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标准作业手册怎么写/陈绣茗

最近和一故友聊起各自的专业,在聊天的过程双方不约而同的感叹,大家的专业其实就是一门技术,跟工程技术师没有太大的差别。

原因就是,整个撰写作业流程的过程,都是如工程师一样必须事先经过作业流程的考察研究,这个动作就如同电路维修工程师,必须事先了解电路走向才可以着手维修,而且维修之前还必须有详细的电路图策划。

再者,撰写作业程序者还必须具备相关的行业知识,就跟电路维修工程师一样,也必须具备电路知识。

既然撰写标准作业手册是一个技术工作,那普通没有经过训练的员工无法将作业程序写好也是自然。以下有几个对编制人能力要点可以提供企业,若要让自己的员工编制作业程序,可以参考。

基础要求:

文字(图形)组织能力强与文化水平。除了能用文字描述、还必须懂得如何使用适当的图片来描绘。如果编制者语言能力不好,就意味着无法将意思全面表达,如此又如何可以写好一本作业程序。

思维逻辑清楚。常常遇到员工抱怨作业程序根本无法遵从,阅读后最常发掘的问题就是编制人在编制时发生逻辑问题,又或者考虑不够周详(这也是逻辑思维不够缜密之因)导致编制时出现批漏又或者流程无法连贯。

善于访谈。这个编制人必须能言善道,但不是说服他人而是可以轻松从他人口中探知作业方法,尤其时懂得应付“故意刁难”的员工,又或者可以从不善言谈的员工口中可以问出概况。

善于调查、研究、记录、归纳、整理、提炼与升华所获得的信息。初级采取的数据,很多都只是数据(Data)或者纪录(Record),包括普遍作法(Common Practice)。如果编制人无法将这庞大的信息做妥当调查与研究,那也无法判别什么有用于无用的信息,最终什么都写进去导致出现理解障碍。

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功底。企业最常见就是让懂管理的人去做真正管理的工作(符合生产力要求),而让不懂管理的人来编制写作业手册(符合经济效益)。原因是,撰写作业程序并不能马上看到效益,甚至有业主还认为那是浪费钱;但按于当权者或者投资人的要求又不得不做的工作,所以并不会投下太多的资金聘请专人来完善作业程序。导致写出来的作业程序,最终依旧漏洞百出、依旧成为放在书柜上的摆设。

进阶要求:

具备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一个员工如果长期在一个单位工作,那么这个员工将只会看到眼前的事情。这其实也不是员工的错,因为他本身的职务也不需要作太长远的思考。

这类员工编制的作业程序,将是仅限自己的工作范围,而对跨部门的衔接可能就不会清楚了。更别说可以多方面考虑如流程效益、效率等等。

对本职精通。这一点笔者常常就面对质问,业主说“你又没有做过这一行,你怎么能知道怎么做,或者什么才是最好?”。

过去许多文章中也有着众多的解释,聘请一位作业程序编制顾问,其实并不是要求对方精通本行业,应该问问自己是否精通本行业,因为身为一位合格的编制顾问,必定可以善用访问上述各种技巧来获取有用信息以便可以完善作业程序。

从以上几个能力道明,撰写作业程序的能力根本就不在于在学期间是否能写一篇好的作文,或具备文稿编制的能力,如果不具备其他能力那文件写完了之后,相信也会面对许多挑战。

今天这一期也是最后的分享了,由于个人原因无法再继续。从2008年起就分享着作业程序种种好处,感谢读者的支持与阅读,更感谢《南洋商报》给予机会让笔者可以在此与读者分享着自己的经验并创造个人价值。

祝福大家前途光明,未来倘若有机会,报上再见。

反应

 

名家专栏

如何改造服务流程?/陈绣茗

近期所涉入的项目,大部分都是将企业内部的作业程序(SOP)规划并且数据化。

在协助企业数据化的过程,就亲眼目睹许多不成功的案例,更看到许多人投入巨资但最终成果却不如预期,再不然就是所完成的系统程序其实仅有片段,并不能完全达到提升效率进而达到提升生产力的功效。

探查原因之下察觉,这些企业在执行数据化的之前,都没有对服务程序进行彻底的改造。

为什么进行数据化却需要对服务程序进行改造?答案就是,普遍上因为人的思维有着行为自行连串的功能。

也就是说,若上司并没有很明确的告诉这个员工一长串的SOP,这个员工也可以凭着自己的联想能力将动作完成。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中小企业至今还是很依赖有能力的员工,主要还是有能力的员工可以自行构思、分析并且将老板要完成的事情完整办完。

反观使用系统办事,虽然质量标准上、还有动作一致上可以达到百分百的保证,但是由于是机械,若一道步骤少了,在操作上就会发生障碍、降低效用、甚至不能正常操作。

为大家提供一些可以进行自我检查的问题,为需要进行服务程序改造的做检测之用途:

1. 程序中是否有哪些事务是相同或重复,职务是否有重迭?

藉此来检查是否有事务是可以被废除或合并。

2. 事务处理过程中是否传递至不必要的部门或单位?签署核对的手续是否太多且流于形式?

在此要特别针对核对过程,在人力操办事务的过程,无可避免并且很自然地必须有多人参与核对,这不仅是交叉查核所需,另外还是需要多双眼睛进行检查。

例如一活动策划者,由于每一场活动都会有大量参与人士,而文件上参与者的名字都不可以出错;由于这项工作少不了人为错误,业主无可奈何之下只好耗费多一个人力来协助完成这项工作。

但是这项工作若放之系统中是否可以省略,理想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系统的审查永远不会发生错误,唯一的错误就是在数据输入的时候就已经错了。

所以系统取代了第二人审核文件的程序,当然要如何确保数据输入时没有错,那又是另一道需要解决的程序问题。

3.此项工作能否改为并行操作?或若有例外再赋予标记或通告?

很多时候由于人力的操作导致并行操作不符合逻辑,尤其是当操作过程来往中牵涉数据依赖的状况。

例如,有一业者专搞活动,由于许多活动的费用在估价的时候都是预计状态,当案子签下的时候才会有明确的价格;在人力操作的时候,往往项目负责人必须等估价部门将所有价格都调查明确后才能开始进行项目筹备。

这是符合逻辑的操作,主要是避免若价格有异项目负责人由此需要重复以前的筹备,这等于将过去花费的时间都浪费了。

考虑被浪费掉的时间可以用于筹备其他项目,所以这样的安排是很合理,但往往就是拖延了一下,导致筹备时间缩短而导致项目负责人倍感压力重重。

像这种看似连贯不可分割的程序,其实当我们在分析系统程序的时,就成了可以被分割,在平行运作下还可以获得妥善管理。

以上三道问题都是在辅导案子中常问的问题,不仅仅是打造程序数据化时会询问,其实在撰写作SOP的时候,尤其是重新审核企业SOP时都会调查并且细细考核的部分。这主要是协助业主在新SOP手册完成时,也是新的SOP完成的时候。

在导入SOP的同时,由于流程的更换让员工体验改变并且体会改变带来的效益,使得员工愿意遵循新的SOP,最终为企业带来最大效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