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不具华文资格任华小副校长
教总吁张念群关注问题

(吉隆坡30日讯)针对柔佛东甲县教育局委派一名不具大马教育文凭(SPM)华文优等资格者担任一所华小的学生事务副校长,教总吁请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关注和采取行动解决此事。

教总今日发文告说,这问题根源在于教育部至今没正式通令,明文规定华小校长和副校长的职位都需具备SPM华文科优等的资格,以致一再发生多起相关人员被擢升为华小校长或副校长时,因华文资格问题而引起争议。 



教总指据了解,教育部一直都是沿用内阁于1987年华小高职事件后,通过的“四一方案”来委派华小正副校长,即“华小校长、第一副校长、第二副校长和下午班主任都需具备大马教育文凭或初级教育文凭或相等资格的华文资格”;至于课外活动主任,虽无需拥有正式的华文资格,但却需懂得华语华文。

四一方案不符现况

“然而,‘四一方案’并没正式通令,这也导致当局调派或擢升不符合资格者到华小担任正副校长的事件屡次发生。 ”

文告说,根据30年前的情况所制定的四一方案已完全不符合目前华小在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包括校长和副校长学术资格的转变,及申请师范课程华小组的学员都需具备SPM华文科优等的成绩。

“因此教总认为,教育部需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制定升任华小校长和副校长,都必须具备SPM华文优等的资格,以符合华小实际需求。



“华小助理总监(即华校督学)也需具备SPM华文科优等的条件。”

教总指该会这些年来多次向教育部反映问题,并要求该部发出正式通令,明文规定华小校长和副校长都需具备SPM华文科优等的资格,但教育部没认真看待;希望在新政府主政下,这拖延数十年的问题可彻底解决。 

 

 
 

 

反应

 

财经新闻

张念群:通讯部营造好环境 马中企业应探索合作

(吉隆坡15日讯)通讯部副部长张念群指出,中国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截至今年3月,双边贸易额达到161亿令吉。

她说,这些巨大的数字显示,马中两国存在着牢固的信任、共同愿景是,以及共同创新的意愿。

她今天出席马来西亚中国企业家联合会(PUCM)10周年庆午宴致词时说,除了不断增长的贸易和投资联系,两国人民的往来也继续加深。

中国游客去年增131%

“一个重要而及时的进展是,大马公民不久将可免签进入中国,累计停留时间不超过90天。”

此外,张念群说,2026年是马来西亚旅游年,政府期待迎来更多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游客。

她表示,前来我国观光的中国游客去年增至370万人次,同比增长130.9%。

“像马中企业家联合会这样的组织在建立这些联系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促进两国之间的商业往来,也增进两国的旅游和文化交流。”

她指出,这项倡议标志着马中关系翻开了新篇章,加强两国在贸易、旅游、教育和文化外交方面的联系。

马中商会扮要角

张念群说,为商业、企业家、学生和游客提供更大的通行便利不仅加强双边关系,也提升东盟作为一个充满活力、以人为本、面向未来的区域的地位。

她承诺,通讯部将继续为本地及外国数字和电信领域投资者创造有利环境,同时检讨及简化监管框架,并制定政策,为人们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安全和包容的数字经济。

张念群鼓励马中企业家联合会及其合作伙伴继续探索合资、技术交流和投资机会,为我国社区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较早前,张念群为2025年中国智能科技展览会主持开幕,出席嘉宾包括中国驻马来西亚公使郑学方、马中商务理事会主席丹斯里卢成全、马中友好协会会长拿督马吉德等。

郑学方:迎下个辉煌“黄金50年”

中国驻马公使郑学方说,马中合作已驶入快车道,将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提质升级,开启下一个更辉煌的“黄金50年”。

他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月访马的一大亮点,是双方商定共同打造地区新质生产力合作,围绕先进制造、人工智能(AI)、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打造合作新增长点,加强智慧城市合作及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

他以人工智能科技为例,中国是全球人工智能强国,拥有先进技术、强大政府支持和庞大市场。

大马则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兴国家,致力于利用科技,促进经济增长和提升区域竞争力。

“两国可在该领域合作共赢,但也需共同应对监管、竞争和地缘政治等挑战。”

他今日出席第五届中国智能科技展览会及PUCM 10周年午宴,在会上致词时提到,上述科技展为马中两国企业提供一个绝佳机会,共同探讨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创新成果和高端产品。

他希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智能科技展览会的影响力逐年提升,成为两国科技人文交流的品牌盛会。

此外,郑学方说,今年是马中企业家联合会成立10周年,目前该联合会拥有近200家企业会员,已成为一个具有包容性的地方商会。

马中企联合会10周年

李中平:发挥协同效应

“马来西亚华人企业家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他们的适应能力、坚韧精神和商业智慧都是宝贵财富。”

在大马扎根近30年的马来西亚中国企业家联合会总会长拿督李中平说,这些年来他见证马中关系的显著演进。

他说,90年代初,每年抵达马的中国游客不到10万人,如今这个数字已增至近400万。

非各自为政

“同样的,马中双边贸易额从30年前的47亿美元增长到如今超过2000亿美元(约8600亿令吉),中国也已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

尽管如此,他强调,真正的成功在于合作,并鼓励会员与大马企业紧密合作发挥协同效应,而非各自为政。

他在致词时提到,在过去10年,该联合会在过去10年始终坚持自己的使命,促进强有力的马中关系,推动经济增长,以及鼓励有意义的跨文化交流。

“马中企业家联合会从仅有7位创始会员起步,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协会,目前拥有近200家会员企业,涵盖人工智能、电讯、建筑、能源等多个关键领域。

他说,该联合会在加强中国和马来西亚企业家之间的伙伴关系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除了商业活动,我们也通过展览、文化视频、论坛和外联活动培养牢固的人际关系。作为一个值得信赖的平台,马中企业家联合会在促进商业联系的同时,也推动社区参与。

“我们最自豪的成就之一,是举办中国智能科技展,展示人工智能、无人机科技和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等领域的重大突破。这项展览成为连接中国创新与马来西亚市场机遇的重要桥梁。”

安华赞PUCM卓越贡献

正在俄罗斯进行官访的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也在一篇发给马中企业家联合会的贺词中提到,该联合会的各项举措显著加强大马工商界与中国企业的联系,促进两国在关键经济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他以该联合会通过举办贸易展、制作节庆视频、组织研讨会和论坛等方式为例,赞扬该联合会积极参与本地社区建设,特别是与土著社区的互动,展现其社会责任感。

“过去10年,PUCM致力于促进马中两国在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的合作,尤其是在疫情期间,连续举办了4届展览,展现了其坚定的努力和卓越的贡献。”

他相信该联合会未来能激发更多积极力量,进一步巩固马中两国的友好关系。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