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

新一轮贸易战波涛汹涌 全球贸易旧秩序一去不返

(华盛顿、北京、布鲁塞尔25日综合讯)随着美国越来越多地借鉴对华策略、动用贸易武器,世界三大经济体正在进入新的对抗阶段。这可能会令全球进一步分裂,对维持了数十年的自由市场正统观念构成挑战,也让欧洲面临重大抉择。

七年前,时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打响了对中国加征关税的第一枪,接下来乔·拜登带领美国进入产业政策新时代。以拜登对中国输美商品最新一轮的关税加征为标志的第三阶段建立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之上:利用关税来捍卫美国的利益,目前以补贴为政策核心,无遭受报复之虞。

31兆美元(约146兆令吉)的国际商业领域近年来经受住了一系列冲击,其中包括美中贸易战。这一次的关键在欧盟——它一方面想要保住其自诩的多边规则捍卫者角色,另一方面又担心,在美国和中国实施扭曲市场的补贴和关税之际,数以百万计的就业机会和数以百亿美元的投资会流失。

“特朗普把保护主义精灵从瓶子里放了出来,”总部设在瑞士、跟踪贸易政策的机构St. Gallen Endowment for Prosperity Through Trade的创始人西蒙·埃文内特表示,“没有人敢把它关回去。”

上周美国宣布加征关税后,中国暗示准备对进口美国和欧洲汽车征收最高25%的关税,威胁对大西洋两岸实施报复。

这是因为欧盟对电动汽车补贴的调查即将结束,该调查可能会导致针对中国汽车出口采取防御性措施。预计欧盟的关税将大大低于美国,会根据一种不同的方式,符合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和程序。

华盛顿对中国电动汽车、半导体、电池、关键矿产和其他产品发起最新一轮猛攻的同时,还要求其他国家一道反对中国产业政策。按照美国的说法,中国的产业政策正在向全球倾销廉价商品,而中国对这种指控予以反击。

“更重要的是,这向世界其他地区发出信号,无论谁入主白宫,美国优先的总体政策方向以及跟中国局部脱钩都将继续下去,”前韩国贸易部长呂翰九表示。

随着七国集团财长、央行行长和高级经济官员周五在意大利湖滨度假胜地斯特雷萨举行会议,贸易紧张局势正伺机而动。经合组织(OECD)总干事马特修斯·科曼对影响的程度感到担忧。

“我们应该做的是改进全球化运作和实施的方式,”他向彭博电视表示,“但我们必须非常小心,不要因噎废食。”

出口风险

由此导致的贸易分裂对中国、韩国或日本等国家的危害更大,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高于美国或许多欧盟国家。

疫情助长了保护主义情绪,但实际上也让中国更加依赖出口推动增长。根据WTO数据,把香港计算在内,中国占全球出口总额的20%左右,是美国所占比重的两倍。

这样的依赖程度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中国在以世贸组织(WTO)为中心的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并声称要遵守规则。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北京一直试图与邻国以及塞尔维亚和匈牙利等更遥远的国家达成一系列贸易协议。

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制造业产值之间的失衡是美国和欧洲担心北京当前政策可能对全球经济造成影响的核心所在。

由于美国两党政客已经让许多选民相信,提高关税和政府援助是拯救美国就业的手段,日益高涨的贸易保护主义热潮几乎畅行无阻。

世贸或是其他旨在实现贸易自由化的论坛上若无美国发挥领导作用,一些经济学家会很难预料这场“比烂”大赛什么时候才会停下来。

补贴泛滥

埃文内特的Global Trade Alert研究小组数据显示,14.1兆美元(约66.4兆令吉)全球出口中近70%与有补贴的对手展开竞争,高于十年前的50%左右。该机构跟踪扭曲市场的政策。

Mercatus Center国际贸易专家、前白宫贸易经济学家克里斯汀·麦克丹尼尔表示,如果中国进口商转向其他地方下订单,美国农民将成为最容易受到冲击的群体之一。

她认为,世界贸易演进之路的规则正在改变,时光正在倒流。

“我们正在远离WTO世界,本质上回到了关贸总协定的世界,彼时关税和补贴泛滥,但各国都在试图推动国际贸易便利化,至少是跟他们的一些合作伙伴,”她在谈及20世纪90年代中期WTO成立之前的规则体系时表示。

欧盟面临的多边主义解体风险可能最高。欧盟的战后经济模式建立在基于规则的体系之上,这套体系鼓励开放市场和竞争。几十年来美国一直是引领发展中国家走同一道路的天然盟友。

现在,仍然支持遵守WTO规则的布鲁塞尔官员开始感到孤立无援。

两位欧洲官员表示,他们认为美国已经放弃了贸易规则和程序的原则,转而采取主要基于经济安全的做法 —— 保护国内新兴技术并加强国内供应链。官员们称,这种做法本质上试图把中国排除在外。

诚然,欧盟已经变得更加果断,最近已经采取了在几年前还不可想象的行动。

欧盟接将完成一项为期近一年的调查,以量化北京对国内电动汽车生产商的补贴,这项调查可能会导致关税出台。欧盟同时还在调查中国医疗器械采购行为。

欧盟的新工具

欧盟还推出其严格的经济安全战略,在控制可作军用的技术、甄别敏感投资、以及降低供应链风险之间寻求调和。

一些官员认为欧盟对北京的做法很幼稚,而另一些官员则表示,除了捍卫基于规则的秩序,欧盟别无选择,因为它赶不上美国和中国的投资和补贴规模。

这个由27国组成的联盟内部要求彻底反思的呼声越来越高。前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正在撰写有关如何提高欧洲竞争力的报告,他曾呼吁保护欧盟的产业,以免在新技术竞赛中进一步落后。

“我们相信全球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期望其他国家也会这样做,”德拉吉今年早些时候在演讲中提到中国和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表示,“其他地区不再按规则办事,正在积极制定政策以增强竞争地位。”

反应

 

国际财经

教训欧盟但不打贸易战 中国能打的牌不多

彭博社专栏

在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后,中国可能会对欧盟采取有限且有针对性的报复;北京方面担心,如果采取较强有力的回应可能会适得其反。

欧盟下个月开始拟对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新税率最高将达48%;来自中国的进口激增下,美国、土耳其和其他国家都已采取行动设限。在周三宣布这一消息后,中国商务部及中国欧盟商会都抨击布鲁塞尔的这项举措。

虽然报复可能有助于阻止世界各地采取进一步的贸易保护行动,但北京方面面临的风险是,反应过激会促使跨大西洋进一步结盟,反制中国——不利国家主席习近平鼓励欧洲“战略自主”的作为。

研究公司Trivium China的经济分析师乔·佩塞尔表示,如果中国以激进的关税作为回应,就有可能引发一场贸易战。他说,北京迫切希望避免这种情况。

总部位于柏林、专注于中国的研究机构Merics预测,中国的报复将集中在起司和猪肉等农产品上。欧盟对电动汽车发起反倾销调查后,北京方面启动对原产于欧盟之白兰地的调查。曾向布鲁塞尔施压,要求对中国电动汽车采取行动的法国,是主要的白兰地出口国。

根据《环球时报》周四报道,中国企业已向相关部门提出正式请求,要求对从欧盟进口的猪肉进行反倾销调查。对这些产品的任何限制都会伤害西班牙,西班牙是欧盟中对中国最大的肉类供应国。

官媒还表示,北京正考虑对配备大排量发动机的进口汽车上调暂定关税至最高25%,但只会影响德国车企在中国销售的一小部分。

Merics首席分析师雅各布·冈特周四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北京不会针对仍需要的欧盟产品出手。他说,这些商品包括机械、化学品和医疗技术产品。

避免过度反应

欧盟自身举措的影响也可能有限。

中国汽车制造商的效率意味着,即使征收额外关税,它们仍可能赚钱。中国企业也寻求在欧洲迅速建厂,这将削弱相关措施对进口的影响。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张嘉兰(译音)表示,北京方面可能希望避免关税战,同时继续让电动汽车进入欧洲市场。反应过度可能会危及这两个目标。

张嘉兰表示,报复行动可以针对特定欧盟成员国甚至特定地区,以施加压力。

中国最初的反应是一波口头谴责。中国商务部敦促欧盟立即纠正错误做法。

欧盟中国商会表示,此举是贸易保护主义行动的做法,并认为欧方多项“补贴”指控存在不实成分,涉嫌是“猎巫”举动。

拟向世贸提诉讼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在周四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中方保留向世贸组织(WTO)提出诉讼的权利。

但同时,双方可能会进行双边接触。在宣布征收额外关税后,欧盟说,已联系中国当局“讨论这些调查结果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说,仍有谈判空间。

最终决定将在几个月内做出,所以还有时间。即使在征收关税之后,仍然可能协调彼此立场。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