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刺丛中寻找玫瑰/锺启章

今年6月19日,印尼华裔总会黄德新总主席、柬埔寨华人理事总会李坤泰勋爵副主席,和来自泰国的中国-东盟总商会杨天华会长,趁着出席在吉隆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的“白手兴家东盟杰出华人华商奖项慈善与庆祝晚宴”之便,于当天上午参观了设在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华总)的马来西亚华人博物馆。

我跟随众人以一颗虔敬的心在一个半小时内逛了一匝,虽然这不是我第一次参观华人博物馆,但踏足其间除了感动,还是感动,没想到东盟国家华社领导人也一样深受感动,一边参观一边连声赞叹。在与他们的交谈中,可以感受到他们羡慕之心与澎湃的情绪。

过后与华总署理总会长拿督翁清玉交流时,黄德新总主席与李坤泰勋爵副主席都异口同声的表示,他们将会向华总看齐,分别在印尼和柬埔寨成立华人博物院,目前印尼已经设立了客家博物馆,但黄德新似乎更加重视华人博物馆。随行的中国人汪光莲中医师也称赞说,这么好的博物馆,应该让全世界遍地开花。

华人博物馆受到国外华社领袖的高度评价和愿意向我们学习,那是我们的荣耀,可喜的是这种重视族群文化历史的精神已经传遍国内各地,除了坐落在吉隆坡的马来西亚陈嘉庚纪念馆和林连玉纪念馆,许多社团会馆和华文学校也都开设了本身的历史走廊或纪念馆,以记载会馆或学校的创建先贤与历史。

一个民族,必须要有根要有魂,博物馆可以让我们寻根、连根、养根。民族之魂,博物馆可以藏之载之,文以化之,让民族精神血脉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唯有守住我们的根和魂,才不会在历史长河中迷失自己,方能不忘来路,砥砺前行。

不放弃争取公平待遇

我告诉这些东盟国家华社领导,马来西亚华人长年生长在这片土地上,面对种种不公平的政策措施,虽然一直都是相忍为重,有时甚至是逆来顺受以顾全大局,可我们一直都没有放弃争取公平待遇与合理权益。与此同时,华社本身也出钱出力兴学办教,许多成功的华商都继承陈嘉庚老先生“以商养文”的精神,慷慨解囊资助,和促进中华文化与华文教育的发展。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曾经说过:“我们可以因为玫瑰丛中有刺而抱怨,也可以因为刺丛中有玫瑰而欢欣。” 华人身处逆境,却能够逆流而上,数百年来坚定不移的维护本身的语言和文化,除了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华文教育体系,还把中华文化艺术做到极致。这种成就在两岸三地以外,我们若认第二,相信没有其他国家敢认第一。之所以会如此,只因这里的华人无惧玫瑰丛中有刺,而会在刺丛中寻找玫瑰。

本月3日有机缘与二十四节令鼓创始人陈再藩在吉隆坡共进晚餐,他除了向我详细解释二十四节令鼓名称的由来,也告诉我二十四节令鼓已经传播到非洲大陆。几天前我在评审由大阳光圆梦基金与元生基金会发起的《挺艺文5.0:重新出发》文化艺术工作者援助金申请书时,发现其中有好几份是来自二十四节令鼓队的,有一支鼓团在申请书中披露,他们甚至去到了广州、厦门、上海、天津和潮州7个站点,一步一脚印,走出国门迈向国际。

这支鼓团的艺术总监受邀出任中国多所大学包括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华侨大学、广州暨南大学等的二十四节令鼓教练,这委实是振奋人心的消息。

此外,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倒计时让观众眼前一亮。中国媒体特别指出,其实马来西亚早已开创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鼓乐——二十四节令鼓。敲锣打鼓的艺术源自中国,如今滥觞于马来西亚的二十四节令鼓却回流大陆,出口转内销,对中国大陆来说虽是礼失求诸野,却不啻是件喜事。

考虑办东盟华人文化节

马来西亚在2020年3月18日开始实施行动管控令,历经880天后的今天,随着行管令的逐步放宽,国内各项经济活动与人民的日常生活,基本上都已经逐渐恢复疫情之前的常态。

艺文团体大都已走出困境,能够自力更生。有者甚至开始走出国门,将中华文化艺术传播到五湖四海。后疫情时代,东盟华社应该把握复苏良机抱团取暖,是时候考虑举办东盟华人文化艺术节,让东盟国家的艺文团体能够相互交流切磋,也让中华艺文圈从本国扩大到东盟,再扩大到其他区域而成其为大中华艺文圈,为人类文明与世界和平作出重大的贡献!

反应

 

灼见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根蜡烛/锺启章

1935年的冬天,美国经济陷入大萧条。有一天,纽约贫民窟一个法庭正在审理一宗案子。被告栏里站着一个衣衫破旧、满面羞愧、年近六旬的老太太,她因偷窃面包而被面包店的老板告上了法庭。

法官问被告:“你确实偷了面包店的面包吗?”老太太低着头嗫嚅地回答:“是的,法官大人,我确实偷了。”

法官又问:“你为什么去偷面包?难道是因为饥饿吗?”老太太抬起头,两眼看着法官,说道:“是的,我虽然饥饿,但我的3个失去父母的孙子,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

老太太的话刚说完,旁听席上一阵聒噪。法官敲了一下木槌,严肃地说道:“肃静!下面宣布判决。”

法官面向老太太:“按法律你有两种选择,即处以10美元罚款或是10天监禁。”

老太太为难地说:“我若有10美元就不会去偷面包。我愿意坐牢10天,可我那3个孙子谁照顾呢?”

每人交50美分罚金

这时候,旁听席上一位男人站了起来,向老太太鞠了一躬说:“请你接受10美元的判决吧。”说毕,他掏出10美元,摘下帽子放进去。然后转身向旁听席上的其他人说:“我是纽约市市长拉瓜地亚,请诸位每人交50美分的罚金,这是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

法庭上所有的人都惊呆了!片刻,所有旁听者都起立,每个人都拿出了50美分,放到市长的帽子里,连法官也不例外。

按法律,老妇人偷窃面包被罚款,与外人何干?可拉瓜地亚说得很明白——他告诉我们,人和人之间并非孤立无关,人来到这世间,作为社会的动物,是订有契约的:为我们的冷漠付费。物质利益的来往,有法律的契约;行为生活的交往,有精神的契约。

时间向前推移而来到1998年某月的一个上午,地点是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推事庭,刑事律师拿督阿末扎哈里尔独自一人刚从法庭出来时,遇到一个戴着手铐的印裔妇女。

阿末扎哈里尔好奇地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对方回答说她因偷窃被捕了。律师:“为什么要偷窃呢?”

妇女嗫嚅回答说:“我向儿子许下承诺,只要他考到第一名,就会送他一个完整的铅笔盒做为奖励。”

买不起铅笔盒被迫偷窃

当时一个完整的铅笔盒,里面有漂亮的铅笔等等,售价是18令吉。结果儿子真的考取了第一名,可她却因买不起铅笔盒而被迫在一家超市偷窃。

听完妇人的故事,阿末扎哈里尔替她感到难过,但他还是再三向妇人确认儿子是否真的考取了第一名,并还亲自到妇人儿子的学校查阅成绩表,确定这名学生真的考取了第一名的佳绩。

之后,他便要求学校校长随他出庭作证,而校长也答应了。当天下午2时30分,阿末扎哈里尔回到法庭,向推事表明愿意免费成为这名妇人的辩护律师。

他出示了孩子的成绩单,法官当下也做出了最好的决定,判决妇女需守行2年。”

后来和这名妇人道别时,阿末扎哈里尔还给了她和儿子200令吉。

事隔19年后,2017年有一天,阿末扎哈里尔坐在法庭的食堂,他注意到有一名男子对着他露出笑容。过了几天,这名男子趋前与他搭讪。

阿末扎哈里尔回忆说:“他问我是不是律师,我说是,他说他的母亲曾受过我的恩惠,我问是什么案子,他说我或许忘了,之后便一五一十将当年那个考第一想要铅笔盒的男孩的故事娓娓道出,而现在的他,已成为了一名律师。”

隐恶扬善摒弃歧视

“我也不知当年我做得对不对,但就是基于我的帮助,这孩子才有机会成为律师。后来我还时常见到他。”这段人生经历,已经成为他终身难忘的事迹。几天前,我在社媒上观看了某家银行把这段感人的故事拍成开斋节宣传片的视频,也为之感动不已。

两个法庭故事,时空各异,但却道出了人性本善的真理。尽管在马来西亚这个多元族群社会,经常会有一些政治人物出来挑拨离间,破坏种族团结,以遂个人邪恶企图。

然而,就像女作家斯特朗所说:“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根蜡烛。”

面对种族宗教极端分子的妄作胡为,最好的应对莫过于隐恶扬善,宣扬类似阿末扎哈里尔这种能够促进族群和谐的故事。唯有摒弃对不同族群的偏见与歧视,这个国家才会有前途。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