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蔡英文支持度仅32.7%
学者:同婚劳权最失民心

仅32.7%台湾民众赞成总统蔡英文领导的方式。(网络图)

(台北17日讯)台湾总统蔡英文的民意,还未止跌!台湾民意基金会今早公布最新民意查调结果,32.7%民众赞成总统蔡英文领导的方式,比执政两周年时下降了6.5%,另有52%不赞同,比赞成者高19%。

世新大学性别研究所教授陈宜蒨认为,蔡政府在劳权、同婚等议题失去民心,蔡英文声望因此遭受严重打击。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指出,从今年上半年起蔡英文声望一直在四成以下,显示蔡英文未脱离二次执政困境。



此外,当被问到“你个人最支持哪一个政党?”,民调显示民进党支持度有23.1%、国民党支持度为23%,蓝绿仍稳坐两大党宝座,时代力量支持度则有8%,稳坐第三大党。另外亲民党支持度4.1%,其他政党4.5%,但也有34.9%民众无支持特定政党。

另外,近两年台湾人政党认同趋势图显示,民进党的高峰在2016年6月的51.6%,但现在只剩下29.5%。国民党认同度最低点自2016年5月的16.6%呈现稳定状态,并逐步攀升到现在的23.2%。中立或独立选民的高峰在2018年4月的46.6%,目前是43.7%。

反应

 

言论

郭台铭的政治怪论/谢诗坚博士

现年73岁的台湾首富郭台铭已于9月中旬宣布将与艺人赖佩霞搭档,竞选台湾总统。

这个消息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因为在他之前已有人以独立候选人的身分参加总统选举。例如1996年开始的全民投票选举总统时,就有陈履安、林洋港和郝柏村搭档,下来是宋楚瑜、许信良及李敖等,结果全告失败,以致在2004年直到2020年的总统选举都没有独立人士上阵。

没想到在2024年的台湾总统选举又出现独立候选人,但这次不是政要,也不是著名文人,而是腰缠万贯的郭台铭。为吸引公众的注意力,他挑了一位艺人搭档,也点缀了总统竞选的亮点。

政治不同于做生意

由于没有媒体看好独立人士当选总统,因此媒体就形容他是为民进党的总统候选人垫背的,对政局只有负面而没有正面的影响。

虽然郭台铭是个十分成功的商人,但当他说要用做生意的手段治理台湾时却让媒体感到不安,因为政治完全不同于做生意。

但为什么这一次郭台铭的语气十分坚定要参与总统选举?原来是有背景的:

在2016年时,因看到年迈的亿万富翁特朗普宣布参加美国总统选举,也就刺激郭台铭也想仿效从政。

不料在2019年国民党选拔总统候选人时,选出韩国瑜而不是郭台铭。在负气之下,郭台铭退出国民党。于是他就放眼 2024年的总统选举。

谁料国民党近期又选了侯友谊(新北市长)作为2024年的总统候选人,郭台铭独自上路碰运气。但我们须分析郭台铭这样的添乱到底对中台的统合有何帮助?还是保台拒中?这是须要了解的。

首先民进党的赖清德、国民党的候友谊、民众党的柯文哲及无党派的郭台铭都不肯公开承认中台在早年已签署了“九二共识”。

虽然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对台湾无害,但台湾认为坚持“中华民国”代表中国是很牵强的,也不合逻辑的,因此干脆不予承认。

在不接受“九二共识”下,赖清德以三成的支持率领先,而国民党及民众党各有近二成的支持率,殿后的则是郭台铭,支持率只有10%左右。

其实郭台铭致命的缺点是他相信打经济牌能使台湾更加强大。

他说,企业家治国的时代已经降临,若台湾在他的治理下,从明年起台湾的经济成长会翻倍,更可以使台湾在20年内超越新加坡,成为亚洲人均GDP最高的“亚洲首富”。

错用战略跌入灾难

媒体的反应是,郭台铭不但没有政治敏感度,而且错用战略,结果是台湾跌入灾难中。

让人抓不住头脑的是,他似乎别有用心地指出,面对台海与中美关系的兵凶战危,他拍胸膛说绝不会让台湾成为下一个乌克兰,且保证会为台海带来50年的和平。

对此,他曾投书《华盛顿邮报》说,在一个框架下与北京谈判的建议应是最亲近北京的主张。

可惜他没有阐述统一的观念是什么?美国也认为郭的想法不实际。说到底他的“大中华”的观念是与中国大陆不同的,郭的观点是以“中华民国”为主体,而不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主体。

当然美国也会在背后给予民进党较为明显的支持,目的是阻止和分化中台的一统,以便能借助台湾来挫折中国的强大。

只要台湾不被中国收复,美国就会认为台湾是美国在亚洲的最好政治棋子,比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更为重要。

因此台湾的未来不是总统选举后谁胜了,而是什么时候才能让台海及南中国海恢复平静,不再成为摆在中国门口的“即时炸弹”。

在这方面,郭台铭说,中台关系若要相对安稳,必须是彼此不可能脱钩,他承认两岸最根本的矛盾是主权与法理,不是靠经济可解决的。

既然郭台铭却无法提出有说服力的观点,不但中国不会回应,台湾人民也不买账,除非郭台铭先承认台湾的主权在中国,然后才来谈人权和其他。

就此而言,郭台铭做得到吗?再说,他的“政治企业化”论也注定要破产和失败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