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拜登应放弃抗中幻想/Project Syndicate

对美国当选总统拜登而言,特朗普政府与中国签署的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很可能不是财富,而是包袱。

拜登在2020年12月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虽然表示他不会立刻取消对中国商品的进口加征关税,也不会改变第一阶段协议。但实际上,他也认为全面评估美国与中国签署的既有协议,并与美国在亚洲和欧洲的传统盟友共同协商,是当务之急。

这说明,拜登认识到有必要评估和反思特朗普政府对华所采取的对抗性贸易政策。这也可以从他任命戴琪作为下任美国贸易代表的做法上略见一斑。

戴琪是美籍华裔,会讲流利的普通话。

对拜登而言,如果不放弃特朗普抱有的对中国持续单边制裁和对抗的幻想,要对中美达成的第一阶段协议做出全面评估是不可能的。

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虽然第一阶段协议在2019年12月签署后暂时缓和了美中两国关于知识产权、技术转让、农业、金融服务以及货币和汇率的分歧,但是美中贸易的紧张态势迄今却并没停歇的迹象。

当地时间2020年12月18日,美国商务部又将59家中国企业或个人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这是自2018年以来美国发起的第11轮对华实体制裁,受制裁中国企业总数达到350家,也让中国成为世界上受美国实体清单制裁企业数量最多的国家。

对华政策自相予盾

更为严重的是,特朗普的这一做法使美国的对华贸易政策变得自相矛盾。美国既扩大对中国企业的制裁规模——客观上这必然降低中国市场对美国商品的依赖,又要求中国完成第一阶段协议规定的采购美国商品和服务的目标,加深两国经贸关系。这让第一阶段协议的目标实现与美中贸易对抗不断深化的现实严重相悖。

正因如此,大部分美中贸易商品仍在承受这种高税率压力。在这种高税率压力下,中国采购美国商品的规模已经不可能达到第一阶段协议的目标值。

中国采购难达协议目标

在中国对美出口品总额中,被美国加征关税商品所占份额在两年前还微不足道,但到现在已占7成之多。相应地,在美国对华出口品总额中,被中国加征关税商品所占份额也从从2018年2月的约2%增长到2020年2月的一半以上。

这意味着,既然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中国对美出口商品和超过半数的美国对华出口品仍受加征关税的惩罚,那么在第一阶段协议下,美中无法形成可持续的公平贸易,反而出现了时刻可能破裂的危险贸易。

这涉及到一个悖论。分析一下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的“美中第一阶段协议追踪”数据库提供的美国对华出口商品额累计值,我们可以看到,第一阶段协议覆盖的美国对华出口商品额累计值从2020年1月开始就没有达到理论目标值。

并且,到10月份,美国对华出口实际上只完成了目标值的57%,这表明实际值对目标值的缺口越来越大了。按此路径,要求中国在2020年余下两个月补足余下的43%进口目标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中国的非国有企业,包括在华外商投资企业,贡献了从美进口需求的接近八成。在这么高的关税下,这些市场主体的进口意愿必然大减。

为完成采购目标,即便中国或许可能依靠国有企业来扩大进口,但这会在中美两国之间制造很多新的麻烦。

潘多拉的魔盒

另一个麻烦是,为满足采购美货的要求,中国会减少本来对其他贸易伙伴的需求,挤出它们的对华出口。

这意味着,在第一阶段协议之前,享受同样最惠国待遇的情况下,美国对其他贸易伙伴没有绝对优势。

然而,第一阶段协议实质上赋予美国进入中国市场并扩大其份额的特权,这是对其他贸易伙伴的歧视,导致它们对美国处于劣势。

这种情况下,美国的这个做法无疑让第一阶段协议开启了潘多拉的魔盒。在其他贸易伙伴看来,该协议无视世贸所维护的非歧视性原则。由此,其他贸易伙伴更可能学习美国做法,尝试与中国建立新的贸易协定,以确保它们在对华贸易上享有与美国同等的最惠国待遇。

这解释了为什么欧盟急于加速与中国《双边投资协定》(BIA)的谈判并取得成功,也让东盟10国选择在上月和中、日、韩、澳洲和新西兰共同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意图得到了解释。

美国在丧失筹码

是的,拜登不应低估RCEP对美中贸易的长期冲击作用。

虽然RCEP没有采用像美墨加一样的高标准劳工和环保标准,但是它将中国资本与东盟10国的劳动力联系起来,还让中国市场扩大了对来自澳洲和新西兰的农产品和能源出口的需求,更间接地在中日韩这三个全球最重要的制造业国家(所谓铁三角)间形成了自贸区,由此巩固了东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区域供应链体系。

毫无疑问,随着中国强化与其他贸易伙伴的供应链关系,美国正在丧失越来越多的战略筹码,而单边制裁措施也与美国所追求的对华政策目标日益矛盾。

即将入主白宫的拜登政府需要反思对抗性的单边贸易做法给美中贸易、尤其是给美国自身带来的打击,还应接受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所起到的核心作用的事实,更应在基于非歧视性原则的贸易竞争中与中国谋求广泛和深入的合作。

考虑到中国也正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拜登不妨抓住机会,重启对话,与中国一起努力推动新的全球贸易格局的建立。

反应

 

国际

习近平会晤布林肯:中美不应互相伤害

(北京26日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6日下午4时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习近平说,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中间历经风风雨雨,给了中国不少重要启示,“两国应该做伙伴,而不是当对手;应该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应该求同存异,而不是恶性竞争;应该言必信、行必果,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我提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3条大原则,既是过去经验的总结,也是走向未来的指引。”

习近平表示,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中美双方加强对话、管控分歧、推进合作,是两国与世界的期望。

习近平认为,地球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共同发展、各自繁荣。中国乐见一个自信开放、繁荣发展的美国。希望美国也能积极正面看待中国的发展。

习近平提到,他去年同美国总统拜登在旧金山会晤,开启了面向未来的“旧金山愿景”,并且双方在过去几个月逐步落实两国元首共识,取得一些进展,但仍有不少需解决的问题,还有进一步努力的空间。

据报道,布林肯的来访是习近平同拜登几周前的通话定下来的。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