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祭太阳能板重税 专家:或成东南亚能源转型契机

(华盛顿4日讯)美国计划对东南亚太阳能板征收最高达3521%的关税,多位专家表示,这个区域能源转型长久以来停滞不前,特朗普这一步或许反而成了加速的契机。
美国4月宣布,计划对柬埔寨、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的太阳能板课征重税。
若在下个月做出最终决定,这将叠加在特朗普政府现有的关税基础之上,包括对大多数国家征收的全面性10%关税,以及对中国制产品征收的145%关税。
对美国市场来说,“税上加税”的后果可能非常严峻。中国生产全球80%的太阳能板,且控制了制造过程各个阶段的80%。
智库“能源转型研究院”(Energy Shift Institute)常务董事阿德希古纳(Putra Adhiguna)说,这些新关税“将特别导致太阳能产品出口美国,在商业上变得不可能”。
2024年期间,东南亚占美国太阳能板进口量的近80%。
尽管美国近年来在太阳能产业的投资有所提升,但市场仍重度仰赖进口零件。
对中国制造商来说,他们原本就对已饱和的国内市场大伤脑筋,这一系列新关税恐怕会是非常坏的消息。
美国商务部提出的东南亚太阳能板关税幅度,从对马来西亚部分产品的约40%到柬埔寨的3521%不等。
然而,新加坡咨询公司Asia Research & Engagement常务董事马卡隆(Ben McCarron)解释说,对东南亚来说,这场困境或许也有一线希望。他说:“关税和贸易战有可能会加速东南亚的能源转型。”
东南亚能源转型缓慢
中国将在出口商带动下,在区域市场“加倍努力”推动相关政策和运行计划,让整个地区快速采用绿色能源。
分析家长久以来一直警告,东南亚各国在能源转型、摆脱煤炭等导致全球暖化的化石燃料方面,进展过于缓慢。
例如,马来西亚去年80%以上的发电量都来自化石燃料。
马来西亚虽致力将再生能源在总发电量的比率于2030年提高至24%,但这个目标却因与全球气候目标脱节而受到批评。
Ember高级能源分析师杨木易(Muyi Yang)解释说,这套关税制度对这个区域来说意味着双重机会。
脱离美国市场后,反而可以聚焦于本地能源转型,加速当地绿色能源的使用,并推动一个新市场“来当作抵抗外部波动的自然避险”措施。
尽管如此,鉴于美国市场的规模、并考虑到东南亚的再生能源相对只达萌芽阶段,取代美国市场并非易事。
杨木易说:“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把这种以出口为导向的动能,转化为一场本土清洁科技的革命。”
新闻来源:中央社
梁小琴:让更多人申请受惠 太阳能板补贴应到年底

梁小琴
(丰盛港18日讯)马来西亚广西总会总会长拿汀梁小琴呼吁政府,将太阳能板补贴政策延长至今年底,让更多人有时间准备及申请,惠及更多群体。
她昨晚出席仁罗宏广西会馆庆祝成立100周年联欢晚宴时说,在该政策下,每户家庭可获得最高4000令吉的补贴,不仅减轻安装成本,也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
普及化清洁能源
“不过,许多中小企业与家庭因为时间紧迫,未能及时申请相关津贴。我们诚挚希望政府考虑将津贴政策延长至今年底,让更多人有时间了解、准备与申请,从而真正实现节能减排、惠民利企的目标。”
她相信,若政策延长,不仅能进一步推广清洁能源的普及,也能为国家的永续发展目标注入更大动力。
出席者包括马来西亚广西总会副总会长李接生、妇女组主席崔素桦、柔佛州广西总会会长拿督吴岳峰,以及仁罗宏广西会馆会长黎润杰。
电费涨价商民负担重
梁小琴说,近期政府宣布电费价格将上涨,给商家与住户带来沉重负担。
她针对7月1日起汽油和电费即将上涨的课题说,这对企业和人民都是不小的负担。
“当前经济正处在缓慢或走下坡的阶段,若不加以调控,恐怕将引发更严重的通货膨胀,冲击中小企业,也影响民生。
“我们希望政府在推行任何政策前,能三思而行,兼顾发展与人民的承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