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姑里:胡申翁面前达协议 “敦马食言没委我当副揆”

(八打灵再也22日讯)巫统元老东姑拉沙里揭露,他与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曾达成协议,在后者于1981年接替敦胡申翁出任首相时,他将被任命为副首相。

然而,他指马哈迪过后在一份新闻声明中宣布,将让巫统提名署理主席候选人,这样马哈迪就不必自己选择副首相时,该协议也就破裂了。

东姑拉沙里是在其昨天推介的新书《姑里:回忆录205》中,分享这段往事。

与胡申翁关系遭忌惮

他说,上述协议是在胡申翁健康状况不佳时达成的。

“胡申翁经常生病,这不是什么秘密。媒体也报道胡申翁曾在国外接受心脏搭桥手术,期间由马哈迪代理首相职务。

“关于胡申翁辞职的传言四起,尽管他本人予以否认。同时,马哈迪被视为胡申翁的继任者。”

拉沙里在回忆录中指出,尽管马哈迪当时已担任了4年副首相,其地位还并不稳固,这是因为胡申翁与自己关系良好,而这情况让马哈迪感到担忧。

被胡申翁点名任首相

为大局甘当敦马副手

拉沙里提及,在国外接受治疗的胡申翁从国外回来后的第二天,就要求他和马哈迪前往其住所。

“我们下午4时到达。敦胡申翁说有一些不好的消息要告知,并问我们两人能合作吗?我们都回答说可以,因为当时我们没有任何问题。

“胡申翁接着表示要辞职,还一边指着我说‘你来接任首相’。

“我很惊讶,并立刻说不行。若领导层突然换人,党内会乱及影响股市,也会影响其他事情。”

他说,尽管本身不太同意,胡申翁还是坚持表示要宣布辞职,以及由他接任首相。

忧巫统内部动荡

“我说,这怎么可行,因为马哈迪已担任了超过一届的副首相了。我说巫统内部会掀起风暴,但胡申翁坚持要我认真考虑一下,因为他很快就会宣布。马哈迪当时说我们需要讨论党的相关事宜。”

他说,在会面结束后,马哈迪感谢他如此回答胡申翁。

“马哈迪说:‘我准备接任’。我回答说:‘你当然应该接任。(因为)你是副首相’。

“马哈迪当时说‘那你就是我的副手,当巫统大会时,我会接替胡申翁担任(巫统)主席,而你接任署理主席’。”

党选放弃挑战敦马

拉沙里说,当时,他就宣布不会挑战马哈迪。

继拉沙里作出上述宣布的数天后,另一位时任巫统副主席敦慕沙希淡也表示,他不会挑战马哈迪。

在拉沙里看来,这为马哈迪提供了安全保障。

1981年5月首周,媒体报道称,胡申翁将在5月15日出席柔佛州新山巫统区部代表大会时宣布辞职。此外,胡申翁、拉沙里和马哈迪3人之间,旨在达成权力交接的“六眼会谈”也被媒体曝光。

“没错。我们3个人进行了会谈。因为我不想接替敦胡申翁,所以最终的共识是首相职位交予马哈迪,并且承诺我会被任命为他的副手。”

“六眼会谈”遭否决

1981年5月12日,马哈迪宣布若胡申翁辞职及他被选为继任者,那么副首相的人选将由巫统党员决定。

拉沙里说,马哈迪当时表示将在署理主席竞选中保持中立。

鉴于此,拉沙里认为这声明意味着,他本人、马哈迪及胡申翁3人之间的协议已遭否决。

敦马接棒地位趋稳

转头安排慕沙上位

拉沙里在回忆录提及,马哈迪重申了其立场,即表示巫统永远不会实行“干部制度”,也就是只遴选特定党员掌权。

“当他的职位因提名截止而变得稳固后,他就‘安排’慕沙希淡来对抗我。这就是两面三刀。

“慕沙希淡亲自来找我,并说:‘我将作为候选人,与你竞争署理主席职位。’

“虽然我感到惊讶,但我还是说:‘很好’。我和慕沙希淡关系很好。几乎每个周末我们都会在美林(酒店)共进晚餐,谈各种话题。当被问及他为何这样做时,他说是马哈迪让他来挑战我。我再次说,‘很好。’”

在1981年的党选中,马哈迪在无人竞争的情况下当选巫统主席,慕沙希淡则以722票战胜了获得517票的拉沙里,成为署理主席。

老一辈抗拒英语

马来人因此落后

东姑拉沙里认为,由于上一代的马来人抗拒英语,认为这是属于基督教的语言,以致马来人处于落后。

他说,上一代马来人抗拒英语,不仅被禁止说英语,也拒绝把孩子送去英校,但却热衷把孩子送去回教学校学习爪夷文,并因此精通阅读可兰经。

赴英留学计划作罢

他在书中忆起他的父亲原本计划送他到英国接受小学教育,却因母亲担心他会因此成为基督徒而作罢。

拉沙里在书中提及他早年在吉兰丹的日子,以及他接受学前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当时我还不到5岁,但我被迫去上学。每天早上,我们都必须唱日本国歌《君之代》。”

他说,当英国人返回马来亚时,又恢复了英语教育。

“在吉兰丹,只有一所英语学校,伊斯梅尔英语学校(IES)。那是我上学的地方。

“马来半岛的马来人,尤其是东海岸的马来人,一直以来都有很深的宗教信仰,这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语言是载体无关宗教

拉沙里指出,他上一代马来人的情况更糟,他们被禁止说英语,因为他们认为英语是基督徒的语言。

“正因如此,许多马来人拒绝送孩子去英语学校,而是选择在回教学校学习爪夷文并精通阅读可兰经。这就是我们落后的原因。”

拉沙里直指这是一个错误,因为语言是知识和进步的载体,与宗教无关。

“先知鼓励他的追随者去寻求知识,甚至远至中国,但这并不意味着去中国,就可以使他们皈依佛教。”

视频推荐:

反应

 

要闻

吴添泉:《姑里回忆录》显示 经贸合作促成马中建交

(沙登2日讯)华总总会长丹斯里吴添泉说,从国家政坛元老兼前内阁成员东姑拉沙里最近出版的《姑里回忆录205》中显示,马中两国领导人在50年前所共同具备的前瞻性远见,以及宏观的思维,彼此间都主动的促成重要和历史性的建交协议!

他强调,经贸合作是促成马中建交的最大关键领域和缘起,当年已独立的我国,为了避免中介而想要直接和在经济上日益强盛的中国交往,才独排众议委派使者到北京,并在一系列的努力过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他说,根据拉沙里回忆,时任中国总理周恩来在长达90分钟的会面中向他伸出手说道:“让我们成为朋友吧!”

“他的这一段回忆让我深深感动,因为中国在当时也诚恳亲切的向到访的拉沙里或我国,伸出友谊之手,这可说是重要的一刻。”

他说,如今回想起来,这个过程是明智、美好且温馨的。

也是马中商务理事会执行委员会主席的吴添泉,日前在华总大厦丹斯里杨忠礼大礼堂出席马来西亚国际文化企业促进会主办的马中建交50周年“凝心聚力”晚宴上致词时这么表示。出席者包括包括大马华裔女企业家总会名誉会长潘斯里谢淑珍、大马林氏总商会总会长拿督斯里林家仪、大马福建总商会总会长拿督刘国泉、大马肖蛇总商会会长童润麒、世界华人工商妇女企管协会吉隆坡分会主席拿督吴俐姿、国际金融科技资产局主席拿督李金殿、源德集团创办人拿督陈盛炎、星洲媒体集团执行董事兼《星洲日报》总执行长许春、马六甲高师联谊会主席拿督江雪霞、德信控股集团创办人及首席执行主席拿督林孝仁、雪兰莪公主东姑阿拉菲雅(现任雪州苏丹沙拉弗丁殿下胞妹)、大马国际文化企业促进会会长柯淑华与署理会长祝金梅等。

吴添泉说,谈到我国当年与中国的建交过程,他对前财政部长拉沙里在《姑里回忆录205》一书中,提到的过程和情景感到兴趣和关注。

也是沙巴中华大会堂总会长的吴添泉说,今年是马中建交50周年,副首相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应中国的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的邀请,已在5月22日启程,展开为期10天的历史性访华官方行程。

他对副首相访华行充满期许和乐观,并深信此行将带来更多利惠两国的合作计划,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双边经贸、文化、教育、科技和旅游等作出贡献。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