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台湾高中文言文比例
审议会通过下修10%

(台北24日讯)台湾教育部星期六召开课程审议会大会,经投票表决,否决先前所提高中语文文言文占比45到55%的草案,最后“文言文比例35%到45%”的提案获得过半同意,文言文比例确定调降。

在此前9月10日召开的课审会大会中,由于四项降低文言文比例的提案表决票数都未过半,因此大会决议维持教育研究院课程研究发展会(简称课发会)的草案,文言文比例订为45%到55%。



不过,会后部分委员认为程序有问题,主张草案也应经过表决,不能径自成立。

国民党:政治干预教育

课审会昨天再度召开大会处理相关议题,会中委员达成共识,课发会草案也需经过表决,获得过半票数才能成立。

因首轮票数相当,之后进入第二轮投票,分别针对40%-50%和35%-45%两项提案表决。最终文言文比例35%到45%版本获过半同意票数,确定调降,较课发会草案下修10个百分点。

中国国民党立委柯志恩今天在“面子书”网批评说,课审会以“确认会议纪录”为由,赤裸呈现一出“政治干预教育”的戏码。



柯志恩说,专业的文言文比例,自掀起争议以来,台湾教育部一开始置身事外,闹到社会沸沸扬扬,形成两派连署角力。之后则再三拖延、议而不决、公布通过、再到翻案,反反覆覆。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炮轰课纲删减文言文 台教师揭去中国化阳谋

报道:童清峰

台北第一女子中学教师区桂芝批判108课程纲要删减文言文,走红网络。尽管受到绿营攻击,她仍强调文言文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学素养、思想品德等方面的作用。

台湾课程纲要问题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吵一下,但往往于事无补。执政当局铁了心要“去中国化”,因此不管外界如何严厉地批判,最终都只如犬吠火车。只是这回担纲挑起这个话题的是台湾首屈一指的高中中文老师,在总统大选如火如荼的当下,使话题延烧起来,也令台湾社会的政治氛围更加激烈。

台湾目前的教科书采取“一纲多本”制度,由教育部制订课纲,各出版商依据课纲自行编写教科书,并由学校自行选择使用。目前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所采用的是“108课纲”(民国108年课纲),自2019年实施以来,一直引发争议。

高中中文课纲中“文白比例”的修改,是争议的焦点之一。原本的文言文(古文)比例为45%至55%,但是108课纲将它调整为35%至45%。此举引起学术界强烈反弹,认为该课纲削弱了文言文的地位,不利于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

此外,历史课纲也受到批评。108课纲将“台湾地位未定论”占据了高一历史课本的重要部分,并将“中国史”纳入“东亚史”框架下讨论,遭质疑“去中国化”,甚至被视为绿营的“党化教育”。所谓“天然独”(泛指生于1980年后、认为台湾已独立的台湾人)就是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成长的,因此蓝营的“侯康配”说,如果当选总统,将全面翻修108课纲。

最近,一段在网上广泛传播的录像,批评108课纲大量削减文言文,掀起各方议论,开“第一枪”的是台北第一女子中学(北一女)的教师区桂芝。在5分钟的短片中,这名年轻的中文老师愤怒地批评台湾教育体制的走向,强调多年来的教改一直在去中国化的原则下进行,使各级学校、老师和学生沦陷在日益黑暗的教育深渊。她不仅批评老师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尊师重道的校园伦理,还痛陈更可怕的是孩子们失去了坚实的基础教育,也丧失了实用的生活教育。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工具。很多学者质疑,108课纲的文言文比例过低,可能导致学生无法深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和思想,影响其道德品格和价值观的形成。

但也有一派维护官方立场,力主删减难学、难懂、跟不上时代的文言文,正反两派僵持不下。

区桂芝痛斥课纲“无耻”

区桂芝指出,108课纲最令中文老师感到痛心的地方是,它取消了对品德教育、人格建立以及生命觉醒的教学。更令人担忧的是,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全部被删除,仅保留一些片段,拼凑成一课程。在这样的课纲下,历史变得碎片化,语文变得肤浅化,各学科全面退化。她质问,这难道是我们教改的真正目的吗?

区桂芝强调,尽管现代生活中不再普遍使用文言文,但是文言文对提升口语表达水准,仍然具有非常独特的价值。她以108课纲删除顾炎武的《廉耻》为例,指出学生将不再了解为何“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她批评:“我们每天看新闻,看到那么多不清不白的政客在那跳梁小丑、耀武扬威,在那边吃香喝辣,学生价值观怎么不混淆,是非观怎么不错乱?所以这是一个‘无耻’的课纲。”结果可能导致学生失去对于道德、耻辱和国耻的正确认知。

这波文言文删减争议,表面是对课纲修订去中国化的批判,但背后隐含对当今台湾官场“缺德”的控诉。区桂芝所激发的更大威力,是让民众去思考居庙堂高位者失政败德、寡廉鲜耻、好官我自为之的歪风。独立分析人士说:“这是民进党在选前最怕被选民想起来的。”

就在各方对绿营人物行为不检却安然在位而批评之际,立法院长游锡堃也跳出来为蔡英文政府辩护,称“廉耻为君主政治产物”,此话一出,网路一片骂声,怒轰“这真的是无耻的最高境界。”

108课纲不仅删除了四书等文言文经典,也删除了许多重要的古典文学作品,例如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连横的《台湾通史序》等。学者指出,这些作品不仅有文学价值,也具有重要的思想和教育意义。

 

支持反对争论不休

针对删减文言文的争议,台湾社交网站“Dcard”台湾大学板也发起投票,结果在1814名台大生中,有38%的学生认同区桂芝的说法,“赞成,古文是中文教育的重要一环”,人数远超反对的23%。

区桂芝的言论确实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回响。然而也有人提出不同观点,认为如果要支持古文的使用,合理的理由可能应该基于文化考量,而非仅仅是道德理由。

“古代哪个奸臣不懂得古文呢?”一名批评者说,许多奸臣的文学才能甚至相当出色,以蔡京为例,他不仅是北宋杰出的书法家,而且文笔也相当优秀。尽管如此,他依然是一位奸臣。在他被发配充军的路上,百姓甚至连卖东西给他都不愿意,最终他饿死于路上。

高雄前市长韩国瑜对于文言文删减,感慨万千。当年文革之后,不知有多少人来台湾寻根,如今倒过来,常听人嘲讽说:“不到台湾,不知文革还在搞!”他说,全世界都想了解中华文化,没想到台湾这宝岛,竟然把这正统切断。“如果要把中华文化的根切掉,先拆掉明朝就建立的台南孔庙,那下一代要如何教育?要放入什么文化?”

台湾教育部长潘文忠较早前出席一场公开活动时澄清指出,108课纲、教育部从来未废弃礼义廉耻,课纲是引导学生于议题中思辨,能于生活中实践礼义廉耻。他以高中中文课本为例指出,多数版本都包含品德和修养相关的选文,如翰林版高一使用《论语》讨论品德,高二通过《孟子》讨论性善和品德。

台湾去中国化教育已行之有年。2005年陈水扁政府时代,杜正胜当教育部长也想调降文言文的比例,当时高中《94课纲》和《95暂纲》都调降文言文的比例。在这个过程中,知名诗人余光中、张晓风等人发起成立了“抢救国文教育联盟”,强烈反对这一调整,然而却无法改变绿营执意推动的去中国化意识。

余光中生前接受《亚洲周刊》访问表示,中文博大精深,但是现代人因为没有好好学习国文,连语体文也都因为西化的影响而变得“恶化”。他举例,原来说“先见”现在变成“前瞻性”,“记性”变成“记忆力”,“调戏”变成“性骚扰”。他认为这些都是不必要的西化,反而让中文变得生硬累赘。余光中认为,中文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如果能好好学习,就能写出流畅自然的中文。他呼吁大家要重视中文教育,不要让中文被西化,而失去其独特的魅力。

这位学贯中西的文学大师说,自己写文章融合中西、调和古今,很容易看,有文言成份,也有语体成份,抛弃古文实在可惜。他引述清华大学荣誉讲座教授李家同指出,文言文就像西方的古典音乐一样,你不一定是音乐家,可是古典乐对你性情的陶冶就很有意义,这是读书人必要的条件,也是必备的文化背景。

绿营抹红区桂芝

区桂芝因批评而成为新闻焦点,这也使绿营感到不安,为了降低它对总统大选的冲击,开始抹红这名老师,称她疑似参加了“台陆港澳中华传统文化研修班”,并指责她模糊港、台青年的方向,暗示她的主张背后有中共的阴谋。这是民进党受创后的惯性反应。

对于绿营侧翼的攻击,区桂芝展现强悍的斗志,毫不退缩,强调任何人无需为自己的立场道歉。

古文的一字千钧之力

网络上对有无需要学习文言文爆发激烈争辩。一名力挺文言文的网友说,文言文不只用得到,而且在关键时刻用出来还有加乘的效果。他举出一个这两年听到、使他击节拍掌的文言文:“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出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姜伯约归降孔明/武乡侯骂死王朗”中孔明的一段话)

去年冠病次世代双价疫苗接种多时,台湾可选择的仅有莫德纳(Moderna)一种,永龄基金会创办人郭台铭呼吁给BNT(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双价疫苗一个机会,却遭卫福部长薛瑞元呛是“BNT推销员”。令郭台铭不满,随后引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骂死王朗的十六字古文反击,原文还有一些相当强烈的措辞,如“狼心狗行之辈”、“罪恶深重,天地不容”等,郭并未全部引述,但对当前执政党的强烈不满已跃然纸上。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