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陈明光
甘榜男孩蜕变领航

拿督陈明光勇于创业,不惧守业的艰辛,敢于创新,挑战自己。1995年,他看好制服业的前景,带领陈家兄弟开启成衣创业之路。

他刻苦耐劳,与时并进,三兄弟共同绘制OREN SPORT(奥林世邦)的企业发展蓝图,让OREN SPORT迅速崛起,成为知名的制服制造及供应商,如今更走出大马,迈向国际。



“坚持”是一种竞争力。自小在务农家庭中长大,因为生活穷困,他渴望长大能学做生意脱贫。他立定目标,不断自我提升及超越对手,从甘榜男孩,蜕变为一个业务遍布海内外的制服企业领航者。

陈明光秉持待人诚信,真诚交心。

成长篇:
生活苦立志做生意赚钱

陈明光来自龙引一个五兄弟姐妹的家庭,小时家境清贫,父亲是一名农夫。中学时,一放学就要跟着父母到园地采椰、摘可可、砍香蕉。读书时没有零用钱,必须帮父亲工作才有零用钱。父亲一天只挣得10多块钱或20令吉。他想吃一碗面,就须努力积攒一星期的零用钱,才能满足用五毛钱吃一碗面的小小奢求。

“中学时期感叹生活苦,在园里工作要抵受曝晒雨淋,看到蛇会受惊吓、被蚊子咬,草很高,全身痒。”

遭受亲戚冷眼



小时还会遭受亲戚的冷眼,加上堂兄妹在新加坡工作享有高薪,激励他们兄弟奋发向上。那时他心想,每天要在园地干粗活,可能会娶不到老婆。他向往到狮城谋生,立志要做生意赚钱。

中学毕业他就跟同学到新加坡,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建筑工地拉电和搬水泥,晒得黝黑的。

两三个月后,他辞职到印刷厂工作,一做就四、五年。那时每天轮班制,一天工作12小时,周末也加班,每月能挣得2000新元。

1990年,他要求新加坡工作的弟弟陈明生回到新山到汽车装饰店当学徒,每个月给弟弟500令吉的零用钱。

年余后,他与弟弟选址在巴力拉惹开汽车装饰品专卖店。

“那时我们不好意思与龙引的同业抢生意,可是经营一年却亏本,因没有人脉,生意不好。”

后来,他决定回龙引经营汽车装饰品专卖店,几个月后业绩还挺不错。他负责销售,二弟则负责技术。

陈明光(前排左三)代表奥林世邦集团接领2015年超级金鹰奖。

经商篇:
放眼走向全球

“没有夕阳的行业,只有夕阳的思想”。这是陈明光勇于拓展的商道精神。他说,奥林世邦集团现有400多名员工,未来计划是要让OREN SPORT走向全球。

为了带领团队,做主管要进修,他通过参与管理课程、阅读、观览影片资讯,以充实自己,并借此提升员工企业理念。 他还说,早期年少气盛,后来有了历练和沉淀,如今他学会深思熟虑。

“以前做事急躁及过度要求,一切要亲力亲为,结果自己很累;现在学会放手,高薪聘请专业人士协助打理生意。目前我聘请的管理者很多不是服饰业出身,他们运用管理知识引进创新理念,员工都能有所发挥。”

3年前,很多同行做礼品也卖制服,加入竞争,他开始做礼品,并进军中国,而竞争更加艰巨。他说,OREN SPORT的优势是货源充足,24小时送货到手,包括全马、新加坡和东马,成为主导市场的龙头。

“产品要采用环保染料,不能褪色,品质卓越。”

陈明光于2013年获彭亨州苏丹阿末沙封赐拿督勋衔。

事业篇:
与弟弟合作进军服装业

1994年,陈明光的弟弟陈洺臣与友人在新山合伙做制服,因公司蒙受亏损,半年后拆伙。

“那时,洺臣的公司有提供绣花服务,而当时对方要折价将机器卖给他,所以他就找我这个大哥出资。”

1995年,尽管是制衣的门外汉,因妻子黎秀玉懂得缝制服装,当年20多岁的他认为有商机,毅然决定投身这一行。

“我们每次到峇株巴辖的餐馆,不懂得辨别谁是服务员与谁是顾客,叫错人又很不好意思。那时我心想,如果穿了制服就会变得一目了然了。”当年,大马很多成衣厂关闭,迁至越南或柬埔寨。很多餐馆要买20至30件成衣,却不知要去哪里买。

兄弟就以分工配搭经营服饰生意,大哥明光与弟弟洺臣先到新山打前哨战,二哥明生则留在龙引继续经营汽车装饰品专卖店,以提供他们经济上的支援。

从简陋厂房起步

OREN SPORT的服饰企业,从一个简陋厂房起步,风雨同路,有人画图,有人剪裁。 创业之初,凡事亲力亲为。他们3人分工合作,以500令吉租用柔佛再也花园一店屋2楼作为据点。

“妻子那时怀第一胎。我们两兄弟请不起员工,就用最快的方法学做。妻子画好马克,我们就拉布、裁剪和钉钮,白天把裁剪好的裁片送给家庭工赶工。”兄弟俩每天跑市场,晚上就裁布,开始时的市场只集中在新山。

“每天上午8时30分吃了早餐后就出门,到新山工业区沿街逐户拜访顾客、招生意,挺辛苦的。”

学看保安员脸色

创业艰辛,两兄弟共用一辆国产车。两人个别走访不同的工业区,一天最少拜访15家厂家。

“我们都会速战速决,再会合。下午4时30分要把车好的布料收回工厂整理。”

那时初出茅庐的新手面对最大阻难,就是要看保安员的脸色。

“大厂保安森严,你要放低姿态。假如对人轻慢,别人就不会理睬你。”他们还常会向同行观摩如何裁布,思考如何省布料。

“以前全都用手画在纸皮和布后才裁布,现在用电脑绘图,就变得有效率了。”

因为妻子黎秀玉是裁缝师,陈明光才会踏入成衣业,两人一路互相扶持走到今天。

感恩篇:
感恩幼年时贫困

幼年时的贫困,是烙印在他人生的成长记忆。

陈明光对此表示感恩,他说,“若是舒服的过日子,没有今天的我;没有人可依赖,唯有靠自己。”

他还说,“我们是苦过来的人,不敢乱花钱。”

因此他感谢父母的教育,让他学到勤劳节俭、刻苦耐劳的美德。

三兄弟都很坚强,遭遇问题时都会互相沟通,有意见分歧时,有时也会争吵,但大家都没有隔夜仇。

“如果手足不团结,不可能会做得更好。”

去年,三兄弟设宴庆祝母亲七秩寿辰暨双亲结婚金禧纪念,并将贺仪悉数捐作公益,分别捐助10万令吉予南方大学学院国际教育感恩建设大楼基金,2万令吉予新文龙中华中学。

陈明光秉持待人诚信,真诚交心。妻子黎秀玉称赞他与前辈保持友好关系, 因慎言、不诋毁别人,不争强好胜,大家都跟他相处得挺舒服。

奥林世邦集团荣获2015年星洲企业楷模奖,陈明光(左四)上台领奖。

感悟篇:
3对夫妻风雨同路

因为妻子黎秀玉是裁缝师,陈明光才会踏入成衣业。三兄弟创业,都得到妻子的支持,3对夫妻6个人就一起风雨同路。

陈明光负责拓展国内市场,生意额不断攀升。陈洺臣则开始拓展新加坡市场,那时他的女友即现任妻子则在晚上帮做账。

初期两兄弟月薪800令吉,妻子500令吉,三餐由黎秀玉准备。

“早餐就是面包简餐,省吃俭用,缩紧腰带,不敢在外用餐,也没有娱乐。”

当时主要是做T恤和衬衫,创业初期第一个月营业额不到1万令吉。

他设定的目标是,努力拼搏,力图超越对手。

3年后,就创下10万令吉的营业额。因为1997的一场金融风暴,许多供应商拒绝赊账,他们也就咬紧牙根的熬过了缺钱的日子。

2000年,他邀弟弟明生从龙引到新山加入团队,希望扩充生意,转型制作成衣,以及放眼20%年增长的业绩,今日,该公司已跻身为大马服饰业的佼佼者。

2015年,陈明光带一家大小到日本旅行。

反应

 

地方

吴添泉:反对台独 华社遵循一中政策

(亚庇16日讯)华总总会长丹斯里吴添泉强调,在遵循政府“一中政策”下,我国绝大多数华团和华社都抱持着“支持一中、反对台独”的立场。

他说,台湾地区领导人将在本月20日宣誓就职,今后有关处理“两岸关系”、“东亚局势”和全球议题方面,是令包括我国和中国在内的全球国际社会所关注的。

他说,不论最新局势是否会出现任何发展都好,包括华总在内的我国绝大多数华团和华社的看法和大马政府是一致的,那便是大家都秉承着承认“一个中国”的国家政策。

也是马中商务理事会执行委员会主席的吴添泉,昨晚出席中国驻亚庇总领馆举办“台湾问题”专题座谈会上,发表上述谈话。

“台湾问题”专题座谈会

出席者包括总领事黄世芳、副总领事欧阳惠锋、沙巴工业发展部长拿督冯晋哲、马中商务理事会董事拿督杨秋立、沙巴中国总商会会长拿督刘顺泰、马中总商会沙巴分会主席陈伟裕、亚庇中华总商会会长拿督雷远生、亚庇新闻从业员协会主席吴健强、沙巴马中联谊协会秘书长廖志国与沙巴艺术学院主席拿督杨忠勇。

吴添泉强调,在支持“一中”的政策下,也包括了无法认同诸如“台独”在内的任何分裂中国国家主权的企图和活动。

同时也是沙巴中华大会堂总会长的吴添泉也通过今天发布的文告中表示,“一中政策”除了马来西亚政府的国家政策之外,同时也是联合国和绝大部份国际社会所承认和秉承的共识。

他强调,大马华总和各全国(包括沙巴中华大会堂在内)的13州华堂,以及绝大多数的大马华社与华团,也同样坚持遵循及全面配合这项国家政策,鼎力支持政府的“一中政策”。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