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勿对欠PTPTN贷款手软/萧婉思博士
约20多年前,我和两位同事聊起国家高等教育基金局(PTPTN)贷学金。其中一位脱口而出:“PTPTN哪里需要还的!”另一位同为PTPTN贷款受惠者的同事当即反驳:“就是有你这种人!”这件事虽已过去多年,我仍记忆犹新。
自古有云“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可惜这种高尚的情操,如今似乎只存在于小说之中。现今社会,欠钱不还已成常态,而且欠钱者毫无愧疚之心,实在令人心寒。
虽然政府是学生的借款单位,但PTPTN贷学金实则来自百姓的血汗钱。作为纳税人,我们尽义务缴税,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有义务提供“免费”教育。政府作为税金代理人,虽可决定资金用途,但纳税人理应享有监督权。
我相信,大多数人乐于支持教育,只要受惠者信守承诺,按时还款,使资金循环持续运作。然而,现实情况令人失望。
截止2023年止,PTPTN未偿还贷款高达108亿,涉及120万名借款人,其中43万人从未偿还任何款项,欠款时间从少于1到12年不等。教育部在2025年财政预算案中共获641亿令吉拨款,108亿的PTPTN欠款相当于近五分之一的教育经费。因此,各方必须严正看待PTPTN欠款问题的严重性。
毕业初期收入不稳定,暂时无法还款情有可原。但长达12年仍未偿还,究竟是恶意拖欠,还是确有难言之隐?
选票比公共利益重要
若故意欠款者占多数,这或许与政府长期未积极追款有关。由于贷款并非公务员薪资来源,即使债务累积,政府人员的薪资与福利也毫无影响,自然缺乏追讨动力。
政府的消极态度无可否认是导致欠款问题愈演愈烈的原因之一。为何历届政府不愿强硬处理?答案不言而喻——选票比公共利益更重要。
有评论建议“改变欠款者心态”,但现实是,如果道德教育和道德劝说有效,PTPTN欠款早该迎刃而解。
强制执行更严厉措施
依个人浅见,PTPTN须化被动为主动,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否则欠款问题只会日益恶化。
首先,PTPTN须通过深入调查区分欠款类型,识别真正经济困难者与恶意欠款者。对于确实有困难的借款者,可提供灵活的还款方案,但不能让他们无限期拖欠。至于恶意欠款者,则必须采取更严厉的惩罚措施,否则欠款歪风将继续蔓延。
根据数据显示,在2018年取消的出国禁令曾取得显著成效,如今团结政府有意重启,值得支持。此外,PTPTN可参考英国模式的强制薪资扣除。凡月收入超过一定金额,直接从薪资扣除还款,就如同公积金与社会保险机制。政府可先从公务人员执行,增强说服力。
另外, PTPTN可与银行及政府机构合作,限制恶意欠款者的贷款与财务活动。例如禁止恶意欠款者申请汽车贷款、信用卡,甚至拒绝更新路税,使其无法合法上路。
我国并不缺乏良好政策,缺的是执行的魄力和决心。要确保措施真正落实,PTPTN可将追款绩效纳入员工考核,避免消极工作态度。另外,PTPTN应采取更积极的催收方式,包括电话联系、登门拜访,而非仅靠公开呼吁借款人前往商讨还款计划,坐以待毙。
纳税人的钱不是无底洞,冥顽不灵者必须承担自行制造的恶果。帮助真正需要的学生是社会责任,但若欠款问题持续恶化,最终受害的将是下一代学生,对我国的长远发展有害无益。
对恶意欠款者,政府不必心软,也不应以选票作为优先考量,唯有强制执行,才能确保教育资源得以持续运作。
1.8万人已12年未偿还 PTPTN拖欠逾108亿

高等教育基金
(吉隆坡24日讯)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共有120万国家高等教育基金局(PTPTN)借贷者并未偿还贷款,而未偿还债务,已从2019年的73亿1600万令吉,增至108亿令吉。
国家总审计司拿督斯里旺苏拉雅在2025年审计司报告中说,拖欠期限从不到一年至逾12年不等。
“审计分析发现,未偿还的教育贷款中,拖欠时间介于四至六年之间的欠款最高,达33亿7400万令吉,涉及30万2613名借贷者。”
其次是拖欠时间介于10至12年的贷款,达25亿5000万令吉,涉及9万8477名借贷者。
拖欠时间介于七至九年的欠款为23亿1000万令吉,涉及12万7877名借贷者,而一年至三年的欠款为15亿7000万令吉,涉及35万8174名借贷者。
“与此同时,逾12年的未偿还教育贷款达8亿1500万令吉,涉及1万8119名借贷者。”
“欠款不到一年,涉及29万8804名借贷者,欠款达2亿2700万令吉。”
报告指,2014年至2023年的教育贷款还款,为264亿1400万令吉,涉及1亿609万笔交易。
还款方式包括薪资扣除、直接扣账、公积金提款以及其他方式如柜台与线上付款等。
2014年至2023年间,薪资扣除交易占2384万笔交易,其余的6238万笔交易则是通过其他方式来完成的。
PTPTN恢复执法行动
提高收账效率应对拖欠问题
旺苏拉雅说,PTPTN改善收账的其中一项措施是恢复自2018年以来暂停的执法行动。
“2024年7月5日的内阁会议,通过高等教育部长与‘恢复PTPTN贷款还款执法提案’有关的备忘录,批准PTPTN的请求。”
“PTPTN采取的其他措施,包括于2024年11月11日,发出提醒函给2万5257名借贷者。”
“催款通知(NOD)信自2024年11月26日起发出,截至去年12月14日,涉及3580名借贷者,而行动正进行中。”
PTPTN也将拖欠者列入禁止出国的黑名单,并从去年12月16日起,发电子邮件也通知1万388名借贷者。
该机构也加强各种活动,以收回未偿还的教育贷款,譬如“持续还款,安心活动”,“ myPTPTN简单、快速、安全活动”以及“偿还300令吉欠款”。
“PTPTN也考虑从2025年起,委任一家收债机构。”
PTPTN也与包括政府机构和私人雇主在内的策略合作伙伴合作,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成功将还款额,增至1亿2010万令吉。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地金融机构的未偿还贷款资金总额为411亿3000万令吉,而2022年则为415亿令吉。
“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政府拨款83亿5900万令吉予PTPTN,全额资助贷款或回教债券的资金成本。
“截至2024年11月30日,未偿还贷款欠款从108亿5300万令吉,减少了6亿4009万令吉或5.9%,涉及120万名截至2023年仍有拖欠款项的借贷者。”
报告促恢复执法行动 严控贷款管理
报告所提出的建议,包括建议PTPTN审查收账机制,以确保更大的有效性,并通过根据拖欠年限实施针对性收账,加强对教育贷款管理的监督。
这是为了确保PTPTN不会依赖本地金融机构的贷款,来履行其职能。
报告建议审查教育贷款还款的折扣激励措施,以及获得一等荣誉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的借贷者完全豁免偿还贷款,尤其是符合资格或特定借贷者。
报告也建议PTPTN执行内阁于2024年7月5日批准的执法行动,包括发出提醒信、开展执法行动、发送催款通知、提起诉讼和获得判决(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