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

绿色金融
助推动绿色建筑

地球降温与绿色建筑息息相关,要如何将绿色建筑普及化,也有赖于绿色金融的普及性,环保也讲究现实!



有了绿色金融的推动,就能大规模的推行节能减碳的绿色建筑领域,有利于促进环保、新能源、节能等领域的技术进步,而且还能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增长潜力。

如果绿色金融能够充分支持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产业的发展,将极大地推动全球的房地产建筑业转型升级,走上绿色健康的高质量发展轨道,成为真正践行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产业。

中国落实绿色金融体

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7部门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构建覆盖银行、证券、保险金融等各领域绿色金融体系,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由政府推动,并发布政策明确支持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绿色经济体。

从过去经验可体会到建筑向绿色化转型,有利于促进环保、新能源、节能等领域的技术进步,而且还能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增长潜力。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并明确支持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绿色投资考量环保 

绿色投资(Green investment)的概念起源于欧美金融投资家对其投资对象进行投资决策时的项目分类。绿色投资把经济收益性之外的环境问题等也列入了投资决策的重要考量项目,继而衍生了绿色金融产品。

绿色投资的投资对象包括:

1.重视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性发展企业的股票、债券;

2.再生能源或新型能源企业的私募股份节能型绿色房地产;

3.节能型交通设施,供给可再生能源的基础设施;

4.有效吸收温室气体的森林植树投资,可持续性农地或农业投资。

产品多样化

绿色金融分为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等,所有的金融产品都可以用来支持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产业的发展。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比如在绿色信贷方面,银行在审批绿色建筑项目的相关贷款时,可以采取优先审批的措施,引导企业更多地开发绿色建筑项目,一些有责任有担当的国有大型银行,甚至可以给予绿色建筑项目的相关贷款一定利率优惠。

绿色投资把经济利益与环境问题列入了投资决策。

缺乏专业标准不利发展

目前,绿色金融机构对于绿色建筑的评审没有专门的标准,绿色建筑认证机制在两个方面不利于绿色建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尽管各大部门有实行等级标识评价管理,也但没有对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效果进行量化评估,没有具体数字,这除了无法体现出绿色建筑对于节能减排的真正贡献,也不利于金融机构针对绿色建筑节能收益推出有针对性的信贷产品和服务。

此外,由于还未普及化,绿色金融发展还缺乏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 ,无论是环保政策、法律体系还不臻完善。

不少国家的环境经济政策也还处于幼苗和探索阶段,地方保护主义、政策执行力不足等现象在环保领域也还不普及化。

政策实施不顺利

自2008年来,一些国家对于环保所推动的政策,一般就是停止大项目、区域限批、流域限批等行政方式,长期效果十分有限,而在具体领域、具体项目、具体企业,环保政策的实施也不是非常顺利。

以中国为例,环保违规信息还缺乏完善的发布机制,金融机构不仅缺乏环保专业知识,也面临获取信息的高成本问题。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企业基本信用报告》所能提供的“环保信息”涉及的企业范围还十分有限。

一般上,金融机构对大多数不属于国家监控范围的企业、项目的环保违规情况,只能通过实地调查或媒体报道获得,有的甚至难以获得,信息不明确,精准度不高。

社会责任意识不到位 

目前,全球的绿色金融的发展还缺少来自内外部的刺激和监督,无论是大环境、股东、投资者、员工、环境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意识还不到位。

当金融机构内部在管理方面还没有建立起与绿色金融配套的制度,缺乏符合绿色金融发展需要的激励内容,是很正常的,更发挥不到金融产品的真正效应。

最常见的情况是,金融机构内部的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意识,很容易被繁重的经营考核和诱人的经济效益所冲淡。

总而来说,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还未建立一套对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激励机制。

提供购买绿色建筑优惠
绿色金融人为执行的重要

要推动金融产品,让绿色建筑普及化,从消费者买房的角度来说,银行可以对购买绿色建筑房屋的买房人或企业优先审批“通融性”高的分期贷款,同样可以给予利率优惠,从而激励消费者更多地购买绿色建筑的房屋,甚至租赁时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激励措施。

其次,国家支持上市公司或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开发绿色建筑的企业可以积极申请发行绿色债券,绿色债券审批可以走特别的绿化通道,债券募集资金占项目总投资比例放宽至80%,发行绿色债券的企业不受发债指标限制。

建立绿色建筑保险制度 

最后,绿色基金、绿色保险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目前中国人一些大型保险集团已经在探索建立绿色建筑保险制度。

追根究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力度还不够大的一个原因是金融机构无法确保企业最终开发的项目是真正的绿色建筑项目,如果有了保险机构的担保,金融机构的风险就会降低很多,有意购买绿色建筑房屋的人也会没有后顾之忧。

此外,金融主管部门的绿色金融政策不能只停留在限制对“企业的信贷投放和促进节能减排短期目标”的实现上,要加强对绿色金融的战略安排和政策配套。

金融主管部门也要全面承担起绿色金融理念的传播、引导职责。

在更高级别的国际合作领域,金融主管部门必须积极动作,掌握国际绿色金融发展最新趋势、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和环境风险管理经验的了解。

提升到战略层面 

同时,绿色金融必须全面提升到金融机构的战略层面,全面展开准备工作,尽早进入实践探索阶段的金融机构,不再停留于某些具体经营层面,制定专门的绿色金融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是当务之急。

各国金融机构要有效展开组织保障、企业文化(包括信贷文化)、人才、政策的战略准备工作,将环境因素嵌入业务决策流程、如何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和管理等各领域,这块还需要不断学习。

结语:

现有的绿色建筑开发贷款、绿色住房抵押贷款与一般房地产信贷产品,在贷款条件、利率、期限等方面都没有明显的差别,风险相对高企,因此,绿色金融接受程度不高。

在缺乏与绿色建筑项目的项目类别、建筑技术等行业特征的结合,绿色建筑支持力量依然稀薄,在近年来许多国家加强房地产市场金融调控的背景下,金融机构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动力更加不足。

此外,消费者更关注房屋的价格、位置等。对于绿色建筑所体现的节能、环保价值不够重视,而由于绿色建筑的购房成本通常高于普通建筑,在相关税收优惠不足以抵消购房成本的情况下,绿色建筑难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另一方面,绿色建筑认证信息共享机制有待改善健全,才能让绿色金融及绿色建筑在轨道上运行。

下期预告:

绿色建筑和环保结构是未来的趋势,每个人都能成为贡献和帮助环境改善的一份子。

注:

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但你是否知道,全球能源约有三分之一是耗费在建筑上,假如建筑绿化革命让造屋变成既舒适又节能,这对地球会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反应

 

优生活

国人应居安思危 大马建筑急需防震技术

【马来西亚建筑的防震未来】上篇

报道|陈绛雪

摄影|黄亮晖/部分图片取自本报资料室

专家不止一次警告,得天独厚的马来西亚早已不再是“零地震”国家,近年多次受到余震影响的半岛西海岸地区,东马沙巴自2021年以来更有多达10次的地震纪录!

防震建筑,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事。原来,雪隆和主要城市地区的高架天桥和槟城大桥,都有装置防震技术。所谓“防震/抗震建筑”(Earthquake Proof-Building)即是指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级和以上的地区,必须有抗震设计的建筑。

防震抗震建筑主要有3种结构——抗震结构、减震结构、隔震(避震)结构。

在普罗大众的认知里,“防震、抗震、避震、减震”都是同一概念。

避震和防震不同

拉曼大学李光前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主任叶俊杰助理教授一开始就先厘清:“避震和防震是两种不同的结构设计,从建材、结构到保护方式都各具特点,根据建筑所处地理环境和所需功能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至关重要;有避震和防震设计的建筑,其安全性也不可同日而语。”

★抗震结构(Earthquake Resistance)

在建筑主体上的抗震伸臂体系或抗震支架(Outrigger System),即柱子、房梁、墙体的强度和硬度来抵御地震。因地震能量会直接传递到建筑,引起建筑大幅度摇晃,地震规模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小型住宅到高层建筑广泛采用抗震结构形式。

★减震结构(Earthquake Shock Absorption)

通过在建筑内设置减震构件(阻尼器 damper)吸收地震能量,减少传递到主体框架的地震能量,从而降低地震对建筑的损坏程度。地震后通常不需要更换阻尼装置,若有受损只需根据情况和程度修理或更换,恢复到地震前的状态。阻尼装置的减震效果可在地震时抑制建筑的震动与变形,同时也可抵御强风引起的楼体晃动。

阻尼装置形状多样,可按建筑需求选择,比如小型建筑多使用撑杆式装置,还有用于摩天大楼(比如日本东京晴空塔)的筋混凝土(Precast Concrete,PC)结构的中央支柱。

★隔震/避震结构(Earthquake Isolation)

利用隔离装置将建筑与地基隔离,利用阻尼装置吸收地震能量,减轻建筑受到地震的破坏。简单来说就是在建筑基层装置“避震台”(base isolator),相比抗震和减震结构,能更好低抑制建筑的震动和变形,减缓建筑的摇晃程度,减少家具和固定装置等物件跌落和损坏,从而保护建筑在地震后的功能,近年广泛应用于大规模建筑设计中。

此外,建筑层数越高,避震结构成本也会跟着降低,既能实现较高的抗震等级,建筑规划设计也不会面对高度限制的问题。

国油双峰塔抗震韧性10级

叶俊杰指出,国油双峰塔(Petronas Twin Tower)或可说是大马最早具有抗震设计的摩天大楼建筑,采用的正是隔震/减震技术,抗震韧性可达10级。

“KLCC和后来采用其他防震技术的新建筑,尤其是摩天大楼,一旦发生余震或地震,这些建筑比大部分建筑更为安全。”

他解释,避震台(Base Isolator)是一种橡胶及铁片等复合材料制造的避震装置,当地震发生时,建筑基底的隔震层移动/变形,消耗和缓冲地震时的震动和建筑晃动,不论地震在哪一个方向,都能保护建筑和其中的人。

“每5年必须定期检查避震台的情况是否完好,比如橡胶材质是否硬化。”

高架天桥槟威大桥有防震

他说,雪隆和主要城市地区纵横交错的高架天桥和槟威大桥这些桥梁基建,其实都有装置天然橡胶轴防震技术(Elastomeric Bearing Pad)。

“这是一种类似于避震器的防震装置,但不完全是建筑避震器,没有铁柱芯,它可承受一定的荷载,若这个材质出现问题就无法发挥避震功能。所以工程部每5年会检查一次,因我国环境炎热且潮湿,塑胶容易变质。”

天然橡胶轴防震技术

据了解,大马橡胶局从1976年开始研究、1985年正式推介的这项“天然橡胶轴”防震技术,耐震度预测可达7.5级,至今全球已有2万多座大型建筑和基建使用这项技术,而我国则由英国引进,本地专才开发,而沙巴拿笃的3层式大马棕油局(MPOB)建筑是在2000年第一座使用这项防震技术的建筑物。

他进一步指出,早期的建筑没有避震装置,尤其是一些重要的高楼建筑和设施,后期可装置抗震支架(Outrigger)。

防震铁架系统护118大楼

“118摩天楼所用防震系统就是这种装置在建筑外部的防震铁架系统。一旦地震,这个防震系统会吸收地震能量,抵消对内部建筑的破坏,而之后只要更换或修复损坏的铁架系统即可,成本也低于其他隔震和抗震结构,铁质材料亦可循环使用。”

叶俊杰说,阻尼器(Damper)是美国和台湾最常用的减震系统,用于尚未装置避震器的建筑,可吸收地震能量,通常装置在建筑周边的柱子空间。

抗震建材“钢筋混凝土”

此次的台湾强震中,台北101摩天楼毫发无伤,关键就在于抗震建材“钢筋混凝土”,而外行人看不出门道的金色钢球其实是一个重达600吨的“调谐质量阻尼器”(亦称谐波吸收器),可抵消大部分的剧烈晃动,有助消散潜在的灾难性能量。

同时,整座大楼的钢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钢材的抗拉强度相结合,也使建筑物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和足够的刚性,可抵御震晃、强风和台风。

建筑基层是防震关键

万丈高楼平地起,地震(地面震动)冲击影响的也是建筑底层,因此,防震装置的关键就在于建筑基层。建筑底盘的防震系统耐震力越高,上层结构受损几率和程度也会越小。

叶俊杰解释,建筑楼层数越高,若没有避震器等防震和抗震系统,当受到横向载荷(lateral load)冲击,底层必定不堪负荷。

低层建筑能承受5级

目前的建筑防震系统没有建筑高度限制。至于防震建材,主要有木、铁和钢筋混凝,不同材料有不同韧性与作用,而耐震度取决于材料与韧性。

他说,亚洲及全球多数地震风险国家多采用钢筋混凝土(RC),欧洲国家和美国则采用韧性度及耐震度较高的铁质或木质材料,而钢筋混凝土的韧性度低和耐震度较低。

“地震有两种震波,一种是P波(P-waves),即‘地震’而非‘摇’,钢筋混凝土材质坚硬,极易震碎,当第二震波来到,也就是‘地动’时,建筑就会摇晃导致倾斜而坍塌。所以,建筑材料是至关重要的防震元素。”

他透露,我国现有的普通低层建筑可承受5级至6级以下的地震(5级可能出现裂痕,6级可能局部损坏),政府建筑可达6级至7级, 8级以上完全倒塌,只有摩天大楼这类重要且高危的建筑的耐震度可达10级,包括KLCC、敦拉萨国际贸易中心(TRX)和默迪卡118摩天楼。

国会大厦抗震7级

据了解,国会大厦、槟城大桥、第二大桥抗震力可达7级,而吉隆坡塔则是有一定程度的防震设计的早期摩天楼建筑。

没有防震结构的建筑,遭遇5级地震就会出现裂痕,6级地震足以导致局部结构倒塌,而我国的早期建筑,甚至只能抵御4.6级地震。

我国现有的低度建筑,比如双层排屋和5层及4层以下的建筑,一旦发生地震,建筑会出现裂痕,不似台湾此次地震导致建筑倾斜、底楼“消失”的情况。

他补充,目前我国较着重于阻尼器减震系统,以用于此前未有防震建筑的重要建筑,而一座建筑需要采用避震、抗震或减震系统,则视建筑所需。

大马人防震意识低

在马来西亚,东马沙巴早在1976年就有6.2级的地震记录,近年地震频率有增加的迹象,而西马半岛虽然不处于地震带,也未有大地震这类天灾,但半岛西海岸地区多次受到余震影响,一些人也开始担心和关心建筑防震问题。

不过,大部分人的防震意识至今始终偏低,意识不到防震建筑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建筑工程设计师对防震建筑设计也缺乏知识和专业。这是土木工程和地质学专家最大的忧虑和呼吁。

叶俊杰说:“板块一直是移动状态,每年会移动2公分,所以50年前的沙巴没有地震,但如今已靠近苏门答腊地震断层,而沙巴神山过去曾是活火山,不代表未来不会‘苏醒’。”

“暗藏”不同防震设计

我国早在1993年兴建国油双峰塔时就已未雨绸缪,成为国内最早具备避震设计功能的摩天建筑,而当时设计师采用的是日本的基础隔震/避震技术(base isolator)。

时至今日,我国其他新建筑甚至高架天桥其实都“暗藏”不同的防震设计,比如2023年11月启用的敦拉萨国际贸易中心同样采用基础隔震、最新的马来西亚国民投资机构(PNB)、默迪卡118摩天楼则采用新型消能伸臂体系(Outrigger);槟城第二大桥、新柔第二通道、巴生谷地区纵横交错的高速大道高架天桥,其实也都有天然橡胶轴(Elastomeric Bearing Pad)抗震消震设计。

不包括旧建筑与学校

自2017年之后,政府也规定所有的政府建筑和基础设必须符合防震标准,比如政府大楼、医院、消拯局,但不包括此前的旧建筑以及学校建筑。

“这也是令人担心的一点。根据记录,地震多数发生在日间,少见于夜间,而学校也属于关键建筑。”

他补充:“新的政府建筑除了有防震系统,内部也有类似于防空洞的安全屋(防灾屋),在地震或其他天灾发生时可避入其中。”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