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吸取英镑危机教训/黄锦荣

作为发达经济体,英国要是推出赤字预算,市场都会愿意购买英国长期债券,因为英国长期债券被视为安全资产,更何况英镑仍旧是国际储备货币,对英国债券需求的增加也意谓英镑升值。

然而,就在英国财政大臣宣布“迷你预算案”之后,英镑立即来了个插水式暴跌,金融市场陷入一片恐慌,一夜之间,900多项提供固定利息的房贷产品被终止,政府债券收益率飙升,英国银行甚至必须延后本来将要执行的量化紧缩,不计规模来进场干预,购买政府长期债券,以避免英国的退休基金陷入流动性危机。

事态发展显然还没来到尾声。国际货币基金(IMF)发文告警告英国,类似无针对性减税计划,不仅无益于经济增长,还会恶化收入不均及通胀问题。要是英国银行必须因此而加速升息,房贷市场恐有崩溃之危。

为何这一回英国债券市场和英镑,会表现得如此像“发展中国家”?有三个关键,也是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的三个教训。

首先,市场鲜少会因为一国政府的财政出现赤字而恐慌,市场在意的是财政的可持续性。由于这次的减税与经济不景气无关,而是回到供应学派的套路,以为减税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后两者会带来新税收,以填补税收缺口。

换句话说,这次的减税计划并没有考虑到其融资方案,整体财政的可持续性完全悬在不可测的未来经济增长。问题是,当财政部没有同时缩减公共开支,财政赤字必然会立马恶化,利息就会攀高,抑制商业投资,经济增长最后难以达标。

市场不信供应学派

经济文献中已有不少研究发现,没有证据显示,给富人和企业减税足以刺激经济增长或创造就业机会。所以金融市场就是不来供应学派这一套。

如果减税无法带来经济增长,导致公共财政赤字账项无法持续,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财政部到头来还是必须提高税率。

当然,更丢脸的结果莫过于重演1976年,英国必须向国际货币基金借贷来应对财政资金不足的问题,如此一来,英国财政难免也要砍开销、加税率。

由于商业投资耗时甚久,对商业投资决定而言,重要的不仅是当下税率,还包括于将来的预期税率。要是当下减、未来增,整体税务负担形同不变,这样的税率轨迹根本无助于商业投资与经济增长。

这是金融市场不买单的第二个理由,也是我们该紧记的第二个教训。除非减税是永久性的,也慎重考量过融资问题,否则,减税所谓的好处无异于海市蜃楼。

第三个教训就是,在面对高通胀压力的時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该如何配合。英国的通胀问题本来就比美国严重,但升息步伐落后,原本打算执行的量化紧缩,也因为激进的赤字预算引发了金融混乱而被迫延后,稳定价格的紧货币于是让路给稳定金融的松货币,严重损害了英国银行抑制通胀的威信。

货币政策不同调

当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还要激进,且不同调,結果往往是两头不到岸,英国银行失去对通胀的控制之余,赤字预算也无力刺激经济增长。

回看美国,自从美联储在去年11月改变政策立场,今年3月开始升息以来,摆出来的就是一副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姿态,抑制通胀俨然是唯一政策目的。

于此同时,公共行政部门也没闲着。拜登政权所倡议的通胀削减法案在8月生效,总开销高达7370亿美元(约3.4兆令吉),花费专注在气候变化及能源安全,但伴随着巨额开销的是更大的税收,为8110亿美元(约3.73兆令吉)。因此,财政赤字随着巨额开销不增反减。

就这一点,美国的财政/货币政策的组合就很不同,那是各自独立,但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配合,难怪美联储并没有因为高通胀而丧失威信,即便通膨达8%之高,通胀预期早已回到2%左右的水平,那可是市场投以美联储抑制通胀的信任票。

以此为例,且看于本周五在国会提呈的2023财政预算案(假设国会还没解散)是否有在维护财政的可持续性,谨慎使用减税方案及避免唱货币政策的反调。

视频推荐:

反应

 

名家专栏

自由流通,虽贬犹荣/胡逸山博士

上篇谈到某种货币的自由流通能达到的程度,对其是否能成为区域性以至环球性的主要货币是至为重要的。

个别可能还不算是世上主要经济体所发行的货币,如英镑、瑞士法郎等,因为得以很大程度的自由流通,所以也都挤上主要货币的行列。其他如欧元、日元等,还有着强大的经济后盾,那就更不用说了。

前年英国忽然宣布要减税,本来也无可厚非,君不见上世纪八十年代时,时任首相铁娘子戴卓尔夫人也是大幅度减税,成功地刺激了英国之前一蹶不振的经济;而前年刚上任不久的另一位女首相特拉斯也想照办煮碗。

不料时过境迁,近年来的英国已然再次陷入左派的社会经济思维当道的意境,国内外各界咸认为,在英国政府起码在短期内因减税而导致税收下降的同时,所需要支出的各项社会福利却应该不会减少,那么财政赤字就会上升,对经济不利。

所以减税的宣布一出,英国的金融市场不但没有为此欢呼而高涨,反而立时一落千丈,惨不忍睹。

英镑依然稳定

与此同时,反应市场上的负面情绪,英镑的汇率也应声下降。而作为中央银行的英国银行当然也出手企图扶持英镑,如在公开市场上购入英镑等,但看起来帮助不大。

但值得指出的是,英国即便在英镑大跌时,也没有采取一些粗暴的干预手段,如不准许英镑流出国外等。直到几天后,英国财政大臣与首相接连离职,新首相(即现任的苏纳克)与新财政大臣收回减税政策后,英国的金融市场与英镑的币值方才稳定下来。

由此看来,即便作为世上主要货币之一的英镑也还是会有其波动的,但重要的是英国官方看到可能立意良好的政策带来反效果时会临崖勒马,也不会去采取一些既粗暴又粗糙的货币干预手段,所以各界对于英镑的态度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至于日本,这几年来采取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的货币政策。

对于消费者来说,把钱存入银行不但没有利息吃,反而可能要倒过来付利息予银行,那倒不如把钱拿来消费。对于商家来说,贷款几乎不用付利息,那么也就更愿意地借钱来扩充营业。

令人惊讶的是,如此低的利率却未造成大幅度的通货膨胀,这一点与日本人相对克制的市场纪律应该有一点关系。

但市场上日元多了,其币值也就下降,而作为中央银行的日本银行也未见大手笔地去“打救”日元,更没有限制日元的国内外流通,因为这一方面对日本的出口有利,另一方面也令日本成为国际游客的其中一个宠儿。

此所以为什么近年来虽然马币币值低迷,理论上本地人会减少外游,但日本也还是迎去不少来自本地的游客。而日元也没有因为其币值的滑落而不再成为国际上的主要货币之一。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