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华团将设工委会 应对华淡小合法地位诉讼

董教总召集各华团针对华淡小合法地位的诉讼事件汇报交流,共商对策,前排左起为董总署理主席陈友信、七大乡团协调委员会署理主席林秋雅、雪隆董联会主席蔡庆文、杨有为、陈大锦,以及谢立意。
(吉隆坡23日讯)11个华团将成立工委会,针对华淡小合法地位的诉讼事件进行策划及执行后续工作。
由董教总召集的华团联席会议今天发表声明,母语教育是各族群不容剥夺的基本人权,华团坚决维护宪法精神,要求政府捍卫多源流教育体系,确保宪法赋予的母语教育权利,获得明确保障。
11个华团要求政府捍卫宪法条文,确保马来文作为国语地位的同时,保障各族群教导与学习、使用与发展母语的权利及其平等地位,尊重语言的多元性、平等发展及传承延读,谋求族群之间共存共荣之道。
“华淡小在我国独立前已存在,历来为国作育无数英才,华淡小的教育贡献应受肯定,政府应制度化支援发展,方为正确之道。”
董教总针对特定人士以华淡小违宪为由,挑战华淡小合法地位的诉讼事件,今天召集各华团汇报交流,共商对策。
11个华团组织为董总、教总、华总、校友联总、独立大学有限公司、中总、留台联总、七大乡团协调委员会、马来西亚留华同学会、林连玉基金,以及华社研究中心。
董总主席陈大锦代表发表联合声明指出,马来西亚在不同时期面对不同课题的挑战。这次严峻的挑战,再次挑起族群的情绪,令人忧心不安,惟华团始终坚守岗位,维护母语教育权利和多元价值。
“独立建国至今,国人都以这块聚集多元族群、文化、语言、信仰的土地的子民自居,每逢艰难险阻时刻,为坚定寂行民主宪政,扮演稳定社会的关键角色。唯有守护多元社会价值,遵循和平、理性、沟通的原则,互相包容和尊重,才可逐步华解认同差异,消弭矛盾与误解。
杨有为:有人挑战宪法
华总副总秘书杨有为说,特定人士挑战马来西亚宪法的动作,间接动摇了宪法的公正性及合法性。
他说,宪法清楚阐明全面保障和维护马来西亚公民学习及教导母语的权利。
他认为,如果今天面对一群人起诉政府和教育部有关华淡小的地位,这是挑战经历了许多阶段才组成的联邦宪法。
此外,教总主席谢立意说,法庭昨天同意此次审讯无需传召证人,而以法律主张(point of law)的方式进行,实际上文件就是一个无声的证人。
他说,呈堂的文件涵盖数据、宪法及教育法令,这些都是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证据。
他强调,法庭将于11月23日开审有关案件,届时涉及单位将派代表到现场旁听。
董总74贷学金名额待申请
(加影6日讯)董教总独中工委会教育委员会宣布,今年共开放74份贷学金名额,供在国内外大专修读学士学位课程的在籍生,以及已获录取或正在申请大学的新生申请。
本年度提供的3类贷学金包括:“董教总华文独中工委会大学贷学金”共33项67个名额,供独中毕业生申请;“大学贷学金”5个名额,供国民型中学毕业生申请;“董教总华文独中工委会师资培育专案计划贷学金”2个名额,供修读学士学位的师资生申请。
申请条件包括家境清寒、经济需资助、身心健康及品行良好的学生申请,若成功入选申请者每年可获8000至1万令吉的免利息贷款。
奖贷学金委员会主任苏耀原说,过去10年里,该贷学金计划共发放541份贷学金,其中本科生496人、研究生45人。
他补充,即使尚未收到大学录取通知的学生,也可以先行申请,待收到录取通知后再补交相关文件。
苏耀原强调,本贷学金属社会公益性质,旨在协助经济有需要的学生无后顾之忧继续升学,获贷者毕业后,须根据合约规定,以每月摊还年度贷款额至少十五分之一的方式归还,确保基金能持续运作,帮助更多有需要的学生。
另一方面,董教总华文独中工委会教育委员会主任陈云枫表示,根据董总提供的数据显示,过去5年,该贷学金的整体摊还率维持在87%以上,显示大部分受惠者均能按期履行承诺,确保贷学金基金得以持续循环,为更多学弟妹点燃希望。
他也呼吁同时鼓励有需要的学生把握机会,于5月23日前提交申请。
学生需准备的材料包括:
大学贷学金申请表(确保资料填写完整,必须附上照片):
推荐函、自传(内容请说明申请此贷学金的原因、未来的升学展望及生涯规划):
大学费用估算表:(一)经济来源:本身存款、父母资助、亲友资助等;(二)预计支出:学费、宿舍费、生活费、交通费、手机费、杂费:
高中统考证书、高中毕业证书、高中成绩报告表(大学在籍生需加缴上一年度的成绩报告表):
高中三年证书、奖状及校外考试文凭(如 SPM):
家长财务证明(公积金(EPF):
报表/EA Form/所得税申报表(Borang B 或 Borang BE/3 个月薪水单):
大学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