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或减少看诊日应对
中药贵病患增义诊团吃不消

森美兰德教会紫森阁的赠医施药吸引很多中下阶层人士,平均每星期3次的病人人数可达200人。

(芙蓉4日讯)中药价格飙涨,看诊病人日益暴增!森美兰德教会紫森阁施医赠药部难以支撑愈益飙涨的经费开销,并将考虑将看诊天数从每星期3天缩减至2天。

只收2元登记费



目前,该部的看诊时间订于每星期一、三及五;公共假期休息。

凡到芙蓉利民山该会会所施诊所看诊者,不分种族,不论任何疾病,都一律只须缴付2令吉的登记费,就能获得可服用2天的中药供应。

鉴于中药价格近几年一再飙涨,及还须支付6%的消费税,该部平均须补贴每个病人超过13令吉的医药费开销,另外还须给义务中医师提供交通补贴,均使到赠医施药部的周转基金愈趋紧缺。

根据《南洋商报》实地查访该部时,获悉该部所面对的问题困境。

目前,该部共有7名义务中医师,并以轮流驻守定期给病人看诊,还有配药师协助配药,另有中医师给病者提供针灸治疗,因此,有很多患有关节炎的病人都到场轮候看病。



中医师把脉及问诊,再开药给病人,平均每个病人耗时10分钟。

陈国璋:去年剧增2万元今年开销料更庞大

森美兰德教会紫森阁阁长陈国璋透露,去年该部的赠医施药开销达14万令吉,比2015年的12万令吉剧增2万令吉,由于中药价格节节上涨,今年预算全年需承担更庞大的赠医施药费用。

他承认愈趋庞大的医药负担,让他们顿感压力加重,好在每年该部通过筹款均能成功筹获10余万令吉捐款,再加上一些仁翁善士慷慨捐输,及救治病者康复后的回捐款项,现阶段还能维持开销。

他说,假如中药价格一再调高,看诊人数一再增加,该会将考虑缩减看诊天数。

“平均每天赠医施药费,我们就要给予1000令吉补贴,大部分用来补贴中药的开销,根据统计,每星期就需要3000令吉,这对我们来说,的确是一笔庞大的开销负担。”

他还说,私人诊所的医药费调涨,普通的门诊及拿药都要40令吉,若患上顽症,或病情严重者,医药费会更高。

“反观该阁的施医赠药部,只收取区区2令吉,还提供两天用药量;若要针灸则另收费5令吉,比外面针灸一次收费50令吉相比,两者差别极大。”

他说,巴生德教会紫生阁已将赠医施药的收费从2令吉调高到4令吉,甚至一些州属的德教会还将看诊天数从每星期3天缩减至2天。

“有时一些经济能力许可的病人也会到来求医,但,他们并非贪便宜而来,而是因慕名某医师的医术而来的。”

各类中药的价格近年已经涨幅超过50%。
自从提供针灸服务后,病人人数暴增。

胃胀风西医治不好——

病人·李亚堂(61岁)

我肠胃不好,经常不舒服及胃胀风,多次前往芙蓉端姑查法医院看病都治不好,但来到德教会紫森阁的赠医施药,中医师的诊断及开给我的药让我觉得很舒服,也对中医师的治疗有信心。

当然价格方面也是我考虑,以区区2令吉就可以治疗我,我已经来了3次。

60年来森美兰德教会紫森阁赠医施药不曾间断为民服务,左起配药师张亚烈、沈茂盛、陈国璋、王志兰及郭溪水。

反应

 

保健

纯正中药不含类固醇/刘晓航医师

最近遇到的两件事,让我不得不老生常谈类固醇(Steroid)的话题。

先是一位知名企业家、同善医院原董事告诉我,为他治疗的一位马大知名教授听说他吃中药,打电话专门提醒他,让他不要服用中药,担心中药会有类固醇。

我回复:“您曾是医院的董事,应该最清楚我们的中药有没有掺类固醇,看来这位老教授并不清楚类固醇和中药的关系,需要沟通一下了。”

这位董事马上说:“不要紧,我找个时间约你们见面吃饭,当面中西医交流一下。”

过了不几日,来了一位锺姓男士,拿出一瓶“XX解毒丸”前来咨询,据说他不间断服用此药已有8年。

不知情服类固醇8年

他原有皮肤痒和关节痛,服用此药则痛痒均消失,但不久则人发胖水肿,减量服用则上述症状又现,这次停药已两周,周身的疼痛较前更重,而且怕冷、纳谷不香、恶心、周身乏力。

看着他圆胖的面庞,牛样的项背,我告诉他这是典型的长期服用类固醇所特有的表现,该药丸中应含有类固醇,不能再服用了。

为他开了健脾理气中药三剂,嘱其先服用,并检查肝肾功能和心电图,了解有无肝肾和心脏损害。

(至发稿前,该患者的肝功能检测已有结果,肝酶ALT AST均有明显异常,且心电图也显示心肌受损的表现;目前不能排除与该假中药有关联。嘱其注意休息和营养,继服调补为主的中药,稍后复查对照。)

“功效”惊人?

出于好奇,我向患者要来这瓶吃剩的药丸,这是一种胶囊装的淡黄色粉末,打开瓶盖有一股浓烈的刺鼻的气味。药盒内还有一张分别印有中、巫文的说明。

说明中印有:根据流传于中国民间祖传秘方,采用黄岑(应为黄芩)、丹参、云岑(或为云苓)、白芍、苍儿子(应为苍耳子)、苦参、连翘,多种名贵药材,以浓缩提炼而成。本品能清血,能将体内日常食品中的化学物质毒素,清除排泄体外。

其后的“功能”一栏罗列了包括关节炎、气管炎、神经痛、风湿症、瘙痒症,甚至癌症、肿瘤、细菌感染在内的共32种病症或症状。

而其用法在成人一栏为“每天两次,每次一粒”。试想一下,这么小的剂量,这么多的适应症,这样神奇的功效,可能是中药吗?

偷梁换柱

要知道,现代最新科技浓缩生产的中药颗粒剂一般每日也要服用6-8克。根据其所罗列的病症推测,其中除了类固醇应还包含了西药的止痛剂和抗菌素。

这其实只是打着中药名义实则偷梁换柱的复方西药胶囊,是假中药。深深为这位不间断服用了8年的患者感到心痛和悲哀。

假中药掺入类固醇

举这两个事例是想说明:

1、纯正中药特别是草本汤剂中药是不会含有类固醇的,是安全的。

2、在东南亚市场上出现的含有类固醇的所谓“中药”的药丸、胶囊等是由不法药商掺入的。以往报导的新加坡以及大马政府部门查获的止痒、止痛假中药有许多起,其中都含有类固醇。

因此,广大患者要提高对这类假中药的警惕性:遇有剂量很小(与西药剂量相似)但作用神奇的中药药丸、胶囊等,要慎重,不要轻易服用。

特别是这种药是针对痛症、皮肤过敏、哮喘这些类固醇有立杆见影疗效的疾病时,若其中掺入了大剂量的类固醇,长期服用对身体会带来许多伤害,不得不防。

3、不能因为市场上存在少数不法药商生产的含有类固醇的中药成药而祸及全部中药。提醒患者避免上当受骗时应注意区别是何种中药,这样才是较为客观公正的态度。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