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台海“新现状”及东南亚因应之道/魏开星


8月4日开始的中国大陆解放军于台湾岛的“围岛”海空实战演训,在原定计划7日中午结束后,其实还在台海附近的海域保持小规模的戒备与战训状态。据说是为了因应美国军舰谋划穿越台湾海峡。
台海之后,解放军军演紧接着在渤海继续进行。从台湾海峡及台岛周边的国际航道演习移师到中国内海,大陆方面应是顾忌到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以及减少对国际贸易与能源通道干扰的考量。
从这点判断,近日不断有专家、大V推断类似“封岛”军演将呈现“常态化”。笔者倒以为可能性不大。
改变现状:大陆只做不说
尽管“锁岛”常态化不太可能,然而,经此一役,台湾海峡进入了新的现状。旧的状态,即以所谓的“海峡中线”为心理默契的两岸关系一去不复返了。对此,中国大陆只做不说。
针对台湾“外交部长”吴钊燮接受美国媒体询问时指出大陆改变了台海现状,大陆外交部发言人予以否认。面对美台联手对台海现状进行“切香肠”式地改变,并掏空“一中”原则,大陆方面借佩洛西访台“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将前几年的一点一滴改变台海现状的“量变”,今次一次性地上升到了“质变”。大陆方面不承认是担心落下“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的口实。
8月10日大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大陆中央政府于1993年8月、2000年2月分别发表了《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
文攻武吓:进入实质阶段
在白皮书中,谈到台湾统一后的状态,之前邓小平时代提及的台湾可以保留军队与外交权,并没有被写入新的白皮书里;新的白皮书只点到探讨“一国两制”台湾版,台湾财政归台湾人民支配等等。由此可见,台湾是否已经错过了与大陆讨价还价的最佳时期?
从解放军“围岛”军演刚结束,大陆的对台部门即时出炉新的对台白皮书,“文攻武吓”的两手都亮了出来。有说法称中国大陆借佩洛西访台将统一台湾向前迈进了实质性的一步,令“以武逼和”进入实质性阶段。笔者对此认同。
台海将是西太平洋、东亚地区乃至印太地区的地缘政治热点,中美角力的最前沿。台湾问题是中国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的核心利益之所在,是民族复兴的最后一环,是国共内战的“一盘未下完的棋”,是国家统一的最后一块拼图;而台湾岛又是第一岛链的中点,是全球高科技的尤其是半导体产业的重镇,是美国在西太的不沉航空母舰,是遏制中国崛起、约束其挑战力的一枚棋子。
因此,围绕台湾,中美之间的博弈将日益白热化,擦枪走火、误判误撞、诉诸武力甚至都充满着可能性。
东南亚国家多数在第一岛链之内,经贸、安全及文化均与中美两强互为依存;东盟与中国互为第一贸易伙伴,美国是东南亚国家的投资大户;中国与东盟十国是RCEP的主要成员,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汶莱、泰国、菲律宾及越南7国是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成员;东南亚国家多数欢迎美国在亚太区持续发挥影响力,也敞开胸怀让与新崛起的中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东南亚国:不可能选边站
因此,东南亚国家不可能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选边站,而只能是左右不得罪、两边都讨好。这就决定了东南亚不可能是中美之间的挑事者,而只能是和事佬、劝和者。
“台独”是台海问题的麻烦制造者,是两岸和平的破坏者;美国试图“以台制华”,挑战中国大陆的底线,为两岸和平统一设置障碍;台海战火若被点燃,必然波及西太地区,东南亚国家便不能置身事外。为此,东南亚为了区域和平考虑,也必须加入到反对“台独”的行列中来。
正当佩洛西访台之时,正在金边开会的东盟各国外长于3日晚就台海局势发表声明:“我们重申,东盟所有成员国对一个中国政策的支持”。
东盟发出了印太区域国家的共同心声!
【灼见】影视文化城可期/魏开星

中国内地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伴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房地产行业曾迎来突飞猛进的发展。
据统计,房地产作为过去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之一,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7.34%,带动相关产业合计占比高达约17%。
然而,随着冠病疫情的冲击及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内地经济加速转型,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等新质生产力,房地产泡沫被戳破,行业发展逐渐回归理性。2024年,房地产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降至6.3%。
房地产曾是各级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这就是所谓的“土地财政”。
然而,同样是土地开发,一些地方政府在转让土地时跳出传统模式,不再单一依赖住宅开发或工业园区建设,而是另辟蹊径,建设影视文化城。
在房地产泡沫破灭后,这类文化产业的优势愈加凸显。
例如,在一些三四线城市,许多房地产项目不是“烂尾”,就是空置率极高的“空城”;而位于贵州南部的都匀“秦汉影视城”却是一抹文化亮色。
该影视城规划占地90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是集影视拍摄制作、文化旅游互动、古装饰品租赁、休闲观光与度假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文化项目,为西南地区增添一座文化地标。
都匀“秦汉影视城”坐落于贵州省黔南州都匀经济开发区,主题为“梦回长安”。
一条中轴主线贯穿全城,其中的未央宫为全世界最大的汉代宫殿式建筑,总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主殿宣室殿内含国内最长景深,气势磅礴。
“秦汉影视城”是都匀经济开发区三大影视基地之一。该基地原为电视剧《霍去病》的拍摄而建,自2016年启动、2017年建成,包含六大区域、230栋建筑。项目建筑风格、规模布局均依据史料记载与专家考证,尽最大限度还原秦汉皇都的历史风貌。
亲临现场,秦砖汉瓦、墙高院深、气势恢宏,皇家气派一览无遗。热播剧《庆余年》、《陈情令》、《大秦赋》均在此拍摄。
《大秦赋》中,秦王嬴政与吕不韦、李斯等大臣在此共商国是,唇枪舌剑、谋定天下,荆轲刺秦王的惊心动魄亦在此地重现……只可惜我参观当天,宣室殿正为五一活动作准备,暂不对外开放,未能一窥朝堂之威。
综合价值远超一般房地产
然而,在景区游览途中,偶有仿古民间技艺表演穿行其间,恍若“梦回长安”,时光交错,令人流连忘返。
思绪回归现实,我不由自主地为这一文旅项目点赞!与传统房地产相比,文旅项目更需远见卓识与全局意识。
从经济回报来看,文旅投资周期长、回报慢;但从社会效益、城市活力和就业带动等方面,其综合价值远非一般房地产可比。
以“秦汉影视城”为例,据经营管理人员介绍,为吸引更多影视制作团队入驻,场地租用不收取费用,当地政府亦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在门票方面,对不少地区游客实行免票,以期带动酒店、餐饮、交通等行业联动发展,实现整体就业增长与收入提升的综合效益目标。
都匀“秦汉影视城”作为中国内地同类项目中唯一位于西南地区者,具独特区位优势。
其他十大影视基地大多分布于江浙、华北。而西南地处多民族交汇地带,正可利用这一特色举办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吸引来自大湾区及海内外游客。
此外,影视创作不应仅限于历史剧题材。都匀可进一步打造少数民族与热带风情场景,为影视制作提供更多元的选项。同时,也应主动对接东南亚市场,推动跨境影视合作。
随着中国影视作品日益“出海”,中外合拍日趋频繁,相信“秦汉影视城”将迎来更多机遇,吸引更多剧组与游客,真正实现“文化及经济”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