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贴不足应付生活费 华理会贷学金助师范生

王鸿财(右三)移交贷学金批准函予曾媛榆(右四),左起为杨括添,彭德生及曾钰琪;右起为李锡锐及林毓聪。
(吉隆坡19日讯)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华理会)成立“华小组师范学员暨中学华文教育系学员贷学金”,以援助受训期间遇到经济问题的学员。
该会主席拿督王鸿财发文告指出,上述的决定已于日前举行的会员大会上,作出宣布。在场者有第一副主席彭德生、第二副主席林毓聪、秘书李锡锐及财政拿督杨括添。
他披露,于去年接到师范学员的联系,询问是否有提供贷学金予师范学员,并在了解了学员的实际情况后,与各所师范学院华文讲师联系,以了解学员们在受训期间可能遇到的经济问题。
他说,目前5年制师范课程(PISMP)的学员无需支付学费,每个月政府也补贴430令吉的生活费,学员在第一至第三年可住在学院准备的免费宿舍,但大部分的学院因宿舍不足,因此学员在第四年必须自行到外租房,甚至一些学院,在第三年就要求学员到外租房。
“5年制的师范学员是不能够申请‘高等教育基金局贷学金(PTPTN)’,可是每月430令吉的生活费不足以应付日常生活,特别是家庭无法提供额外援助给学员的情况下,学员就需为生活而困扰。”
“在受训期间,学员还需到学校实习,因此除了住宿即日常开销,也需应付交通费及教学时的材料费等等。”
他说,华理会在收集资料后,委任了副主席彭德生、执委郑玉表及叶子建成立工委会,草拟“华小组师范学员暨中学华文教育系学员贷学金”的细则,在经过两个月的准备,开始接受了第一位师范学员的申请。
每年提供最高1万元
“华小组师范学员暨中学华文教育系学员贷学金”是免息教育贷款,对象是5年制师范课程的华小组学员、教育大学(UPSI)的中学华文组学员、各所大学中文系或语言系修读教育文凭的学生。
这项贷学金每年将提供5000至1万令吉的援助予被批准的申请者,最多5年;学员在开始工作后3个月开始付还贷学金。
首位申请的是曾媛榆,并于会员大会移交批准公函予对方,在6月开始支助曾媛榆,直到她完成师范课程。
视频推荐 :
提升教学效率素质 华理会探讨用AI备课

(吉隆坡28日讯)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主席拿督王鸿财表示,华理会将引进人工智能(AI)教育平台,并探讨如何利用AI来备课,以及将AI技术应用在教育中,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率及素质。
他在为期两天的“雪隆华小华文科集体备课坊”闭幕仪式致词时这么表示。此项由华理会联合吉隆坡联邦直辖区教育厅及雪兰莪教育厅联办的华小备课坊,获得来自雪隆157所华小250位华文教师参与。
他指出,通过集体备课坊,教师就能通过分享教学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升本身的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备课分享教学资源,共同推动华文教育优质的发展。
他说,华理会于2011年开始推动华小的集体备课坊,迄今已14年。华理会备课坊的团队,曾受邀到槟城、吉兰丹、登嘉楼、马六甲及砂拉越带领教师推动华小的集体备课坊。
“集体备课坊,是华理会一个重要的品牌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华理会自费。”
他认为,每一名教师在进入课室教一堂课之前,是需要进行备课的。备课,其实就是在规划一堂课,让老师们的教学更有方向,也更能达到教与学的效果。这是华理会一开始就决定推动集体备课坊的原因。
拉曼理工大学校长拿督英德拉李仕伟教授为此项集体备课坊主持闭幕。
出席嘉宾包括吉隆坡直辖区教育厅助理厅长赖国俊督学、雪兰莪州教育厅助理厅长马惜群督学、教育部课程发展司陈国恩督学、文良港民义华小董事长丹斯里颜友才、旺沙玛珠华小董事长拿督斯里姚长禄、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会长彭庆和、副会长黄添发、校友联署理会长叶全发、峇都区发展华小工委会主席黄世辉、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协会会长李锡锐、教总秘书长杜淑菁校长、留华同学会副会长苏耀原、马来西亚全国校长职工会执行顾问蔡淑祯、马来西亚中学华文教师联谊会荣誉主席曾俊萍、吉隆坡国中华文教师联谊会主席伍爱群、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副主席彭德生、秘书长范忠星、备课坊总策划韦玉文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