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多处遭破坏如废墟
玲珑谷恐失世遗地位

玲珑谷被指面对废置问题,可能会导致其世界文化遗产地位不保。(档案照)

(玲珑21日讯)于2012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霹雳州玲珑谷,惊传多处出现“废墟迹象”;前任遗产专员拿汀巴杜卡祖莱娜荣誉教授担心,若不改善,玲珑谷可能会失去世界文化遗产的地位。

根据《星报》报道,玲珑谷的武吉武农的露天沟渠,积水处处,而且内部长满灌木,这是首个“废墟征兆”。



此外,该处原本是橡胶园地段,如今却已成为油棕园。

报道也指出,在古打淡板考古遗址,木制的凉亭及资讯看板已损坏及脱落,凉亭有一半的屋瓦已不知所终,使阳光直接照射或雨水流进凉亭,并长满树叶。

犀牛洞布满垃圾

报道提及,爪哇山考古区被誉为我国最古老、拥有10万至20万年的历史的“石器工厂”,如今也面对同样问题;此外,以古壁画闻名的犀牛洞,则布满垃圾。

“在大象头山的加影洞可见涂鸦;Asar洞及Ngaum洞,也出现被蓄意破坏的行为,而且垃圾四处可见。为保护有关区域而付出的努力看来似乎太少。”



报道指很难想象历史古遗迹是玲珑谷的一部分,并且很难接受该谷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事实。

“霹雳人”洞穴遭废置

有些地区因不安全而遭废置,包括发现“霹雳人”的坍塌山洞穴。

如今玲珑谷历史遗迹看来陷入一片混乱及遭废置,考古学家均担心,该谷会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撤销玲珑谷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位。

考古学家:联合国关注报道

30年前在玲珑谷发现“霹雳人”古人类遗骸的考古学家祖莱娜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阅读到本地报道,若玲珑谷的情况曝光,肯定会引起该组织的关注。

询及玲珑谷是否面对失去其世界文化遗产地位的危机,她不希望该事会成真。

她说,虽然2020年为大马旅游年,但有关当局似乎没给予该谷任何关注。

国家遗产局:资金不足

掌管玲珑谷的国家遗产局中央区域主任佐哈卡迪透露,在发展该谷时,确实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

他说,该局曾多次向经济策划单位争取拨款来维修玲珑谷,但因为权限问题,导致要求被拒绝。

“由于受到财务限制,我们只能维护部分地区,但我们意识到某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已损坏。”

佐哈卡迪补充,根据旅游、艺术及文化部发出的声明,在2005年国家遗产法42条(1)章,玲珑谷是在霹州政府管辖范围内,而考虑到目前情况,州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他认为州政府应插手干预。

本报记者就上述课题尝试联络掌管旅游、文化与艺术事务的霹州行政议员陈家兴,惟至截稿时间,对方没接电话或回复信息作出回应。

反应

 

旅游

玛雅千年古城 雨林中重见天日

《探索玛雅天地·危地马拉》(系列四·完)

图/文:陈美枫

早上8点,正当我们吃过早餐准备离开,一群穿着奇特服饰戴着面具的人在餐馆前走过,我们无法压抑好奇心跟着他们走到大教堂前,被告知名为 “特祖鲁特兰公主祭”的宗教庆典即将开始,那群装扮成老人、猴子、美洲豹、鹿等的舞者正在作最后准备。他们稍后移师到主广场上那特异的亭台前,3个木琴手开始奏乐,舞者跟着翩翩起舞。

重新回到大教堂后,再等了一会儿,不见有什么其他活动,决定出发前往前往萨雅斯彻。

路途中乘坐了有遮摩托舢板过河后,坐上开往弗洛雷斯(Flores)的客货车,终在下午时分抵达圣埃伦娜。

弗洛雷斯乃佩滕伊察湖中的一个小岛,以半公里长的路堤和圣埃伦娜相连,摩托德士则在5分钟内送我们到岛上。

安排了住宿,马上巡视这小岛,顺时针方向沿防浪堤绕岛一圈,所见不是宾馆就是餐馆,45分钟后回到起点。

当晚托客栈员工替我们预订翌日往返蒂卡尔的交通,凌晨5点出发。

蒂卡尔遗迹

蒂卡尔(Tikal)国家公园面积550平方公里,位于弗洛雷斯东北65公里处,路况挺好,不到1小时即来到公园入口,却还得行驶17公里才能到达公园内的蒂卡尔遗迹游客中心。

旅行社向导收每人150格扎尔(约90令吉)入门费,却没发门票,我开口要求,才叫助手去售票亭拿两张门票给我,令人生疑!

蒂卡尔遗迹是中美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只因它地处热带雨林,一度覆盖遗址的树木被清除了,但周遭森林保留,葱茏一片。

多种飞禽走兽以其鸣嗥或行迹为在遗址间窥探的游人带来不一样的身心体验;它与洪都拉斯的科潘、墨西哥的奇琴伊察和乌斯马尔以及其他玛雅遗迹,就是不一样,可谓独树一帜。

公元1世纪具雏形

蒂卡尔坐落在沼泽围绕的山丘上,玛雅人从公元前700年即已开始在那儿定居,石构建筑逐步出现,遗迹内的大广场在公元1世纪初已稍具雏形。

古典时期初(约公元250年),蒂卡尔已崛起为人口众多的重要宗教、文化和商业城市。

到了公元6世纪中,蒂卡尔占地广达30平方公里,居民约10万人,然而却在562年被当今伯利兹西南的卡拉科尔征服了,直到强势玛雅国王双梳月(也称巧克力国王)登基,于8世纪初结束卡拉科尔统治,并恢复蒂卡尔在玛雅世界的崇高地位。

大广场周边的神庙大多是他和继承人建造的,他坟墓上的一号神庙则由他儿子承建。

公元900年,盛极一时的蒂卡尔王国却被彻底遗弃了,和其他玛雅文明一样,从人们视野中消逝,被大自然收复,考古学家迄今仍不能完美地解释其肇因。

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如是过了漫长的9个多世纪,危地马拉政府于1848年开始关注这被遗忘的玛雅古城,29年后瑞士人去拆了些文物回国,1881年,英国考古学家阿尔弗雷德·莫兹利对蒂卡尔展开有系统的科学探测,其他考古学家延续其工作。

陡峭梯阶有人摔死

1979年,蒂卡尔国家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成千上万个大小遗迹散布在蒂卡尔国家公园各角落,最重要的古城遗址拥有4000多座建筑,占地达16平方公里。

游客中心附近有3家宾馆、露营地、资讯馆、两所博物馆、邮政局和警亭等设施。从游客中心朝西南方向前行约1公里,即会经过1号神庙建筑环伺的大广场。

44米高的一号神庙顶端的叠涩拱下有3间房,其上的顶梳(也称顶冠)原本有美丽的浮雕和艳彩点缀,象征玛雅天堂的13个领域。

因曾经有人从神庙的陡峭阶梯摔下身亡,如今想登高远眺的游人只能到大广场另一隅的38米高2号神庙显身手了。

公元前400年百座大小建筑

大广场以北的卫城或许缺乏一二号神庙的震慑力,然而考古学家在那儿挖掘出层层叠叠可追溯至公元前400年的整百座大小建筑。

公元800年,卫城拥有逾12座神庙,大多出自双梳月国王之手。

广场边的两排碑铭记录了历代国王的丰功伟绩。大广场东南的中央卫城,一般认为是蒂卡尔贵族的住宅区。

大金字塔建筑群

西广场在北卫城以西,其南北面各有一座神庙,覆盖55米高南神庙的树木尚未被清除;约500米长的宽敞圣道从广场向西伸到完成于741年、高达64米的4号神庙。该蒂卡尔最高神庙有陡峭木梯直达塔顶。

大广场以南的南卫城尚未完成考古挖掘,其东面的5号神庙高达55米,建于公元700年。

南卫城以西的七神庙广场,顾名思义拥有一群7座小神庙,其北有个罕见的三连球场。

大广场西南400米处的迷失世界是个以边长80米高32米的大金字塔为中心的建筑群,由38座不同时期建筑组成。

此外,古城内还有些配合玛雅历法20年周期而建的双庙形区块。

偶遇许多奇怪动物

坐下午3点的旅行社客货车回弗洛雷斯,甫上路便下起雨来,好险!

我和内子在遗迹间钻探了约莫6小时,在林间走动时有幸见到刺豚鼠、长鼻浣熊、灰狐狸、蜘蛛猴、吼猴和绿颊锥尾鹦鹉等野生动物。

我登上几座截棱锥形金字塔,看到了令我怦然心跳的绝佳景致,可惜没见到在树稍做窝的猎鹰,是个遗憾。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