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言商

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股权激励/周志强

周志强(理财导师)

最近有个老朋友简称鸿哥,找我咨询他近期面对的问题想听听我的意见。

话说3年多前配合作公司扩展计划,在大客户提出建议下需要成立新公司经营辅助产品,协助公司长远战略,发展为公司创建更大护城河而已。

大客户也承诺注资新公司成为大股东,鸿哥主要负责领导与咨询。

但这新事业需要一些特定技术及政府相关执照才能进行,因此必须找到相关行业的专才协助。

经过几个月物色人选后,最后他找了一位自己稍微认识的年轻人进入公司,成为担任核心总经理兼负责技术的总监。

股权激励留住人才

对这新事业,鸿哥也没有十足把握经营成赚钱公司,由于是新尝试,为了减低人力成本同时达到激励人才作用,让有才干的年轻人真正为公司卖命。所以,他提出让这个核心人物拥有公司10%股权。

据鸿哥所说,这人心地善良,工作时确实不太和公司计较。但,在一段时间后鸿哥发现他工作勤劳,不过能力却不尽理想,有点瞎忙而已。因此,鸿哥找上了自己信任的前员工回巢当执行长。

公司成立后这几年,虽然面对种种挑战及还没有呈现赚钱状态,但在新执行长领导下也逐步进入营运轨道,朝向好的发展方向。不过,原本的大股东(也是大客户)因为其本身公司内部的重整,而决定退股离开这新公司。

大股东就提议第二大股东鸿哥收购其原有股权,一切都顺利进行。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当鸿哥把这件事通知这小股东时,由于他不满过去执行长的处事方式没有尊重他,忽视他的权益等等,而私下联络了大股东中的其中一个成员告状(其实也只能表达不满情绪,因为公司也没有触犯任何的法律条规),甚至擅自找投资者来向大股东买股。

具备股东应有思维

这一操作下,让原本极其顺利的股权转让变成复杂化了。大股东公司内部也开始形成一些不同的声音。虽然还不至于造成收购过程瘫痪,但造成整个过程多了波折也加重收购成本。现在谈判回购小股东的股权时,他居然狮子开大口要求更高的价码。

当时候的讨论中,我也看见了其中一个关键,就是股东的基本人品要好之外,股东是否具备应有的责任、思维上是否成熟并具有股东应有的思维,也成了另一个过去很多人忽略的关键。

就像鸿哥的案例,那名股东表面上好像没有问题,但由于个人主观性太强,无法从公司股权架构、董事会职责及管理层职责中以大局权衡利弊、分辨重要优先顺序,把自己意志放到最大而执意意气用事的做法,最终将是两败俱伤。

所以,股权激励人才,处理不当时损失更大,还被绑手绑脚啊!

[email protected]

https://www.facebook.com/nicholaschuFP

视频推荐 :

ADVERTISEMENT

 
 

 

反应

 

在商言商

小企业该让出大股吗?/周志强

有个在服务行业工作了8年的朋友,简称小李,主要业务是协助客户管理他们投资的种植业。

凭借良好的口碑,他从一个人带两个工人,到现在带着自家员工加上各外包合作伙伴超过20人,管理着5到7个客户的种植园。

最近,有个新客户在雇用他的服务后,想要注资成为大股东再扩充生意。除了注资之外,这位投资者还表示有能力在一到两年内将这位朋友的生意翻倍,但条件是他要拥有60%的股份。

经营生意以来,小李确实看到生意有潜在发展前景,特别是向更大园主承包管理工作。不过顾虑于手上没有充裕的资金,他不敢投入更好的机械、罗里、聘请技术型员工等的预算下,生意在这一两年也遇到了瓶颈。

小李既想获得大股东资金与资源支持,但又担心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最后会拱手让人,或者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

和他聊聊后,我建议他考虑以下几个关键:

第一:先建立双方的共识

对于缺资金与资源的小李来说,新投资者的加入可以满足他的需求。然而,企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填补当前的资源缺口,更关键的应该是要有长远的发展愿景及完善的计划。

因此,在进一步成为合伙人之前,特别是当对方将成为主导公司的大股东时,双方应先确立对公司中长期发展的共识。

这共识的大前提才是双方成为合伙人的首要关键。

第二,明确谁来领导与管理公司

达成共识后,谁将是公司核心领导人物?小李是否坚持自己主导公司,还是愿意配合大股东入股后,股权变化后的领导层更动(思考未来如果大股东认为小李不适合,小李是否做好了被替代的准备?)。

小李也必须明白,尽管新投资者在初期可能让他全权负责,但在长远经营下,作为大股东,他有权在未来基于任何有利因素而要更换领导层。

第三,评估公司现在最有价值的“竞争优势”及资产

新股东投入的资金与资源固然对股权有要求,但小李也应非常清楚自己公司的价值所在,特别是可“量化的价值”,这样才能在谈判中找到筹码。

只有平等的价值交换,才能为长远的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四,评估新股东加入后的利与弊

一方面,是否能创造1+1大于2的更大优势与机会;另一方面,资金和资源到位后,公司能否快速转型并扩大市场份额。

第五,评估风险

万一合作不愉快,小李如何能中途离场而又保障到自身利益的安排?

最后,有时不一定要以股东伙伴方式进行合作,也可以从“共赢共享资源”的角度找到合作模式。这可以是过渡之计,也可以是大家建立信任的过程。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