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央行钞票可以印不停?/Project Syndicate

如今许多人都宣称,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证明了现代货币理论(Modern Monetary Theory)是政府向前发展的唯一路径。

对于初次接触这一理论的人来说,现代货币理论或许听起来极端复杂——甚至如科学般细致严谨。

它的倡导者们,仿佛已经开发出了一种可与天文学上的哥白尼革命相媲美的新经济范式。

然而在光鲜的名号和自信的政策声明背后,隐藏着一条简单而危险的信息——尤其是当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肆意花钱,以维持疫情期间的经济运行之时。

政府无需支付成本

现代货币理论认为,政府可以将任意数额的金钱花在任何想达成的目标上,直到实现充分就业为止,而且还不必担忧融资问题,因为中央银行将通过直接印钞来提供资金,政府无需支付成本。

鉴于这一经济思维核心概念的非原创(而且平庸),这种对经济思想的贡献是否值得被称之为一项新“理论”是值得商榷的。

实际上,有关政府支出的想法可以追溯到1940年代经济学家阿巴勒纳的“功能性融资”概念,现代货币理论只是增添了联邦就业保障而已。

于几年前出版的第一批现代货币理论出版物——例如经济学家兰德尔雷的《现代货币理论:主权货币体系的宏观经济学》——遭到了各政治流派经济学家的近乎一致批评。

尽管如此,有关现代货币理论的辩论仍在继续,主要是因为它已被英国工党前领导人杰里米科宾和美国参议员伯尼桑德斯等政治人物所选中。

特朗普印钞也会讨喜?

在2015至2016和2019至2020的民主党初选期间,桑德斯请到了现代货币理论其中一位最知名拥护者,斯蒂芬妮凯尔顿做顾问,她也是新书《赤字的神话:现代货币理论和人民经济的诞生》的作者。

桑德斯在最近那段时期的竞选活动中,将现代货币理论置于其经济政策方略的核心,以确保它能在民主党左派中获得更广泛的支持,而拜登会否在赢得总统职位后,采纳该理论的核心思想还有待观察。

无论如何,全世界的左派人士将继续着迷于现代货币理论,因为他们坚信,该理论才是实现一长串公共项目以促进就业、保护环境,推动社会正义等事务的关键。

联邦就业保障计划的提案,就承诺会提供充分就业以及服务于有用公共目的,且支付充足工资的“好”工作。

但是有人怀疑,倘若美国总统特朗普也以类似的热情采纳了现代货币理论(也许是为了支付他承诺在美墨边界上修建的隔离墙),那么该理论的拥护者是否仍会喜欢它?

如果可以无限且无成本地为政府开支筹集资金,那么不管谁当权都俨然住在流着奶和蜜的应许之地。

短暂的天堂

但这只会是一个暂时的天堂,因为政府的大举消费将不可避免地推高通胀,这时机会之窗将被关闭,民众则因失业率上升和实际工资增长疲软,而不得不为此埋单。

有鉴于此,现代货币理论建议政府在必要时增加税收,以此吸收掉足量流通资金以避免通货膨胀。

试想一下:以往对政府支出没有任何财务限制,但如今突然出现了这么一个的限制——必须提高税收以收回流通在外的多余资金!

很难想象有什么民主政治理念,要比现代货币理论所暗示的更为幼稚了。

即使能在政治上奏效,各类严重问题却依然存在。比如究竟应该在通胀率到达哪个点位时开始加税回收资金?

那些已获批但仍在筹备中的公共项目该怎么办?政策制定者应该如何考虑可能已被计入工资,利率和众多协议中的通胀预期?

经验表明一旦通胀进程启动,只有付出相当大的宏观经济代价——尤其是在失业率上升方面——才有可能让它停止下来。

而西方恰好是在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经受了这一磨难。

当然,现代货币理论的拥护者指出任何能够以本国货币偿还债务的国家都不会破产,因为它可以无限制地创造货币,这在技术上讲是正确的。

但在这种情况下外国投资者仍然愿意以这种货币进行投资的想法是站不住脚的。到某个时候外国资本将实际上被拒之门外,并因此对私人企业融资产生严重影响。

但现代货币理论再次声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美国,他们假装认定政府不会失去对利率的控制权。

央行会失印钞实权

但正如许多研究表明的那样,中央银行的独立程度越高,一个国家的通胀率就越低。

这就是为何,所有主要经济体都将中央银行独立制度化置于首位的原因(主要是在1990年代)。

然而,现代货币理论却会撤销中央银行对印钞机的控制权,并将这种权力移交给政府。

历史表明,那些正常规则会在紧急情况下被叫停,而现代货币理论则是一种可能催生这种混乱的手段。

在当今近零(甚至负)利率以及央行大量采购政府证券的大环境中,我们见证了朝着现代货币理论方向迈进的步伐。

如果政府可以依赖央行采购无限量政府证券来遏制利率上升,那么它们实际上已经从央行手中夺回了印钞权。

原则上,一家独立的央行有权通过减少,甚至停止购买政府证券来随时终止这一过程。但此举会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

一旦央行最终在事实上被置于现代货币理论倡导者所渴求的位置,它能否重夺控制权也就不得而知了。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反应

 

国际财经

美联储放慢政策转向 亚洲降息预期削弱

(吉隆坡18日讯)亚洲央行需要果断捍卫本币汇率,促使交易员对该地区货币政策的鸽派看法有所减弱。

最近几周,韩国、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利率互换都大幅上升,表明交易员正在降低对这些新兴市场的降息预期。

彭博亚洲货币指数4月下跌0.8%,势将连续第四个月下跌,因为强劲的美国经济数据和对美联储更鹰派的押注,引导投资者转向美元。

“鉴于美联储降息时间或推迟、次数或减少,我们也调整了对于亚洲央行的预期,预计亚洲央行启动降息的时间会更晚、程度会更浅,”奇坦·阿亚等摩根史丹利经济学家在日期为4月15日的报告中写道。

非利率工具支持货币

他们称,尤其是中国、韩国、印尼、菲律宾和台湾等地央行,将可能推迟降息。

就目前而言,该地区的中央银行总体上坚持非利率工具,以支持当地货币。如果疲软持续存在,则可能需要采取更积极的政策行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利率甚至恢复加息是可能的选项。

亚洲新兴市场降息预期消退

1.韩国料保持高利率

彭博汇编数据显示,交易员预计未来12个月降息5个基点,3月底时作出的降息25个基点预期受到抑制。

作为能源净进口国,油价上涨正在推动进口价格攀升,并威胁到决策者抗击通胀的努力。

法国巴黎银行全球市场策略师在4月15日的报告中写道,随着美国数据强劲和油价走高,较长时间内保持高利率的主题再度回归市场,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韩国央行降息的可能性将会下降。

2.泰国料降息2次

彭博汇总数据显示,交易员预计未来六个月泰国央行将降息15个基点左右,低于3月底时近50个基点的预期。

“在我们看来,泰国央行4月会议的鹰派基调和美联储推迟降息,降低了泰国央行6月降息的可能性,”高盛分析师在4月11日的报告中写道。

他们预计,今年下半年只会有两次25个基点降息,较早先预期的累计降息75个基点有所降温。

3.大马料推至明年

彭博汇编数据显示,自3月底以来,交易员对马来西亚央行的看法略微更偏鹰派。

令吉的持续疲软,将降息预期进一步推后至2025年,尽管该国经济低迷。

马来西亚的政策利率与美联储基准利率上限构成创纪录的折让幅度,为250个基点,这是令吉走软的主要原因之一。

马来西亚央行已经采取措,施鼓励国有企业更持续地汇回境外投资收益并将其兑换为本币。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