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中国从容应对国际挑衅/蔡元评

台海和南海撞船事件,是目前西太平洋上最热卖的新闻。 

台湾海巡队对厦门渔船暴力执法,菲律宾强称搁浅仁爱礁的破船为其领域,不断挑衅中国。两造以两小无惧的姿态,努力“冲场”,争取美国与其盟友认可。

台菲异曲同工,有如大戏开播前,啦啦队擂鼓助兴;翻跟斗、叠罗汉等杂耍登场,热闹非凡。而中美两旦角,一个把握情绪,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个游走边沿,老神在在。等看谁先失手! 

台独逞强中国踹破中线

2月14日,两名中国渔民在台湾海岸巡防队追逐行动中身亡;说是越过了在台湾视为“禁止”和“限制”的金门水域作业。事发后,台湾扣留渔船及往生者,拒绝中国参与调查。海巡官员表示,双方高速行驶碰撞,渔船翻覆,4名渔民落海,2人死亡。并称,当时因急于登检,未以随身搜证器材录影搜证,船上亦未装配监视系统。 

双方经过15次会议,中国认定台湾恶意撞击,另有隐情;台湾坚称正常执法出现意外,但无法提出事证。谈判不欢而散,中国舆情爆火,认为不应再对台湾让利;台湾则认为执法有理,拉高反中情绪。 

事件立即引发各方炒作。台独支持者认为中国虚张声势,埋杆竖柱;而海巡正面迎击,有板有眼,非常争气。美国方面,国务院迅速以制式话语表态,呼吁中国“保持克制,避免单方面改变现状”。未便说明的,是台湾可圈可点,符合其所愿。 

余波未了,中国随即踹破两岸默契的海空“中线”,表示台海乃中国内海,没有能不能进入的问题。

白宫颔首菲国荒腔走板

3月上旬,菲律宾根据其议会通过的“海洋区域法案”,声称黄岩岛和南沙和大部分岛礁为其所有,不断以船队冲撞中国边防。接着,菲总统小马可斯在东盟-澳洲特别峰会高调宣扬诉求,表示“不会将一寸领土割让给中国”,力图制造国际舆论,支持其向中国施压。 

澳洲在峰会发表的《墨尔本宣言》上,有意加插“中国军事化争议中的南海岛礁”语句,并支持菲律宾,要求中国遵守2016年“南海仲裁案”的裁决。但东盟领袖倾向对话和谈判调和域内的争端,未买其账。 

作为域外国家,澳洲在南海事件紧随美国,亦步亦趋,衔尾相随;鹦鹉学舌,不可思议地拿腔拿调,一根筋跟着美国走到井底。 

菲律宾民众对小马可斯的认可出现地域性的极大落差。北部首都马尼拉,对相关的抗中动作表示欢迎;而前总统杜特蒂老家的东南部地区,支持率则偏低。 

小马可斯碰瓷讹人,唱曲虽不和板眼,但白宫满意,日本、韩国、台湾、菲律宾、印度,终于遥相呼应,为美国抗中加分!菲方变本加厉,宣称,美军将在距离台湾400公里的巴坦岛建造港口,旨在“台海有事”时,从台湾撤离菲律宾劳工的准备。“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图昭然!

CNN主持人渲染台湾从“全球最危险地区变得更危险”, 称台湾为中国“未竟之业”。

安华促和平解决纠纷

大马首相拿督斯里安华锵锵发言,他说,台湾是中国的家事,会闹到要兵戎相见,可能性不大。关于当前的南海问题,可以坐下来谈,妥善地予以处置。虽然欧美对中国有所不满,但不影响马来西亚与中国友好;马来西亚不会在国际政治中选边站队。安华表示,南海纠纷,“被外界过分夸大了”! 

笔者认为,西太平洋是白宫企图制作俄乌战争2.0版,消耗中国的黑战略。白宫等待的,是中国第一声的枪响;届时南海翻滚,刀光剑影,体现CNN“料事如神”的一刻。 

时光荏苒,经过历史坎坷淘洗的中国,岂是“见猎心喜”之辈?但面对21世纪全球风雨莫测的变局,期盼中国不作为,则不实际。 

肯定的是,中国视台海为内海,自由跨越中线,促使两岸进入全新的态势。对碰瓷的菲律宾,则从容不迫,好整以暇!对必将到来的国际争议和挑衅,“备战而不战”,谋求“自保而全胜”。换言之,磨剑千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等待中国的枪声,是苦等和奢望!

反应

 

德国之声

中国惠台出新招 是利多还是陷阱?

(北京1日讯)继台湾前总统马英九4月上旬再度造访中国,国民党立委傅崐萁等人月底紧跟其“登陆”脚步。

相较于马英九会晤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这次国民党访团见到的最高层级官员是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此外也跟中国文旅部、海关总署官员见面,并获得了相对具体的“成果”。

4月29日,国民党在记者会上将此行定调为“两岸破冰和平之旅”,并主张台湾“广大民意”希望的是“两岸全面恢复交流”,因此国民党“勇于承担民意”。部分具官方背景的中国媒体也有类似论调,称“中国方面率先释出善意,为台湾旅游业者送来‘及时雨’”。

台湾淡江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张五岳告诉DW,从往例看来,由王沪宁接待国民党一行人“算是比较高规格”。

透过这场会面,中方希望传达的信号是“倾听所谓的台湾新民意”;至于文旅部和海关总署,分别涉及两岸交流和农渔产品开放等事项,这些是北京政府“操之在己”的领域,欲借此展现向台湾释出了“善意”。

张五岳认为,国民党访团事实上难以改变两岸执政者之间缺乏“政治互信”的情况,但可能有助于北京对台政策“减压”、让北京找到“台阶”下,而这对台湾“不全然是不利的”。

不过,台湾非政府倡议组织“经济民主连合”智库召集人赖中强向DW表示,中国的说词只是“藉口”,实际目的是“把经济当作武器”,用经济利益“胁迫台湾人向中国屈服”。

赖中强说:“如果两边的政府交涉,或者是决定就某些经贸事项扩大开放,不见得是坏事。但是,台湾政府不能够陷入中国所设定的统战模式的开放……这其实是在分化台湾。”

专家:有前提的开放是意在分化

中国这一波对台“利多”,一方面是部分恢复两岸观光旅游,另一方面则是部分开放台湾农渔产品输入;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措施大都设下了前提。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告,他们与国民党是在“九二共识”与“反台独”的基础上加强沟通,未来将“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依法批准“符合中国检疫要求”的台湾文旦柚等农渔产品输入。

中国文旅部则表示将“率先恢复福建居民到马祖旅游”,并且“在平潭到台湾的海上客运直航复航后”,也会开放福建团客赴台观光。

除此之外,福建省还公布了新一批的13条“惠台”措施,其中也包含对马祖民众赴福州的交通、住宿等优惠。

赖中强直言,中国这波对台措施实质上是“经济胁迫”,“哪一个县市听中国的话,就给多一点;哪个县市不听中国的话,就给少一点”。他也反对台湾接受“恢复平潭直航”为开放福建团客的条件。他指出,平潭是“一国两制”的实验区,中方欲以此为样板,迫使台湾接受“一国两制”;台湾若顺应中方要求,形同“在对方所设的局里面,一步一步进入陷阱”。

此外,过去中国以台湾农产品有介壳虫或农药残留等理由,片面停止输入台湾产品。赖中强表示:“这次中国的反应真正证明的是,只要介壳虫读得懂‘九二共识’,介壳虫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只要愿意去拜‘一个中国’,去参加统战团,那中国就会给你糖吃。”

张五岳则分析道,在北京政府看来,他们跟国民党之间有“政治互信”,但面对5月20日即将上任的民进党新政府仍没有共识;由于“互信”基础存在差异,中国于是对台湾采取“软硬两手兼施”的策略,特别是制造出“差别待遇”,对国民党展现“主动积极跟善意”,“哪怕这些所谓的主动积极跟善意,基本上都是属于比较渐进的、可控的,而不是大开大合的一步到位”。

张五岳表示:“北京意图去分隔蓝绿、意图分化台湾的执政跟在野、意图分化台湾的政府跟大多数的民众。这种策略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台湾民众的客观认知跟投票行为的决定。”

中国“惠台”措施效益多大?

在这波开放措施之中,距离中国比距台湾更近的台湾离岛马祖,再度成为关注焦点。部分马祖当地人乐见上述政策,但这实际能创造多少观光效益,许多人仍抱持谨慎态度。

马祖南竿岛一位民宿业者向DW表示,中国开放旅客到马祖旅游,“是很令人开心的事情……我喜欢两岸有交流,民间经济也比较活络”;但她也说,中国游客恐怕“更想去101”。国民党籍的连江县议员陈贻斌也认为,马祖过去对中国游客的吸引力就不大,经常只是作为前往台湾的中转站。

民进党连江县党部执行长李哲宇则告诉DW:“基于平等互惠尊重的前提下,其实两岸的正当交流不管是经济或文化上的往来,我们都乐观其成。”不过,他也担忧马祖未来过度依赖陆客观光经济,在中国随时可能片面中断的情况下,恐怕对当地冲击巨大。

面对中国政府设下前提、对台湾“出招”,民进党政府的回应主要聚焦于两岸是否“对等”的交流与开放。台湾交通部长王国材说,乐见中国“抛出善意也付出行动”;事实上,台湾方面也在“释出善意中”,例如3月到5月已有数千团台湾团客登记到中国旅行,“就等对岸做出对等回应”。陆委会则表示,团客赴台被设下条件,“相关安排既不符合对等开放原则,也不是观光旅运的常态”。

赖中强指出,中国若真希望与台湾讨论观光旅游与农产品开放,应依循既有的协议机制,而非“用胁迫方式逼台湾政府就范”。

张五岳则认为,台湾政府仍有必要一定程度地向中国开放,在做好管控的前提下主动释出开放的善意;如此一来,有助于强化台湾内部朝野共识,并让国际社会更支持台湾的务实弹性,同时也弱化北京进一步对台施压的正当性跟合理性。“如果大家所采取的都是0跟1之间,全然开放跟全然管制之间(的选择),那两岸之间的僵持,必然还是延续。”

新闻来源:《德国之声》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