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余

【元宵特辑】元宵抛柑说从头/杜忠全

文|杜忠全

本城旧俗,元宵是要出门兜风的。这如20世纪40年代巴素的《马来亚华侨史》所说:“大体当时的女性是深居简出的,但这一天,她们却准许由年长的亲属,陪伴出外,她们喜欢到的地方,是双溪槟榔和码头……”巴素说的是百年前,而他的百年前,按推算应当是19世纪中叶。元宵就不该待在家,要出门看热闹,看来旧时人与今时人,人同此心啊!

元宵出门干啥?坐马车或后期的轿车逛街看灯月交辉,兜到庙宇上香祈愿,最后到河边或海堤吹晚风,岛屿的世俗民情,一般如此,这里头有故事。

水边投物祈愿风俗

话说槟榔屿华人有在水边投物祈愿的风俗,这风俗不见诸原乡,是殖民地华洋相接的产物?这暂且无解,姑妄信之。那么,所投何物?按本城名人伍连德的儿时回忆,那是碎瓦片或小卵石,随地捡起了站在河岸或海堤上抛落水,“如果碎片在水面跳起一次或两次,则预示前景乐观;如果碎片直落水底,就意味姑娘须静候”。值此元月良辰,未婚的年轻女性以此祈求良缘。

上述伍连德的童年所见,时间段落是落在19世纪末,相当地合情合理。至于巴素所记的“投龙眼,好尾景;投红枣,年年好”(闽南语),指明是20世纪前半叶的民俗,究竟这是真的把谐音上具有好寓意的龙眼、红枣等投水祈愿,还是民间俗谣念着好玩,不是真的这么做?

其实1949年出版的《槟榔屿大观》一书,就载录了一首槟榔屿的民间俗谣,以谐音抛物的方式来寄寓美好的想望,里头就缀有这么一句。这些以谐音来串起的民间抛物俗谣,一般只是语音游戏,未必反映实际的社会行为的。

以抛柑求姻缘

那么,可以说到后来方兴未艾的元宵抛柑了。元宵抛柑确实是马来西亚华人的特有风俗,以抛柑来求姻缘,既应过年吃柑的食俗,也与元宵月圆人团圆的节俗一致。最近的二十来年,这确实是遍地开花的马来西亚年俗了。但是,就源远流长的元宵节俗来说,当真有这《槟榔屿大观》的节日实践?

大北马地区的华人,大概都朗朗上口“丢柑嫁好翁,丢鼓娶好某”的闽南童谣,过大年来到元宵,大人小孩都把这顺口溜式的童谣一路念到元宵,仿佛煞有介事那般。

应景的节日活动

说起元宵丢柑,近些年确实是应景的节日活动,人们在河边或海边借节日之名办群聚活动,然后男男女女都往水中抛柑求姻缘;没有河海的城镇,也圈起一洼水,大家围着临时的人造水池,抛柑仪式照旧进行如仪,不是?

元宵抛柑这我们在地创造的节俗,是怎么来的呢?

半个多世纪以前,槟城人还没有丢柑的民间俗谣。也是《槟榔屿大观》的载录,那是“丢葱嫁好翁,……丢鼓娶好某”。元宵以闽南发音的“葱”对应“翁”(翁婿)的谐音,并流传为应景的方言童谣,在闽南方言圈的福建闽南、台湾乃至东南亚的闽南社群,在在都存在着。一直到前些年,有拉曼大学中文系学生在雪州采集闽南童谣,依然找到“葱”与“翁”谐音对应的童谣,这与闽南语言风俗是一脉相承的。

那么,到了20世纪的后半期,“葱”为何在槟城被替换成“柑”,并且发展成群众的节日实践,进而成为马来西亚特有的元宵节俗呢?

这恐怕跟前人所见之19世纪以来老槟城人的元宵过节模式有关了。妙龄少女过元宵,带了年柑到旧关仔角海堤边剥着吃,一边赏看月下歌舞。

早期平日难得见到女孩儿成群出门的青春小伙趋近挑逗,少女们愤然抓起年柑就照头砸去来驱散,“丢葱嫁好翁”就在男孩们作鸟兽散的当儿,变成“丢柑嫁好翁”,顺带讨个便宜了!

虽然只是一时好玩的说闹,却蔓延成节日的应景童谣,这二十来年,俨然成为元宵节俗,而且是made in Malaysia的在地特色呢!

反应

 

商余

【元宵特辑】元宵小感/张泽龙

【人生如戏】张泽龙

小时候过新年,最不喜欢元宵,因元宵一过,意味着新年宣告正式落幕。

南洋岛国的元宵相比中国,明显冷落许多,没有花灯灯谜、吃饺子,但我国有独特的“元宵抛柑”节目,我虽是单身,但对抛柑一点兴趣也没有。

随着岁月增长,步入中年,对元宵反有另一番的体会。其实新春结束不代表不好,反意味着热闹欢腾后,需回归正常生活,人生原本无不散的宴席,多璀灿热闹的时刻,总有熄灯时候。

人生本就如此——高峰巅峰后,必往下坠;潮起潮落,花开花谢,是宇宙法则,应以平常心看待。

元宵后,愿一切回复正常,更愿近两年因冠病导致的“新常态”,能有朝一日返回“旧常态”。

最后,最大的祈愿是:疫情能随着春节结束而告一段落!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