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言商

后乔布斯时代——苹果黄金十年/孙德俊

作者:孙德俊/Antsomi联合创办人

2021年10月5日是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逝世的十周年。这10年来,苹果的年收入经历了以下的增长:

在乔布斯逝世之前,蒂姆·库克(Tim Cook)于2011年8月24日被任命为苹果的新任CEO。这10年来,在他的领军之下,苹果经历了势如破竹的增长。有趣的是,库克在被任命为苹果CEO时,几乎都不被市场看好,整个大市的普遍观察是,苹果有很可能会进入衰退期。

但是,接下去10年的发展证明了这个看法是错误的。库克以绝佳的成绩,证明了他是这个时代的其中一位最佳CEO。

到底这10年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2022年5月出版的新书《After Steve》(台湾中文版译名为《苹果进行式:从革新到镀金,解锁Apple高增长动能的秘密》),为这10年来的点点滴滴,作了详尽的交待和注解。

该书的作者是Tripp Mickle,他是《华尔街日报》科技和企业记者。这5年来除了撰写有关苹果的文章之外,他还撰写了大量有关谷歌和其他硅谷巨头的文章。

为了撰写这本书,他和200 多名苹果现任和前任员工交谈,从不同的视角检视苹果公司的各方各面。 

左右护法各司其职

Tripp还采访了他们的家人、朋友、供应商、竞争对手和政府官员,以让这本书可以更全面的呈现苹果在过去10年的重要发展。

乔布斯在世时,其左右手就是库克和乔纳森·艾维(Jony Ive);“左护法”库克负责公司的营运,“右护法”艾维负责产品的设计。今天世人对乔布斯成就的敬仰,绝对不能不记这两个人在乔布斯身边所扮演的角色和贡献。

《After Steve》这本书就巨细靡遗的记录了库克和艾维这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在乔布斯离世之后如何各司其职,而又在某一个程度上各不买账的情况下……引领苹果走向一个新的黄金十年的过程。

苹果如何在库克的带领下进入这个黄金十年的呢?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1)作为创新者的乔布斯为苹果打造了一个世界级的科技品牌:

从2001年的iPod,到2007年的iPhone,再到2010年的iPad……乔布斯创造了苹果两千年之后的第一个黄金十年。

作为创新者的乔布斯,把苹果打造成世界上最让人趋之若鹜的科技品牌。请注意:是凌驾产品的品牌价值,这就好像是可口可乐或是路易威登一样。

当然,我要强调的是,苹果品牌的建构始于高质量的产品和绝佳的使用经验,这三者环环相扣,也为苹果建立了许多科技品牌无法超越和复制的护城河。这个成就也让苹果进入了丰盛的收割期,並且为库克的接任打下了非常稳固的根基。

(2)库克是个一流的经营者:

库克和乔布斯不一样,他不是创新者。他也和艾维不一样,并不是产品设计天才。但他是经营的高手:苹果的营运、供应链、库存、乃自中国市场的开发……都是他多年来经营的心血和成果。

今天美国科技五大公司(3A2M -Apple、Amazon、Alphabet、Microsoft和Meta),只有苹果具有最大的中国市场的比重;从成功打入中国市场、并且在美中爆发贸易战的同时,还能和中国保持良好关系的情况来看,库克营运和布局的功力绝对是毋庸置疑的。

(3)新产品和新服务的推出:

苹果2021年营收的52.5%来自iPhone。作为一家“iPhone”公司,苹果在过去10年来,也努力开发和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

在这其中,Apple Watch 和 AirPods 就是苹果在后乔布斯时代推出的两种表现最特出的新产品,这两类产品都在所属的产品类型之中成为领导者,也为苹果生态系统的建构做出一定的贡献。

谷歌年献逾百亿美元

(4)从移动互联网平台到苹果生态系统的建构:

以iOS掌控了移动互联网的半壁江山(另一半是是谷歌的安卓Android),苹果收App Store的“过路费”/苹果税,收到合不拢嘴。

连谷歌都要在每一年向苹果“进贡”超过百亿美元,让它的搜索引擎可以成为Safari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由iPhone、iPad、Apple Watch、AirPods、Mac桌上型电脑和手提电脑等等,构成了苹果坚固的生态系统。

也难怪从来不投资科技股的巴菲特,在这几年来也大举买进苹果股票;巴菲特也声称苹果股票是其公司伯克夏目前最重要的4大股票之一。

品牌的建构、专业的经营、新产品和新服务的推出、平台和生态系统的威力,是苹果两千年以后可以进入第二个、也是after Steve之后的黄金十年的4大原因。

《After Steve》这本书的英国版本,用了乔布斯的剪影作为封面。我个人其实更喜欢美国版的封面。

英国版的乔布斯剪影封面,还是在贩卖乔布斯的偶像魅力。但是美国版的封面,以库克和艾维两人看向不同的方向,来突显两人迥然不同的性格和处事方法。

这张照片才是真正的after Steve,也昭示了此二人方向的不一致,和后来艾维会离开苹果的发展。

两种投向不同方向的眼光,交织出苹果过去的黄金十年。而下一个十年,又会是另外一个篇章的开始了。

视频推荐:

 

 
 

 

反应

 

国际财经

在特朗普关税豁免前 苹果深陷疫情断链来最大危机

(华盛顿14日讯)苹果公司(Apple)暂免疫情以来最大的一场危机。特朗普总统针对中国制货品加征的125%关税,对苹果的冲击不下于5年前的冠病疫情断链。但日前特朗普为苹果送上大礼,将多项热门消费性电子产品列入豁免范围,涵盖iPhone、iPad、Mac、Apple Watch和AirTag。

未来仍可能针对含有半导体的产品祭出针对个别产业的关税,且中国制产品仍将面临20%的税负,但这次政策调整对苹果和仰赖中国制造的消费性电子产业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多。

Evercore ISI 分析师Amit Daryanani报告中指出,这对苹果是重大利多,原本的关税势必会推升生产成本。」他预料苹果股价在经历本月11%的重挫后,周一将出现反弹。

在最新一波豁免措施公布之前,苹果原本已有应变方案:调整供应链,将更多供应美国市场的iPhone转往印度生产,避开中国出口所面临的高额关税。苹果高层认为,这是在短期内避开惊人税负、避免大幅调涨售价的可行做法。

印度的iPhone生产基地年产量已可达逾3000万部,即使仅靠印度出货,也足以供应美国不少需求。苹果目前每年销售约2.2亿至2.3亿部iPhone,其中约三分之一销往美国市场。

但如此转移不太可能毫无波折,特别是在苹果即将进入 iPhone 17 的生产阶段,而新一代产品主要仍会在中国制造。苹果内部的财务和行销部门对于新机在秋季上市时可能受到冲击的疑虑升高,整体气氛弥漫着一片焦虑。

若要在短短数月内,完成大规模将 iPhone 17 生产转往印度或其他地区的工作,对苹果而言将是一项极为艰钜的挑战。很可能被迫调涨售价(这种情况目前仍不能排除),并得向供应商争取更有利的条件。同时,苹果强大的行销团队也势必要说服消费者,这一切调整都是值得的。

iPhone87%中国生产

iPhone是苹果最重要的营收来源,摩根士丹利估计,其中约 87% 是在中国生产。iPad的生产比重也有八成在中国,Mac则有约六成来自当地。

这三项产品合计约贡献苹果全年营收的 75%。不过,目前几乎所有Apple Watch和AirPods都已转移至越南生产,一部分iPad和Mac也在当地组装,Mac的产能则持续扩展至马来西亚和泰国。

摩根士丹利估算,苹果约38%的iPad销售来自美国市场,Mac、Apple Watch 和 AirPods 的营收也有约一半来自美国。

尽管特朗普一再施压苹果将 iPhone 移回美国制造,但中国是苹果数十年的生产基地,短期内要完全脱钩恐怕并不现实。美国本土缺乏相应的工程与制造人才,使得在地生产几乎难以立即实现。

中国工厂的规模与速度至今仍无可取代,其高效率对苹果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全球市场的销售布局上。苹果目前有近六成营收来自美洲以外的地区。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加征关税后,像三星电子这类不在中国生产手机的竞争对手,会因此取得优势。

苹果和其他企业向特朗普政府强调,尽管他们愿意扩大在美国的投资,但将最终组装转回美国实际效益有限。他们主张,美方应该着重争取附加价值更高的工作机会回流,并鼓励如半导体制造等领域的投资。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