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正确看待美国债务/Project Syndicate

美国围绕联邦债务上限所引发的争论,导致人们将注意力转向了公共借贷飙升。在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背景下,积累更多债务正在加剧人们对政府利息爆炸性增长的担忧。

这是一幅可怕的画面,令人联想到即将到来的危机。唯一的问题是,几乎所有的元素都不正确。

首先,政府债务并未飙升。据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公众所持有的债务将从2022年的略低于GDP的100%,上升到2033年的略高于110%。尽管这一问题值得关注,但该增长绝非灾难性。

尽管国会预算办公室(CBO)认为在那之后,债务比率在福利支出的推动下会加速上涨,但较之2033年以后发生的状况,今天还要解决更急迫的问题。

我们迫切需要更新美国的基础设施、避免气候灾难以及为年轻人提供教育和培训。现在开始削减必要公共项目来解决10年内甚至都不会出现的债务问题,只会导致我们自己陷入困境。

其次,利息成本并未爆炸性增长。可以肯定,通胀依然高企,推动短期利率上升。但由于美国财政部发行长期债券,偿债成本取决于涨幅较小的长期利率。

目前,10年期政府债券的利率为3.6%,而国会预算办公室对同期的通胀预测仅有2.4%,因此,用于计算利息负担的实际利率(经通胀调整后)仍然仅为1.2%。

承认数据有不确定性

而且正如前货币基金(IMF)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尔·布兰查德,在一部重要新著中所提醒我们的那样,实际利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差额才是关键因素。

如果实际利率低于经通胀调整后的GDP增长率,那么即使政府出现预算赤字,债务比率仍有可能下降。国会预算办公室未来10年的增长率预测为1.7%——该预测高于实际利率。

这当然不是无限制消费的许可证。但这意味着,在债务占GDP比重为100%的情况下,联邦政府可以在利息支出之上保持GDP约0.5%的赤字(也就是1.7%和1.2%之间的差额),而不会导致债务比率上升。

可以想象国会预算办公室高估了美国经济的增长潜力。生产率增长一直呈下降趋势,而这种下降趋势将会持续。但国会预算办公室同样可能低估了增长潜力,因为企业对周边所涌现的新技术的利用才刚刚开始。审慎的做法是采纳国会预算办公室的预测数据,同时承认该数据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鉴于美联储以此为目标,通胀将会下降。鉴于投资者对美联储目标的认知,名义利率也将下降。其中哪个下降更快——换言之,实际利率如何变化——将取决于储蓄和投资之间的平衡。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们用于资助生产性投资项目的储蓄越多,实际回报率就越低。

在储蓄方面,过去是对未来的可靠指引,因为决定美国经济可用储蓄的因素随时间的推移而缓慢变化。其主要决定因素是人口的平均年龄和寿命。

如果说寿命占主导地位,预期退休年限延长的人们将会进行更多储蓄,储蓄供给和对美国国债的需求均有可能攀升。

储蓄供给相互抵消

从另一个方向起作用的是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的储蓄供应,前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曾称之为“全球储蓄过剩。”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上述储蓄来源将会下降。

此外,鉴于美中紧张局势加剧,以及美国政府对其不喜欢的政府实施金融制裁的显著意愿,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投资美国国债的意愿将会减弱。

相对理智的猜测是,储蓄供给的上述不同变化,可以在相反方向上或多或少起到相互抵消的作用。

因此,投资领域所采取的行动将至关重要。加大对基础设施、气候变化缓解、医疗卫生服务以及新数字技术领域的投资将面临政治压力和巨大的经济刺激因素。

进行这些额外投资的人,争夺有限的储蓄供应将导致利率出现上行压力,从而导致债务可持续性更难以维系。

但同样这些投资,如果以明智的方式进行,将会促进经济增长,从而使得债务可持续性不再是问题。

那些认为即将爆发债务危机的人正在无事生非。如果美国决策者节约精力——以及政治资本——去进行实际存在而不是想象中的战斗,结果将会好得多。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反应

 

国际财经

美国或征中国电动车100%关税

(华盛顿11日讯)美国政府可能把中国电动车的进口关税大幅提高至100%,以保护美国汽车制造商。

《纽约时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拜登政府最快将在下星期二(5月14日)宣布,把中国电动车的关税从目前的25%提高到100%,并对包括半导体在内的其他中国商品征收额外进口税。

另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受影响的包括中国关键矿产、太阳能产品和电池。美国也计划提高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的关税,其中电动车的关税预计将增加三倍。

不过,知情者说,这不太可能立即对中国电动车公司造成打击,因为现有关税实际上已使许多中国电动车公司对美国市场却步。

美国的战略行业关税预计还包括对半导体业征收新关税。美国总统拜登争取跨党派支持并通过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包括对美国芯片制造商的拨款和其他激励措施。

新闻来源:联合早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