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

教部副总监:最新复课指南 课室不再局限20人

(吉隆坡7日讯)教育部副总监(学校运营部门)阿兹曼说,一旦学校在7月15日及22日全面复课,课室内不再规定只限20名学生。

他说,根据国家安全理事会最新采用的指南,在课室的社交距离,不再以桌子与桌子的距离来计算,而是以学生肩膀和肩膀的距离,重新规划桌椅距离的安排,因此不再只局限20人一班。

他说,一些大型学校,课室也大,可以调整到一班可容纳30至32人,也有些可更换教师所用的大桌子,就更多空间了。

“这不仅需要‘聪明’,而是要有‘智慧’来调整桌子的排位。”

以肩膀距离为标准

他说,食堂如果是采用圆桌,以前的标准是一桌只能坐2人,现在以肩膀距离的标准,就可以坐4人了。

阿兹曼今早通过“优管”主持“学校复课管理”的线上研讨会时,这么说道。在这接近2小时的说明,一度有超过8000人上线聆听。

他说,学校在复课后,将采用3种模式,分别是全日制、上下午班制及轮流上课。

“全日制适合一些有足够课室可实行社交距离的学校。上下班制的就视校方的空间安排,如以往小学只是一、二年级是下午班,空间不够之下,可能三年级就要安排下午班了。至于轮流上课,就是空间实在不够才会被逼采轮流上课。”

但他强调,如果要轮流上课,中四的学生获优先,因为这年级的学生要应付明年考试。

此外,他说,教育部已草拟了复课的指南,这份指南是根据卫生部、国家安全理事会的标准。

“父母要时刻留意孩子,若是孩子有发烧、咳嗽、伤风等症状,就不要让孩子到校上学,这不只是保护自己的孩子,也保护其他孩子。除了让孩子穿上清洁衣着到校,最好也准备餐食给孩子,并鼓励父母亲自载送孩子到校,避免让他们乘搭公共交通,除非父母本身没办法载送。”

他说,学生到校的第件事,就是测量体温。

“如果体温超过37.5摄氏度,就安排在一处休息,5分钟后再测量,若还是超过37.5度,再休息5分钟,如果第3次测体温都超过了37.5度,那就要通知家长。一些步行或骑脚车到校的学生体温会稍微高,休息一下就会恢复正常。

“但若是上课中途才出现发烧及生病的症状,校方就必须马上为学生戴上口罩,再送到另一个房间隔离,同时通知家长。若学生的症状严重,如喉咙痛、呼吸困难等,就要马上通知地方的卫生诊所,一般上是会安排救护车把学生送院。”

他说,在学校,老师是“前线人员”。

“社交距离方面,有些学校厕所的厕间,是一间供使用,隔一间就关闭,这其实不必,厕间的墙壁就是最好的隔离。”

至于戴口罩,他说,教育部鼓励学生戴口罩,老师也受鼓励,但他说,口罩是防范所用,不鼓励用太时髦的口罩。
 

反应

 

言论

一盘米饭3令吉50仙/南洋社论

稻米和大米监管总监拿督阿兹曼在外送平台Grab上查看一盘米饭的价格,结果令他“大开眼界”。

一盘成本不到40仙的米饭,在食品外送应用程式上,售价却为3令吉50仙,或贵了近300%。

他说,考虑到10公斤本地白米价格为38令吉,商贩可为顾客提供约100盘米饭。

“我看到网民留言说,白米降价了,糖价也在控制范围内,鸡肉价格比两三年前低了,但食品价格却上涨了。”

阿兹曼提醒商家不要趁机抬高米饭价格,因为一盘米饭的成本不超过40仙。

他说,政府也作出牺牲,国家稻米公司(BERNAS)、批发商、零售商等都通过降价作出牺牲。“希望商家不要将价格提高到比原材料成本的300%。”

阿兹曼看到的是外卖价格,这个价格包括供应方的利润、外送服务公司和外送人员工资等等的收费,环环相扣的费用计算起来一定很高昂,至于价格合不合理,似乎没有鉴定的机制与标准。

冠病疫情的爆发,兴起了外送服务行业,在疫情期间,这门行业确实保障了民众食物供应的问题。由于需求的殷切,这个兴起行业成为一股风潮,也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依赖。

熟食业反应最快

许多人兴之所至,随时一通电话,温热的食物不久送到,这种服务,让顾客可以在工作场所或家中解决吃喝问题,省掉出门的时间和交通费。

顾客贪图方便,也许从不计较食品或物品价格的“天价”,但政府却必须正视这种行业的营运模式,鉴定是否存在暴利的行为。

商家的暴利行为,相信升斗小民体会很深。茶餐室的所谓经济饭,向来是打工族解决吃饭问题的最佳选择,但在今天,经济饭再也不经济了。街边大小餐馆,不管是炒福建面、肉骨茶或是点几样菜吃饭,顾客肯定会有价钱越来越贵的体会。媒体经常报道的宰客事件,就是一些价格引发的争议。

每当市面上传出某种物品起价,熟食业的反应最快,马上相应调高价格。白糖1公斤起价10仙或20仙,一杯咖啡乌就起价10仙,这显然是不合逻辑的起价方式。

须谨慎监督涨势

但是,许多贩商振振有词,反复唱着租金、水电、薪金不断上升的老调,但实际情况确实是如此吗?

租金看涨虽是长期的趋势,租户与业主的租约是有法律约束,绝不是小孩玩泥沙,说调就调,说涨就涨。电费或水费的调整也是国家能源和水务公司说了算,贩商绝没理由拿这种理由作为每次调涨物价的借口。

百物都在喊起价,政府必须谨慎监督这种趋势,并且有必要采取严厉行动,遏制贩商不合法理剥削消费人的行为。官方必须建立有效机制,能够很公道的鉴定物品涨价的理由和调涨的幅度。对于取缔暴利的行为,执法必须持之以恒,绝不可因循苟且。

有效的制约行动,可以遏制不合理的商业行为,更可以保护消费人利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