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嘉庚精神,以商养文/锺启章

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为配合成立10周年纪念而举办的2023年嘉庚国际论坛“以商养文——嘉庚精神的传承与永续”,本月10日及11日分别在马来西亚厦门大学分校和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举行,这是一场令人瞩目、高水平的国际性学术论坛,为基金10周年庆典划下美丽的句号。

来自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和本国的学者纷纷围绕着本届论坛主题“嘉庚精神,以商养文”发表透彻的研究结果和展开深入的探讨。第一天的论坛邀请了8位国内外学者畅谈在新时代继续弘扬“嘉庚精神”,以期实现陈嘉庚“实业兴国、教育强国”的伟大理想与美好愿景。次日的圆桌会议主题为“以商养文:嘉庚精神的传播与影响”,有3位引言人,我是其中一人。

两天的论坛使我有机会与国外学者近距离交流。我问陈嘉庚曾孙陈铭关于新加坡华人社会对于弘扬陈嘉庚精神的概况,他摇摇头说,乏善可陈。我也向圆桌会议其中一位引言人、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工嘉庚教育公益基金秘书长吕佩橙博士询问中国人民对陈嘉庚的印象,她有些感慨地说,厦门以外很多地区的普罗大众都不认识陈嘉庚。因此她在引言中,建议研究陈嘉庚的学者制定一套适合中小学教育的课程,让孩子从小就接触陈嘉庚的伟大事迹,以学习嘉庚精神。

我国力推陈嘉庚精神

在马来西亚,陈嘉庚精神并非止于空谈,华文教育的兴盛与中华文化的深耕是有目共睹的。此外,于2014年4月3日成立的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也以实际的行动积极推广嘉庚精神。目前该基金是国内最活跃的组织之一,它于2014年开始举办的陈嘉庚精神奖卓尔不凡,是国内最高级别的奖项。此外,从2011年开始举办的国际论坛已经超过90场,而国际陈嘉庚赏识比赛也方兴未艾,其他活动更是不胜枚举。

大马以外地区对嘉庚精神的传播远不比我们炽热,这并不奇怪,主要是因所处环境迥异使然。华文教育艰困的生存环境让大马华社充满危机意识,只能发愤图强、自食其力,多年来的自强不息,让它的中文程度与中华文化水平超越东盟其他国家包括邻国新加坡。大马的华人社团和华文报纸也是东南亚各国之中数量最多。

嘉庚精神所展现的是一代儒商崇高的人生境界与家国情怀,处在当前的情境中,陈嘉庚“以商养文”的做法,正是我们所应推崇和鼓励的典范。诚如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发起人拿督陈友信在圆桌会议上所说,被誉为“像挖不完宝藏”的嘉庚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全人类的遗产;希望有朝一日,弘扬嘉庚精神的中华文化也能够传播到其他族群。

教育能改变人民生活

陈嘉庚之所以倾资兴校,是因为他非常清楚,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要从教育着手,只有先办好教育,人民才能够富有,国家才能够强大。因此,陈嘉庚百年前便将西方工业化的思想和技术带回家乡,创办了包括水产、航海等学校的集美学村,体现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理念,与当下中国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高度契合。

近来大马被评为三低国家,亦即低技能、低生产力、低增值。这3个因素加起来,造成大马的经济和产业不能升级,就卡在1990年代低工资竞争的状况,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倘若国家领导有当年陈嘉庚的慧眼,相信今天的经济就不会陷困。

对于教育,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的说法是: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用一棵树摇动另外一颗树,用一个灵魂唤醒另外一个灵魂!顾名思义,教育其实更多的是一种传承,而且是站在创新角度的传承。人类之所以生生不息,且不断进步,靠的就是这种传承,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教育,我们这个世界才会一代比一代更加精彩。

由是观之,嘉庚精神的确是永垂不朽、历久弥新的,值得我们鼓励和学习,使其代代传承,永续不断。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两岸三地的中华文化奇缘

报道:笔锋

由于中国回归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不再受马列的阶级分析机械地解释中国历史文化,重视中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加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宏图若合符节,落实建国方略使得国共一笑泯恩仇。

中华文化成为两岸三地的黏合剂,创造了一个强大的气场,反击台独与港独的逆流。

如果没有中华文化不绝如缕的文化奇缘,两岸三地就会形同陌路,各走各的方向,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强劲的黏合剂,将不同的社会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强大的气场,化解了政治的危机,也使得一度出现的港独和台独逆流,被强势反击。

反击背后就是国共两党势力的合流,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两党斗到最后,都会觉得中华文化是彼此最大的公约数。邓小平改革开放后,中国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推广逐渐出现质的变化,也和台湾的蓝营有更多的共同点,彼此惺惺相惜,化解了两岸的敌意。

赋予现代化内涵

中国对中华文化认知的质变始于过去10余年间,冲破了马列历史唯物史观的局限性,开放给更多元化的解释,重视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赋予传统更多现代化的内涵。同时全社会历经西潮的冲刷下都要寻回文化的主体性。这表现在传统文化的普及浪潮,电视综艺节目如《中华好诗词》、《典籍里的中国》等,都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普通老百姓都沉浸在唐诗宋词、经史子集的世界,又往往可以与现实世界连结,展现文化的传承,没有任何的历史断层。

神州大地的中华文化传承,曾经面对历史断层。1960年代破四旧政治运动,以及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让很多知识分子受害,而中华传统也被马列意识形态凌驾,成为被批判的对象。而当时台湾的“中华民国”领袖蒋介石发起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成为维护中华历史文化的灯塔。

当时香港有很多来自中国的民间力量,承接中华文化的道统,在岛屿弦歌不绝,尽管在殖民地的体制下,欧风美雨是主流,但民间中华拒绝花果飘零的命运,在深水埗桂林街的破旧唐楼,一些南来知识分子如唐君毅、钱穆、张丕介等人,创办了新亚书院,筚路蓝缕兴学,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成为香港的文化传奇。

这也是中国1980、1990年代与中华文化传统再续前缘的伏笔,钱穆和唐君毅的著作成为中国的畅销书,影响社会文化方向,对知识界和政界带来暮鼓晨钟的作用,理解香港曾建成一道文化长城,在殖民地的氛围下力抗西方强势文化的挑战,艰苦寻回那些在抗战与内战中飘远了的文化碎片。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兴起了国学热,也要去意识形态化,不要机械地将马克思的阶级分析作为理解中国历史的工具,而是要直接回到原典,也要广泛使用更多的历史与社会科学方法,重新认识中国,传承中国的智慧。

中国追寻自我创新

台湾在中国文化与历史研究也是人才辈出,带来很多新视野和洞见,对中国有所启发,台湾也乐见神州大地转向,不再以马列为圭臬,而是回归中华经典,要追寻自我创新之途。

更让台湾蓝营势力共鸣的是,中国在国家建设上争分夺秒,于10年、20年间变身为基建狂魔,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铁、高速公路、隧道和桥梁,提早实现国父孙中山所提出的建国方略和实业计划。这都使台湾具有中国人认同的民众,感受中国现代化步伐为14亿中国人带来福祉。

这也反映中国的流行文化,吸纳台港灵感,凝聚两岸三地的软实力。1980、1990年代台湾的流行曲,邓丽君《小城故事》的温柔、齐豫《橄榄树》的清新、罗大佑的《滚滚红尘》都让中国人民耳目一新,发现在高亢的革命歌曲之外,还有如此柔情的旋律。香港的功夫电影和警匪片,曾经让两岸目眩。

最近中国风靡一时的《周处除三害》,台湾演员阮经天是男主角,导演黄精甫则来自香港,折射两岸三地影视“三赢”的范例。

中国的电视剧也在台港流行。《甄嬛传》被称为长销不坠的“神剧”,台湾近年春节期间,8大电视台都在重播《甄嬛传》,被誉为台湾的另类“春晚”。中国以职场为背景的电视剧,如《城中之城》、《平凡之路》、《装腔启示录》、《精英律师》、《白色城堡》等,让台港观众惊艳,了解中国民间社会的运作,特别是精英阶层的心态与游戏规则,让人大开眼界。当然,也有描绘农村与基层社会的《山海情》、《人世间》等,可以看到中国底层社会翻天覆地的变貌。

政府不能阻挡奇缘

尽管台湾绿营和香港黄丝等“分离主义势力”近年都在妖魔化中国,并且套用以前国民党的口号如“匪区”、“共匪”等贬词,但聪明的香港人会用脚投票,纷纷涌去中国,在复活节与清明节假期逾350万人次到中国,分享神州大地最新的生活方式。台湾虽然组团到中国旅游被绿营政府限制,但自由行人数飙升,脸书上“中国剧讨论会”群组也高逾30万人,台湾的中、大学生都喜欢驰骋在小红书和抖音的世界。两岸三地的文化奇缘不能阻挡。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