政府更迭后依然有进一步延续的可能性,但是,相关蓝图转化为具体政策的范围与程度,或许出现更多调整,甚至还会U转,更不消说要完全落实下去了。
此前已经签约、开工但还未运营的项目,是否能继续符合政府的发展规划,这无疑是外国投资者最为担忧的。比如,兴业投行10月13日的分析,就指出,许多人担忧即将来临的大选可能会令末季工程,尤其是捷运3(MRT3)相关订单延后颁发,因而投资者可能会加紧排除投资组合中的风险。
央地合作稳定更是重点
大马各党派间的博弈不但体现在联邦政府各部门的职位安排上,还反映在地方各州政府的招商引资中。如此复杂交错的政治生态,使得许多外国投资者会特别注重平衡大马联邦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
除了通过联邦政府获取引资政策支持外,投资者也会关注地方政府的发展策略与相关扶持,以及其与联邦政府间的关系,以期实现某些平衡,减少相关项目的投资风险。此前马六甲、柔佛两州的政府变动,就在发展规划、项目设计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引发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此番大选,虽说是全国范围内铺开,但各州的表态也并不一致。如国阵领导的多个州属已经相继解散州议会,伊斯兰党执政的吉兰丹、登嘉楼和吉打3州属维持现状,而希盟主政的雪兰莪、森美兰和槟城也最终决定不同步解散州议会,虽然之前内部存有许多争议。考虑到这样的状况可能会持续到明年中期,更为稳定的央地合作也成为外国投资者的愿望之一。
静待关税谈判 马股横摆盘整
报道:杨惠平
上周马股在外资持续流入与外围乐观氛围带动下表现坚挺,市场人士认为,本周马股将横摆盘整,等待更多关税谈判消息。
回看上周,尽管周一卫塞节假期,富时隆综指只有4天交易日,但表现仍稳健上扬。
中美两国上周一(12日)承诺在90天休战期互降此前加征的高额关税,并继续就经贸关系进行协商,带动了亚股整体情绪转好,马股也不例外,周二大涨2.3%。
随后马股走势趋稳,周五小幅回调,闭市时微跌1.27点,收报1571.75点,相比前周五收挂1546.50点,全周上涨25.25点或1.6%。
对此,乐天交易证券销售主管刘松增在接受《南洋商报》电访时指出,上周马股走强主要受惠于全球市场情绪回暖,特别是中美关系出现缓和迹象,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所释放的贸易政策协商态度利好预期。
“虽然周五有小幅下跌,但全周仍上涨,整体走势属健康巩固。”
对于本周马股走势,他认为虽然整体情绪已改善,但市场仍在等候外围消息,如中美贸易谈判、美国政策方向,短期未见有力突破动力。
“本周综指的支撑点在1560点,阻力位在1590点;短期内不太可能上探1600水平。”
他表示,除非外围又传来利好,像是大马代表团与美方谈判有明确的好消息,才有望测试1600点关口。
上周,投资、贸易及工业部长东姑扎夫鲁指出,与美国谈判代表的会谈进展顺利。
而以投贸部副秘书长(贸易)玛丝杜拉为首的马来西亚代表团,将从本月28日至30日在华盛顿继续进行谈判,而扎夫鲁则将在6月访问美国展开进一步讨论。
同时,奕丰(iFAST)研究分析员许凯胜也在受访时指出,特朗普的中东会议进展,也将是投资者重点观察,以关注美国态度及贸易政策发展。
“(看)美国在关于怎样去执行他接下来的关税政策,我觉得这个会是全球投资者相当关注的。”

财报料无大惊喜
另一方面,随着步入本周,企业首季业绩陆续出炉,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此次企业财报季将好坏参半,并不突出。
刘松增表示,预计个别公司或许会有亮眼表现,但整体财报季不会有巨大惊喜。
这周预计将迎来多家大型公司公布财报,如大众银行(PBBANK,1295,主板金融股)、益纳利美昌(INARI,0166,主板科技股)等。
许凯胜也有相似看法,认为首季受到的宏观影响还比较少,业绩主要取决于个别公司表现。
“不过,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由于当前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该季许多企业在发布业绩时所提供的前景指引,普遍较为悲观保守。这一趋势是否会延续至下一季度,仍有待观察。”
他认为,虽然目前大马处于90天“宽限期”之中,但未来局势如何演变,仍缺乏明确的指引,一切仍需视之后发展,以及我国政府如何在大国博弈中周旋应对。
首发股表现逐渐回稳
刘松增也提到了近期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失利的情况,认为近日市场情绪已有所改善,部分IPO股的表现亦逐渐回稳。
“例如前周上市的Fibromat公司(FIBRO,0355,创业板),上周股价一度触及55仙,逐渐上扬接近IPO发行价,主要受惠于公司公布合约的利好消息。”
他认为,从整体来看,市场情绪正逐步改善,已有初步复苏迹象。
此外,外资连续几周净流入,也为马股走势提供了支撑力,他指,随着最糟糕的情况已经过去,资金面和情绪皆转佳,本周预计外资仍可保持净流入。
布局业绩稳健银行股
许凯胜表示,投资者可留意表现银行股业绩表现,在一些具防御性和稳健业绩的股项中布局。
对于科技、建筑及出口导向型企业,他建议投资者维持观望,因相关股项近期涨幅已大,且未来前景仍存在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
“若已持有部分上涨股项,可考虑进行套利操作,尚未进场者则应审慎等待更明确的市场信号。”

本周利好
●美中贸易关系缓和
●市场情绪转好
●外资回流
●马股上市公司财报
本周利淡
●美国关税政策不明确
●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不佳
注意事项
●5月19日(周一):中国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率、欧元区4月CPI
●5月20日(周二):中国5月央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5月21日(周三):英国4月CPI
●5月22日(周四):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美国5月Markit服务业PMI、大马4月C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