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

2019年预算案
政府是否继续打房?(上篇)

11月对整个房市而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分水岭,因为再多两个星期,就是2019年财政预算案出炉的大日子,这也是希盟政府执政后的首个预算案。



首相敦马哈迪和财政部长林冠英上个月开始,不断重申这将是一个全民都需牺牲的预算案后,又频频要求发展商降低房价,这一次会否继续打房也是业界目前最关注的事。

到底在这场预算案中,我国房市又会迎来何种发展?

我国滞销房产今年首半年创下新高纪录,业界认为,政府应在打房和居者有其屋间达至平衡。

平衡发展比打房重要

希盟执政后积极落实竞选宣言,其中一个目标就是通过降低房价和建设更多可负担房屋达到居者有其屋,放眼10年内建造100万间可负担及可租赁房屋。

很多人仍买不起房,为了让人民拥屋,预算案维持打房政策的几率很高,但业界人士普遍认为,相比继续打房,政府现阶段要做的是想方设法平衡房市发展,深入分析以寻到源头对症下药,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打房未必就得降低房价,而这与可负担房屋又是两回事,首先得要厘清打房的目的,是要抑制市场投机炒作,还是为了让居者有其屋,否则盲目行事最终只会导向一个支离破碎的房市发展!

我国房价2004年攀上巅峰后,就一直处在上升轨道中。

前朝政府为抑制房价急速上涨,2010年酝酿政策管控房市,在2012年推出负责任贷款指南收紧房贷准则,将第三间房产贷款价值比率(LTV)顶限设在70%。

过后,又在2014年财政预算案中,调高产业盈利税(RPGT)至最高30%、设下外资购屋最低门槛100万令吉等系列措施。

随着那么多调控政策出炉,房价在2015年底开始停滞不前,并在2016年开始稍微盘整,根据国家产业资讯中心(NAPIC)数据,首季大马房价指数按年仅微起4.1%;这也是2010年首季以来最低增长。

另一方面,国家银行数据显示,今年首半年家庭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83.8%,相比去年同期的84.2%,稍微录得改善。

林文彬:最近陆续出炉的房产数据,证明打房政策已奏效,预期政府将会维持打房措施。

难解决滞销房产

马来西亚房地产中介协会(MIEA)全国副主席林文彬受访时指出,从最近陆续出炉的房产数据来看,打房政策已然奏效,但预期政府将会维持打房措施。

“政府继续打房的另一个潜在诱因,是想借着打房减少成交量,当市场供应多于需求时,房价自然会趋低,但这并不能解决滞销房产的问题,纵使多年都在打房,始终无法真正解决根源。”

马来西亚房地产发展商会(REHDA)今年7月曾表明,现在是政府取消2014年以来落实的打房措施好时机,以让低收入族群(B40)和中等收入群(M40)的首购族,更易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拥屋梦。

事实上,取消打房措施未必就能帮助中低收入群体实现拥屋梦,亿达法务办事处创办人陈佐彬律师认为,只有想在房市投机获利者,才会觉得这些政策是在打房。

房子未必就“可负担”

而政府现在应该将焦点从这些措施,转为正视居者有其屋发展,在打房和居者有其屋间达至平衡。

“政府现在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让每个人居者有其屋,但首先要先搞清楚一个观点,打房和可负担房屋是两回事,打房不一定就能让房子变得可负担。”

在决定是否继续打房前,得先确定大方向,比如说获益群体是中低收入族群或首购族,政策方针自然也不一样。只有先确定受惠群体,才能针对性且精准的打房。

“如果不先梳理清楚,那么是要把原本500万令吉的房子,打成300万令吉,还是将50万令吉的房产降至30万令吉?”

181021H07-1_noresize

盲目打房将“打低”产值

在未有明确目的盲目打房,只会让房产贬值,从而影响经济走势。

陈佐彬指出,房产投资能为国家带来经济效益,一旦成交量下跌,则银行业务跟着下滑;而银行领域在我国经济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本地银行业者其实相当依赖房产业务,接近50%的贷款贡献来自房贷。本地银行其实相当保守,他们相信资产,所以这也是何以人人都立志买房。”

须找出根源

早年打房措施主要是为了抑制市场投机炒作活动,同时抑制家债攀升,大马产业推广促进会副会长潘荣德硕士认为,若无法找出根源,就算有再多再好的打房措施,结果都会让房市陷困。

“政府只专注在可负担房屋,并没有其他利好能支撑整个房市。就算豁免向建材征收销售与服务税(SST),将省下的税务成本转嫁给购屋者,但也只是冰山一角,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潘荣德:国人收入追不上房价,市场目前的供需明显错配。

收入难追房价

居者难有其屋

国人收入始终追不上房价,才是导致居者无法有其屋的罪魁祸首。

陈佐彬坦言,纵使打房措施真能让房价下跌,但这并不代表人人都能居者有其屋。

“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房屋)才是重点,不需要将‘打房’视为拥屋的标准或规格。”

市场供需错配

潘荣德指出,国人现今家庭收入水平,约介于1万至1万5000令吉。

“若根据这个比例计算,可负担的房产应是60万至70万令吉;而个人收入若在2000至4000令吉,也只能负担得起价值在20万令吉的房产,市场目前的供需明显出现错配。”

达证券分析员谭倩雯上周一(15日)撰写房产领域报告指出,在希盟政府致力为人民提供足够的可负担房屋大前提下,现在取消打房政策并不适合。

“若是取消打房的管控政策,或将重新吸引投机客,并将真正有需要的购物者扫出市场,这将被视为不亲民举措。”

张仰荣:再打房只会让房市提早崩溃,若现在想挽救,接下来5年需严格管控新项目推介。

严控新项目推介

我国房市现在面临滞销房产高企、供需错配,及房市增长陷入停滞的瓶颈,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张仰荣博士坦言,再打房只会让房市提早崩溃。

而造成这个局面的是过去5年的管理疏失,若是现在想挽救,唯有在接下来5年,严格管控新项目推介。

“很多人买了屋却没有能力偿还贷款供期。根据公积金局一份调查,我国89%的打工族,收入低于5000令吉。这也表示高达90%的打工族,是没有拥屋能力。”

近3万单位滞销创新高

滞销房产创下新高,政府应深入分析情况,针对性解决滞销课题,而非一竹竿打翻一堆购屋者。

NAPIC早前推介“2018年房产首半年初期报告”时指出,由于市场消化缓慢,致使首半年滞销住宅产业创下新高,共有2万9227单位卖不出,总值达172亿4000万令吉。

当中,又以售价介于50万至100万令吉的公寓,滞销情况最严重,占1万1602单位或39.7%。

这边厢很多人买不起房,但另一方面却又面对近3万单位的住宅房产滞销,到底是该继续打房降价,满足居者有其屋,抑或该着力于消化大批房产库存?两相拉扯让市场太沉重。

这样的情况,反倒有种越打房,滞销房产越多的窘境,林文彬指出,那是因为先前的打房政策并非针对解决滞销房产,所以才会陷入这样的发展。

“这是除了贷款外,另一个我也相当关注的课题。市场只关注多少间住宅房产卖不出,却从未深入分析,到底哪些类型及价格的房产滞销情况最严重。”

比如说,是不是50万令吉以上的房产滞销比例更高,还是郊区的房产更难卖等,这样有关当局才能对症下药,针对这些滞销房产推出应对的政策,才是妥善之道。

沙祖南苏柏拉马廉:大部分滞销房产都是高价单位。

需和市场人士沟通

打房措施管控市场并非不好,但在决定任何政策前,政府还是需要经常和业界人士会谈,加上有专业团队负责收集资料,才能贴近市场获得最中立的观点。

“这才是制定政策的不二法门,而不能单靠一方说法决定政策,任何政策对于房市长期发展影响深远,我们不能一概而论。”

另一方面,莱坊大马董事经理沙祖南苏柏拉马廉点出,大部分的滞销房产都落在高价位区间,并非中产阶级能负担,两者明显错配。

“收入追不上房价,加上严苛房贷准则与打房措施,造成两者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也是何以市场对于低价房产的需求持续上扬的原因。”

房贷摊还年限探讨延至40年

打房措施也让中低收入群体跟着买不起屋,房政部已积极和国行洽商,或延长房贷摊还年限,从35年延至40年,同时探讨针对中低收入群体推出弹性贷款。

马来西亚房地产发展商会(Rehda)本月10日,公布首半年房产数据时指出,价格50万令吉及以下的住宅房产,占今年首半年新推项目的65%。

冀放宽借贷政策

林文彬认为,既然发展商多数新项目都主攻50万令吉以下房产,而多数人还是无法拥屋,那另一个关键因素,在于房贷申请遭拒,或是银行批准的贷款无法负担购屋。

“根据我本身的经验,银行的钱真的越来越难借,10个人申请贷款,当中7、8个申请会遭拒,若是能将房贷摊还时间拉长至40年,则每月供期能减少,获批的比率则能提高。”

他坦言,政府收紧房贷是造成国人买不起房的主因,业者普遍希望政府能在预算案,宣布放宽借贷政策。

“放宽政策应该是比较难成事,只是希望不要继续打房,若再持续收紧政策,滞销的房产只会有增无减,打房应该适可而止。”

另一方面,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祖莱达早前已与国行会面,探讨延长房贷摊还年限至40年,同时计划针对中低收入群体推出弹性贷款。

“我们已经和国行,及其他几间银行展开数次会面,并且也针对房贷申请与审核,制定更为弹性及宽松条件。其中一个调整,就是将房贷摊还年限从现在的35年,延长至40年。”

陈佐彬:居者有其屋,并不一定要买房,租屋也是一种选择。

租屋也算“有其屋”

居者有其屋,并不一定要买房,租屋也是一种选择。

陈佐彬直言,并没有人硬性规定,居者有其屋的概念并非只能“买”,也可以改变概念为“租”。

“买房子一般都是10%头期自己存,90%向银行贷款,但是如果借不到贷款买不到屋,是不是就不能有屋呢?‘有其屋’不一定是买,政府也可以尝试协助中低收入人民顺利租屋。”

他说,在这样的概念下,改变首购族的购屋“模式”很重要。

“为何我们一定只能买?新政府新时代可以换个新想法,建议可重新探讨先租后买(rent-to-own)计划,很多事都应该因地制宜,看情况做事,比如邻国新加坡通过和私人界合作,从而将房价控制在人民可以负担的水平。新加坡建屋发展局(HDB)做为地主,发展商则是承包商,这样减低土地成本则能帮助人民拥屋。”

张仰荣也认同租屋也可以是居者有其屋的选择,所以政府也需适时引导及调整购屋者心态。

他说:“我国人民普遍有一种心态,就是只要买不要租,不管自己有没有能力,始终都是一定要买屋。事实上,在市场低迷且经济不景时,没有能力,选择租比较实际。在这件事上,政府、银行、发展商乃至房产顾问,都需负上一定的责任,房市好景且有能力买屋不是大问题,但现在不比从前,得调整心态。”

181021H08_noresize

滞销房产填补可负担屋

发展商面临阵痛

目前的滞销房产多是50万至100万令吉项目,或可弥补可负担房屋不足的供应,惟发展商或将遭遇短期阵痛,换来长期喜乐。

肯纳格投行分析员先前在报告指出,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祖莱达已经确认滞销房产情况,并表明部分可负担房屋供应将会由这些滞销房产及二手房屋市场补上。

“若是如此,想必这将能帮助发展商减少库存,换言之,发展商这段期间也将面临赚幅萎缩,这是清楚房产库存必经的阵痛,不过并不至于大幅影响销售和盈利表现。”

料减少推出新项目

“我们预期,在市场消化现有库存的期间,发展商也将减少推出新项目。”

全国房屋政策2.0料将在预算案出炉后,在宪报颁布。房政部致力推动可负担房屋,且明年1月至2月间,也将会举办“2019年可负担房屋展”,在展览上将主力介绍50万令吉以下房产,同时还附有完善金融方案。

券商披露,若是将滞销房产用以弥补可负担房屋不足的供应策略奏效,那么绝对可解决房产滞销课题。

房市陷入胶着,最大的因素是因为房价高企,致使市场无法消化库存?

陈佐彬认为,主要还是成本,若能从成本机制着手处理,如沿用工业化建筑系统,有助减低发展成本。

惟潘荣德则另有看法,他相信,若想要消除庞大的房产库存,那么应把焦点放在提高经济发展,只有当经济稳定,人们收入稳定,自然有能力和心情置产。

下期预告:

2019年财政预算案,政府到底还有什么招数可以用?若再增新措施管制房市,又会是怎样的局面?敬请留意下周《南洋商报》产业周刊细细剖析。

报道 :林妤芯、伍咏敏

反应

 

财经新闻

冲击百姓 短痛长利 补贴合理化势在必行

报道:林迪陞

政府在去年公布最新财政预算案时,终于把一直“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补贴合理化政策放上台面,惟,其中的内容和细节至今从缺。

补贴合理化的用意虽好,但这将无可避免地冲击人民的生活成本,尤其是燃油补贴若然取消,必定对通胀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一切详情仍不明朗,此项政策不免让人民有所担忧。

目前已有专家推算指出,若汽油补贴全面取消,RON95汽油可能会从每公升2.05令吉,飙升到每公升3.36令吉!

无论如何,有经济学家和分析员认为,在没有消费税(GST)的情况下,为了从根本上改善国家财政,打造光明的长期经济前景,如今改革补贴政策可说势在必行。

现行补贴制度存弊端

富人享福利弱势群体

在疫情爆发、政局动荡等各种因素影响下,大马政府用于补贴和社会援助的拨款,多年来水涨船高,2022年达到670亿令吉的历史高峰,而到了2023年,金额仍高达640亿令吉。

这相比2010年的230亿令吉,翻了近乎3倍!

若看2022年数据,670亿令吉中的550亿令吉花在了补贴上,其中最大份额或占82%补贴的项目,来自石油产品,主要是RON95汽油和柴油。

同时,本国的财政赤字在2021及2022年时,达到了史无前例的990亿令吉左右。

丰隆投行经济学家林晓薇认为,原因有3个,即GST在2018年被取消,2020至2021年的冠病疫情爆发,以及2022年能源价格激增。

“看来短期内GST不会被重启,那么,政府若要在明年达成第12大马计划(12MP)中期检讨中的赤字目标,那补贴政策改革所扮演的角色,就更加重要。”

根据第12大马计划的中期检讨结果,政府放眼在2025年时,将财政赤字减少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至3.5%之间。

截至2023年,大马财政赤字为GDP的5%,或914亿令吉。

不过,政府究竟会如何执行补贴合理化政策,改革的详情和细节至今依然未知。所以,目前也不容易评估相关改革对人民生活成本的冲击,以及对政府财政节省的帮助。

在林晓薇看来,虽然补贴合理化肯定会带来通胀走高的痛楚,但这是必要的,因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补贴就像直接把鱼给人民,而我们认为,若通过一个更加专注的框架,本来用在补贴的拨款,可以加在发展开销,相当于赋予钓鱼的能力,可为人民带来更长远的好处。”

补贴拖慢国家发展

“在2022年,补贴及社会援助拨款,就相当于94%的政府发展开销,两者几乎相等,但前者对国家长期的发展轨迹影响很小。”

她补充,通过补贴人为降低油价,如今导致大马人均汽油消耗量和交通碳排放量,成为除汶莱以外的东盟最高。

“更何况,现有燃油补贴制度的结构不太合理,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高收入群体(T20)享有了35%的补贴,而低收入群体(B40)却只得到了24%的补贴。”

有研究显示,T20群体的RON95汽油消耗量,比B40群体高出64%。

林晓薇同时指出,为汽油设下比真实市场价更低的顶价,也造成不法集团走私燃油,尤其是柴油走私到国外的问题,导致补贴的浪费。

“这让汽油走私者受益,而不是人民。”

或让油价自由浮动

通过PADU派现金

对此,林晓薇预测,政府将会通过本次补贴改革,撤销所有燃油种类的顶价,让汽油价格跟随市场浮动,同时向首要数据库(PADU)认证的合格人民,派发现金援助。

“我们相信,补贴合理化政策的重点,将会专注于两个事项。首先,确保只有目标群体可以获得补贴,其次,防止补贴拨款的浪费。”

她同时表示,要做到上面两点,可以使用数种不同的方式,但其中最简单,或至少最不复杂的方式,就是让油价跟随市场浮动,同时向目标群体派发现金作为援助。

“我们估计,全部的B40群体,以及绝大部分的中等收入群体(M40),都能获得针对性现金援助。”

对于商家,林晓薇估计,政府可能会用补贴柴油管制系统2.0(SKDS 2.0)中的“车队加油卡”(Fleet Card),来确认可受惠于针对性补贴的业者。

政府用于打击柴油走私活动的SKDS 2.0,已在3月开始执行。在SKDS 2.0里,商家需要通过MySubsidi Diesel系统来申请车队加油卡,在获得官方批准后,相关加油卡才能由汽油公司发行给有关商家。

民众最关心的事,相信是补贴合理化后,此前享有补贴的物品价格,尤其是汽油,将会上涨到什么程度?

油价或涨到3.46元

对此,大家需要做好心理准备,若汽油补贴真的完全取消,油价涨幅将会相当“恐怖”。

林晓薇引用大马汽油交易商协会(PDAM)截至今年2月4日的最新预测,指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国内的RON95汽油和柴油市场价,将分别是每公升3.36令吉和3.46令吉。

对比目前获得补贴的价格,即RON95汽油每公升2.05令吉,柴油每公升2.15令吉,PDAM预测的真实市场价,分别大涨了63.9%和60.9%!

举个例子,以耗油量较低的第2国产车(Perodua)Axia车款来算,每次将油缸打满需要约20公升RON95汽油,现在的花费是41令吉。

若是补贴完全取消,同样的20公升RON95汽油,Axia车主可能需付67.20令吉!

油价即使上涨仍是东盟最低

无论如何,这个令人乍舌的涨幅,在林晓薇眼里,却相对可以接受。

“虽然单独来看,这个油价变化很剧烈,但我们要强调的是,即使我国汽油涨价到这个程度,依然比除汶莱外的东盟国家还要便宜,而且便宜不少。”

根据她的估算,即使在涨价后,我国RON95汽油和柴油的价格,依然比除汶莱外的东盟国家平均油价,分别低43%与32%(见图1及图2)。

至于燃油补贴取消对通胀的影响,林晓薇预计,每当RON95汽油和柴油涨价10%,我国全年的通胀率将增加0.51个百分点。

今年通胀料2.6%

“我们预期今年的通胀为2.6%,其实已经考量到某种程度的燃油补贴被取消。”

不过,以上述预测来推算政府在一年内全面取消补贴的冲击,即RON95汽油和柴油双双在一年内涨价60%以上,意味着通胀届时将会大起3个百分点以上。

此外,林晓薇承认,汽油涨价将无可避免地降低民众的消费能力,尤其是在选择性消费方面,至少短期内如此。

零售贸易增长受影响

“查看疫情爆发前的数据可见,每当RON95汽油的价格显著改变,本国零售贸易的增长率就会受到显著影响。”

根据林晓薇,此前RON95汽油3次大幅降价,分别是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间降26%,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间降25%,以及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间降14%,分别令当时的零售贸易增长率,按年扩大4.6、3.3与3.2个百分点。

反观汽油在2015年3月至8月间涨25%,以及在2017年7月至11月间涨18%时,同期零售贸易增长率分别按年减少了11.4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

“也有例外情况,比如RON95汽油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间显著上涨32%,但当时的零售贸易增长仍然保持。”

林晓薇指出,在长期而言,汽油价格和零售贸易表现没有多大关系,也就是说,汽油涨价对国民消费力的打击,只是短期性质。

取消补贴或年省287亿

对于完全取消汽油和柴油补贴的好处,林晓薇推算,政府每年或可节省287亿令吉,或相当于GDP的1.5%。

“理论上,若一整年的补贴全被取消,那我国今年的财政赤字,预计将会从政府目标的4.3%,降至2.8%。这意味着,政府马上就达成了2025年将赤字减少至3%到3.5%的目标。”

刺激电动车发展

无论如何,林晓薇称,部分省下的补贴拨款,仍会用于针对性补贴方面,所以政府最终节省的金额并没有那么多。

此外,林晓薇认为,取消燃油补贴可能还会带来一个利好,那就是加速本国的电动车市场发展。

“油价上涨将帮助加快大马的电动车使用率。”

她引述德勤近期发布的调查报告,指降低燃油成本,是人们购买电动车的首要理由。

“在东南亚,这就是人们购买电动车的最主要理由,有68%的受访者选择了这个理由。”

目前,电动车市场在大马仍处于初始阶段,去年全国仅售出1万200辆电动车,占本国汽车总销量的1.3%。不过,林晓薇认为,我国电动车市场正处于爆发性增长。

“在T20群体失去了燃油补贴后,也可能激励他们转而选择电动车。”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